各市州、甘肅礦區衛生健康委,蘭州新區衛計和食藥監局,省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省疾控中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統籌做好2019年度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評估和營養健康工作,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關于2019年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風險評估與營養健康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衛食品綜便函〔2019〕40號)、省衛生健康委2019年重點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現就我省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做出安排,請各地結合重點任務和各自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著力保障標準的安全可靠、科學合理
(一)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修訂和清理工作。根據國家制定出臺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盡快研究制定《甘肅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要求,提高標準研制的工作效率。充分發揮“甘肅省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庫專家”在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制定修訂及標準跟蹤評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堅持開門研制標準,強化各方廣泛參與標準的工作機制,有效調動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研制的積極性。同時,動員食品生產等社會相關領域積極申報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為今后組織專家評審、制定地方標準做好儲備。在完成相關實驗的基礎上,爭取發布《苦水玫瑰》地方標準。繼續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清理工作。
(二)加強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修訂的《甘肅省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程序》,進一步強調食品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企業制定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中食品安全指標必須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甘肅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相應規定。定期組織專家組跟蹤評價已備案的企業標準。推進職能和作風轉變,在標準備案工作中切實落實“最多跑一趟”的要求,更好地為社會、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三)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宣貫培訓和跟蹤評價力度。繼續加強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標準咨詢解答、指導的能力,采取培訓、座談、專家咨詢等方式,加大標準宣傳培訓力度。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8〕1081號)要求,結合我省食品產業發展現狀,2019年側重選取乳及乳制品和酒類作為跟蹤評價重點內容,加強和牽頭省份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逐步建立完善省級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協作組長效機制。
二、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整體銜接,進一步提高監測評估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權威性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本轄區2019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實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持續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督促醫療機構制定食源性疾病報告工作制度,堅持科學監測,依法報告。各級要做好分級培訓,對從事監測工作的醫務人員做到全員培訓,特別是社區、鄉鎮的基層醫務人員。逐步建立縣鄉村一體化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報告系統,完善監測報告制度,提高監測報告敏感性,構建覆蓋全省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繼續推進食源性疾病溯源體系建設。
(二)加強對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按照我省2019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工作要求和任務分工,加強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等環節的檢測。針對我省存在核污染因素,開展核設施等敏感地區周圍食品放射性本底監測。在完成國家計劃基礎上,選擇甘肅地方特色產品開展監測,真正掌握我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加強省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能力建設,為研究制定地方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三)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流調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甘肅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導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食品安全事故現場衛生學處置和流行病學調查。繼續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技術培訓,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流調能力,切實履行在事故報告、現場流調、醫療救治等方面的職責。繼續配合好市場監管部門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的風險交流工作。
(四)健全風險監測會商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技術支撐和基礎性作用,加強風險監測信息的收集、質量控制和風險監測結果分析研判與通報會商,積極發揮風險監測評估結果對風險管理和健康宣教的作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會商、預警交流和應急信息報送機制,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或通報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并提出專業性指導意見和建議。
三、全面推動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加強各級食品營養工作
(一)全面推動實施《甘肅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計劃》)。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完善標準體系。組建甘肅省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為營養健康法規、政策、標準等的宣傳貫徹及開展居民營養指導和干預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制定工作規則,建立多部門協調工作機制,針對《計劃》研究制定2019年重點工作。積極爭取經費,逐步建立營養健康省級信息化工作平臺。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指導,科學引導消費,開展健康食堂、臨床營養干預等試點示范建設,試點開展各類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模式、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和污染物檢測。
