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嘉峪關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甘肅礦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蘭州新區衛生局(食品藥品監督局),東風場區工商局:
現將《2015年全省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5年3月16日
2015年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工作要點
2015年全省食品生產監管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按照省政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省局工作的部署,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牢固樹立科學監管理念,繼續推進生產過程追溯,大力加強重點監管和綜合治理,科學防范食品安全風險,不斷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著力構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推動形成社會共治共管工作格局。
一、突出監管重點,守住安全底線
(一)突出重點產品監管
1.突出抓好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白酒、飲料、食用植物油、兒童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重點食品監管和綜合治理。
2.各地結合實際,根據區域食品特色和安全風險,確定重點食品,作為重點監管和綜合治理對象;同時,鞏固以往專項治理的成果,對尚未解決的問題和消除的隱患,要拿出治本的措施。
(二)突出重點區域監管
3.加大食品問題多發區、食品生產集聚區、食品生產加工安全示范區的監管力度,制定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方案,明確工作責任,努力構建長效監管機制。
4.扎實做好聚集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工作,引導企業(除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外)聯合建立實驗室,加強風險信息交流,有效防范安全風險。
(三)強化重點問題治理
5. 突出抓好白酒中塑化劑、含油脂類食品中塑化劑、植物油中苯并芘、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蜜餞中二氧化硫等問題的治理,深入開展食品標簽標識、“兩超一非”等整治工作。
6.以監督抽查、風險監測中發現的問題作為重點監管和綜合治理對象,著力提升食品生產監管的靶向性。
(四)加強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監管
7. 充分發揮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示范引領作用,推動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完善內部各項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行良好生產規范,引入風險管理措施,構建風險防范體系。
8.加強對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的技術指導和提升改造,培育一批優秀的食品企業,扶植一批落實主體責任的典型,樹立一批優良的食品品牌,提振消費信心。
(五)加強清真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
9.與民委聯合開展清真食品專項整治,督導清真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生產,杜絕清真食品“清而不清”的問題發生。
二、創新監管方式,提升監管效能
(一)創新監管方式
10. 進一步加大食品生產監管信息公示力度,重點公示積分監管、飛行檢查、監督檢查、監督抽檢、違法行為查處等信息,增強監管工作透明度,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倒逼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
11.全面開展食品生產企業風險分級分類監管,制定監督檢查頻次和具體措施,推動實現監管資源的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
12.開展食品安全“審計”,對問題食品生產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過程逐項審核檢查,形成審計報告,計入安全信用檔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13.以飲料生產企業監管為突破口,摸索一條逐行業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破解提升產品質量水平以及降低安全風險的難題之道。
14.指導各地打造食品產業集聚區、安全示范區、示范生產基地,督促地方政府將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列入民生實事。
15.加強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新標準的宣貫,督促企業嚴格執行食品安全國家新標準。
(二)提升信息化監管成效
16.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簡化手續、提高效率”的許可工作原則,逐步實施網上受理、許可,完成新版食品生產許可證換發工作,加強許可證前抽查、證后監管力度,抓好審查員隊伍的教育管理。
17. 繼續抓好食品安全電子追溯平臺應用,在乳制品、肉制品、白酒等生產企業推廣透明車間試點工作,從生產設備到生產環境,從選料、生產到包裝、檢驗等全過程實行可視化實時監控,公布于網絡,讓消費者監督,讓食品生產更加透明化、公開化。
三、堅持依法行政,實施嚴格監管
(一)嚴格執法監管
18.加大執法監管和打擊力度,強化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嚴厲打擊無證生產、超范圍生產、濫用標簽標識、違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大力提高執法權威,震懾違法違規生產行為。
(二)嚴格產品抽檢
19.建立監督抽檢工作機制。采取公開招標方式購買檢驗服務,與具備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建立密切協作工作機制,確保抽檢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20.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專項抽檢監測工作,以發現問題、整治問題、提升水平為目標,重點對嬰幼兒配方乳粉、乳制品、兒童食品、白酒、飲料、植物油、肉制品等食品組織開展專項抽檢監測工作。
21.加大監督檢驗后處理力度,切實做到專項抽檢有方向、監督檢查有目標、問題處置有成效;對抽檢確認不合格食品及時公告,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
(三)嚴格風險管理
22.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和研判能力,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分析和預警,提高風險預警的主動性與前瞻性,對高風險食品要實施重點監測、跟蹤監測、持續監測,對監測到的問題和可能發生的風險,及時向地方政府通報風險情況,向社會發布風險預警。
四、夯實基礎,推動社會共治
23.加強對食品質量安全負責人、關鍵崗位人員的教育培訓,督促食品企業加強質量誠信教育,培育企業質量安全文化,樹立質量意識、誠信意識、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24.圍繞基層監管能力提升,加強基層監管人員能力建設,通過以會代訓、崗位實訓、專業專訓等形式,不斷提升一線監管人員的能力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
25. 明確各個層級食品生產監管事權清單,厘清監管邊界,細化監管責任,實現基層監管觸角的有效延伸和監管職能的有效履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食品生產監管工作體系。
26.加強宣傳,主動回應媒體和公眾,增強監管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增進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的理解和支持,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監管的意識,形成全民共治,齊抓共管的局面。
附件:食品生產監管處目標任務分解表
食品生產監管處目標任務分解表
| ||||||||||||||||||||||||||||||||||||||||||||||||||||||||||||||||||||||||||||||||||||||||||||
日期: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