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益生菌健康新功能的科學證據”發布

   2025-05-21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微信號767
核心提示:2024-2025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基于益生菌在體重管理、血脂調節及幽門螺桿菌控制作用的最新科學證據,邀請益生菌領域專家經多次研究與討論,形成以下科學觀點。……(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年來,隨著多種組學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益生菌的研究領域從腸道健康、免疫調節不斷向外延伸,尤其在益生菌與體重管理、血脂調節、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熱度不斷攀升,并取得顯著成果,為拓展益生菌的健康功能奠定了科學基礎。2024-2025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基于益生菌在體重管理、血脂調節及幽門螺桿菌控制作用的最新科學證據,邀請益生菌領域專家經多次研究與討論,形成以下科學觀點:
 
  01


  益生菌功能聲稱需要基于堅實的科學證據
 
  益生菌功能聲稱證據鏈建立需要清晰的作用機制、詳實的臨床研究結果及科學客觀的判定指標。在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攝入的益生菌既有單一菌株也有復配的多菌株產品,由于多菌株復配可促使多種機制協同作用以增強益生菌在腸道中的定殖與功能表達,在改善腸道微生態和促進代謝方面表現出更顯著的效果,因此近年來益生菌與健康的研究更傾向采用多菌株復配的形式。


  02


  益生菌可通過調節腸道內菌群組成及其產生的多種代謝產物調控體重
 
  其作用機制主要與分泌相關代謝產物,改善腸道屏障功能,調節脂質代謝等途徑有關。在臨床研究中,益生菌在體重控制上的干預時間多為8~12周,劑量通常在108~1012 CFU/d。目前,主要以動態監測體重(BW)、體脂(BF)、腰圍(WC)、體質指數(BMI)等指標評價益生菌調控體重的功效。
 
  03


  益生菌可通過干預脂質代謝,減少脂質吸收等方式改善血脂水平
 
  其作用機制主要與影響膽汁酸代謝,提高SCFAs含量,促進脂質分解代謝,抑制脂質合成代謝及減少腸道脂質吸收等有關,從而調節血脂水平。最新益生菌調節血脂的臨床研究中,一般干預時間在4~27周,劑量通常在109~1011 CFU/d。益生菌調節血脂的臨床判定指標主要是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04


  益生菌在輔助干預Hp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益生菌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Hp生長,調節宿主免疫反應等方式,改善治療耐受性以及患者的不適癥狀,提高Hp治療的依從性與治療成功率。臨床研究中,一般通過2~8周的干預時間及109~1012 CFU/d的干預劑量,益生菌在提高Hp清除率及緩解副作用方面具有較好效果。益生菌輔助治療Hp的判定指標主要是評估其清除率,尚缺乏其他判定指標。
 
  05


  基于菌株水平建立適用性強的益生菌功能性評價方法是未來研究方向
 
  雖然益生菌在調控體重、改善血脂及幽門螺桿菌控制作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許多臨床研究發現益生菌的健康功能具有人群特異性和菌株特異性,需要在菌株水平、復配方式上判定相關健康功能。未來,基于益生菌不同功能的判定指標,強化新技術應用,構建適用性更強的功能評價方法,是科學界定益生菌單菌株或復配菌株功效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實現精準化健康管理的重要基礎。



日期:2025-05-21
 
行業: 飲料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