(二)提高營養能力,加強人才培養。充分發揮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蘭州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建立健全營養技術工作體系和隊伍,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技術指導、培訓。強化營養人才的專業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對醫院、婦幼保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臨床醫療衛生人員、集中供餐單位配餐人員的營養和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培訓。加強營養科研能力建設。參與完善食物、人群營養監測與評估的技術和方法研究,探索營養相關疾病的防控技術及策略。
(三)強化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營養監測工作。做好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工作。各級疾控機構要深入分析當前農村中小學生營養與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大力開展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配合教育部門開展好學校營養改善指導工作,科學指導營養供餐,不斷提高學生健康素質。
四、積極開展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
(一)繼續加強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繼續發揮省級食藥同源物質研究中心基地的作用,進一步做好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盡快修訂出臺《食藥物質目錄》,以促進我省當歸、黨參、黃芪等研發新產品,增加經濟附加值。
(二)繼續做好全省藥膳食療示范基地試點建設與培訓工作。
在以往開展藥膳食療培訓的基礎上,組織人員研究編制藥膳食療培訓大綱和教材,持續推動培訓規范開展。在省中醫院、省二院、省腫瘤醫院率先開展省級藥膳食療示范基地試點建設工作,發揮藥膳在臨床康復中的作用,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五、緊密結合職責,貫徹落實健康扶貧相關決策部署,做好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扶貧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以“重預防,少生病”為目標,規劃設計幫扶項目,促進貧困地區食品健康產業發展。結合工作實際,省疾控中心要繼續做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營養包風險監測、“兩州一縣”定點扶貧項目檢測和相關培訓工作,及時通報工作進展,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保障。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材料、宣傳品等活動,重點宣傳毒蘑菇及菜豆中毒防范,食物安全加工和科學存儲,以及居民膳食寶塔等;開展營養與健康知識科普講座,廣泛推廣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促進貧困地區人群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的良好生活方式。
六、加強組織協調和督導考核,確保工作落地落實
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做好督導評估。結合年度重點工作和實際,統籌安排,強化問題導向,對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要專題研究部署,在工作體系、能力建設、制度創新、強化重點領域等方面著力攻關。通過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督導計劃,開展督查評估,將標準管理、風險監測、風險評估與營養健康四個方面作為督導主要內容,定期通報工作進展,確保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完成。通過“食品安全宣傳周”、“全民營養周”、實驗室開放日等專題活動和日常宣傳,做好相關政策措施和標準等的解讀,積極推進《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著力提升群眾獲得感。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9年2月27日
日期:2019-03-04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 統籌做好2019年度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評估和營養健康工作,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關于2019年食品安全標準、風險監測、風險評估與營養健康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國衛食品綜便函〔2019〕40號)、省衛生健康委2019年重點工作安排部署要求,現就我省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做出安排,請各地結合重點任務和各自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一、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著力保障標準的安全可靠、科學合理
(一)加強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制定修訂和清理工作。根據國家制定出臺的《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辦法》,盡快研究制定《甘肅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程序要求,提高標準研制的工作效率。充分發揮“甘肅省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專家庫專家”在我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制定修訂及標準跟蹤評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堅持開門研制標準,強化各方廣泛參與標準的工作機制,有效調動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研制的積極性。同時,動員食品生產等社會相關領域積極申報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為今后組織專家評審、制定地方標準做好儲備。在完成相關實驗的基礎上,爭取發布《苦水玫瑰》地方標準。繼續做好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清理工作。
(二)加強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管理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修訂的《甘肅省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程序》,進一步強調食品生產企業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企業制定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中食品安全指標必須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甘肅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相應規定。定期組織專家組跟蹤評價已備案的企業標準。推進職能和作風轉變,在標準備案工作中切實落實“最多跑一趟”的要求,更好地為社會、企業做好服務工作。
(三)加大食品安全標準的宣貫培訓和跟蹤評價力度。繼續加強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標準咨詢解答、指導的能力,采取培訓、座談、專家咨詢等方式,加大標準宣傳培訓力度。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辦食品函〔2018〕1081號)要求,結合我省食品產業發展現狀,2019年側重選取乳及乳制品和酒類作為跟蹤評價重點內容,加強和牽頭省份及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逐步建立完善省級食品安全標準跟蹤評價協作組長效機制。
二、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整體銜接,進一步提高監測評估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權威性
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本轄區2019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實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工作。持續做好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督促醫療機構制定食源性疾病報告工作制度,堅持科學監測,依法報告。各級要做好分級培訓,對從事監測工作的醫務人員做到全員培訓,特別是社區、鄉鎮的基層醫務人員。逐步建立縣鄉村一體化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報告系統,完善監測報告制度,提高監測報告敏感性,構建覆蓋全省食源性疾病監測體系。繼續推進食源性疾病溯源體系建設。
(二)加強對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按照我省2019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的工作要求和任務分工,加強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等環節的檢測。針對我省存在核污染因素,開展核設施等敏感地區周圍食品放射性本底監測。在完成國家計劃基礎上,選擇甘肅地方特色產品開展監測,真正掌握我省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趨勢,加強省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能力建設,為研究制定地方標準提供科學依據。
(三)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流調工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按照《甘肅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導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食品安全事故現場衛生學處置和流行病學調查。繼續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等技術培訓,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流調能力,切實履行在事故報告、現場流調、醫療救治等方面的職責。繼續配合好市場監管部門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信息的風險交流工作。
(四)健全風險監測會商機制。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技術支撐和基礎性作用,加強風險監測信息的收集、質量控制和風險監測結果分析研判與通報會商,積極發揮風險監測評估結果對風險管理和健康宣教的作用。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會商、預警交流和應急信息報送機制,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或通報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并提出專業性指導意見和建議。
三、全面推動實施《國民營養計劃》,加強各級食品營養工作
(一)全面推動實施《甘肅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以下簡稱《計劃》)。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完善標準體系。組建甘肅省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為營養健康法規、政策、標準等的宣傳貫徹及開展居民營養指導和干預工作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制定工作規則,建立多部門協調工作機制,針對《計劃》研究制定2019年重點工作。積極爭取經費,逐步建立營養健康省級信息化工作平臺。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指導,科學引導消費,開展健康食堂、臨床營養干預等試點示范建設,試點開展各類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模式、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和污染物檢測。
(二)提高營養能力,加強人才培養。充分發揮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蘭州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建立健全營養技術工作體系和隊伍,加強對各地工作的技術指導、培訓。強化營養人才的專業教育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推進對醫院、婦幼保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臨床醫療衛生人員、集中供餐單位配餐人員的營養和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培訓。加強營養科研能力建設。參與完善食物、人群營養監測與評估的技術和方法研究,探索營養相關疾病的防控技術及策略。
(三)強化農村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營養監測工作。做好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工作。各級疾控機構要深入分析當前農村中小學生營養與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項目,大力開展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和培訓。配合教育部門開展好學校營養改善指導工作,科學指導營養供餐,不斷提高學生健康素質。
四、積極開展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
(一)繼續加強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繼續發揮省級食藥同源物質研究中心基地的作用,進一步做好食藥物質基礎研究工作。積極爭取國家盡快修訂出臺《食藥物質目錄》,以促進我省當歸、黨參、黃芪等研發新產品,增加經濟附加值。
(二)繼續做好全省藥膳食療示范基地試點建設與培訓工作。
在以往開展藥膳食療培訓的基礎上,組織人員研究編制藥膳食療培訓大綱和教材,持續推動培訓規范開展。在省中醫院、省二院、省腫瘤醫院率先開展省級藥膳食療示范基地試點建設工作,發揮藥膳在臨床康復中的作用,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
五、緊密結合職責,貫徹落實健康扶貧相關決策部署,做好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扶貧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視健康扶貧工作,以“重預防,少生病”為目標,規劃設計幫扶項目,促進貧困地區食品健康產業發展。結合工作實際,省疾控中心要繼續做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營養包風險監測、“兩州一縣”定點扶貧項目檢測和相關培訓工作,及時通報工作進展,為項目實施提供技術保障。通過現場咨詢、發放宣傳材料、宣傳品等活動,重點宣傳毒蘑菇及菜豆中毒防范,食物安全加工和科學存儲,以及居民膳食寶塔等;開展營養與健康知識科普講座,廣泛推廣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促進貧困地區人群形成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的良好生活方式。
六、加強組織協調和督導考核,確保工作落地落實
各地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做好督導評估。結合年度重點工作和實際,統籌安排,強化問題導向,對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要專題研究部署,在工作體系、能力建設、制度創新、強化重點領域等方面著力攻關。通過制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督導計劃,開展督查評估,將標準管理、風險監測、風險評估與營養健康四個方面作為督導主要內容,定期通報工作進展,確保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完成。通過“食品安全宣傳周”、“全民營養周”、實驗室開放日等專題活動和日常宣傳,做好相關政策措施和標準等的解讀,積極推進《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年)》各項工作任務落地落實,著力提升群眾獲得感。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9年2月27日
日期: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