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甜葉菊多酚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公告中明確,以蔗糖為原料經來源于日本曲霉的β-果糖基轉移酶作用,經提純、干燥等工藝制得的低聚果糖,被正式批準為食品營養強化劑新品種。低聚果糖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它的獲批對行業有什么價值和啟發?接下來,食品伙伴網將從低聚果糖的批準情況、理化特性、生理功能以及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的合規申報等方面,對這一新晉營養強化劑進行全面解讀。
01
低聚果糖的批準情況
此次獲批的低聚果糖產品,因其生產工藝與已批產品不同,故按照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的要求進行申報,從而成功獲得合規身份。目前,法規批準的允許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的低聚果糖共有4種,具體見表1。
表1 低聚果糖獲批情況
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id="js_content">
02
低聚果糖的理化特性
低聚果糖又稱蔗果低聚糖,它是由1~3個果糖基通過β(2→1)糖苷鍵與蔗糖中的果糖基結合生成的蔗果三糖、蔗果四糖和蔗果五糖等的混合物的總稱,這種獨特的結構賦予了低聚果糖以下理化特性:
甜度:純度50%~60%的低聚果糖,其甜度約為同濃度蔗糖溶液的60%;純度95%的低聚果糖,其甜度相當于同濃度蔗糖溶液的30%;與蔗糖相比,低聚果糖甜味清爽,味道純凈,不帶任何后味。
黏度:在0~70℃的溫度范圍內,其黏度與玉米高果糖漿相似,且隨溫度上升而下降。
熱值:體內測量的低聚果糖熱值僅為2.276kJ/g,熱值極低。
pH與熱穩定性:當pH為中性時,在120℃的條件下,低聚果糖還相當穩定;當pH為3時,溫度達70℃以后,其極易分解,穩定性明顯降低。
水分活性:其水分活性與蔗糖相似。
另外,低聚果糖還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耐堿性、賦形性、非著色性、抗老化性等特性。
03
低聚果糖的生理功能
低聚果糖不被人體消化吸收而直接進入大腸內,是雙歧桿菌的有效增殖因子,此外還具有多種生物學作用,是一種功能性低聚糖,其生理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調節腸道菌群:促進雙歧桿菌增殖,調節腸道菌群數量,改善和促進人體腸道健康。
調節機體免疫力:影響腸道黏膜上的菌群數量及分布,從而調控免疫應答反應,并誘導腸黏膜淋巴系統的免疫活性,激活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提高抗體數目和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從局部或整體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促進腸道代謝運動:作為不被人體消化的可溶性膳食纖維,促進小腸蠕動,加快腸道內腐敗物的降解與排除。
促進礦物質吸收:促進食物中鈣、鐵、鋅等礦物質的消化吸收,改善營養不良,促進發育及預防骨質疏松癥。
改善脂代謝,降低血脂與膽固醇:降低體內游離脂肪酸、血清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
04
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的合規申報
此次低聚果糖的成功獲批,不僅是企業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更是其產品獲得市場準入的合規之路的成功示范。在我國,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的申報主要遵循《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申報需要提交以下資料:
?。ㄒ唬┥暾埍?;
?。ǘ┩ㄓ妹Q、功能分類,用量和使用范圍;
?。ㄈ┳C明技術上確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資料或者文件;
(四)質量規格要求、生產使用工藝和檢驗方法,食品中該添加劑的檢驗方法或者相關情況說明;
(五)安全性評估資料,包括生產原料或者來源、化學結構和物理特性、生產工藝、毒理學安全性評價資料或者檢驗報告、質量規格檢驗報告;
?。撕灮蛘f明書樣稿;
?。ㄆ撸┢渌麌遥ǖ貐^)、國際組織允許生產和使用等有助于安全性評估的資料。
申請食品添加劑擴大用量、使用范圍的,可以免于提交第五項資料(安全性評估資料)。
申請首次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除提交上述規定的資料外,還應當提交出口國(地區)相關部門或者機構出具的允許該添加劑在本國(地區)生產或者銷售的證明文件;以及生產企業所在國(地區)有關機構或者組織出具的對生產企業審查或者認證的證明文件。
企業或公民個人均可提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申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行政許可工作,并指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負責技術評審等工作,申報的具體流程可參考下圖。
05
小結:
新工藝低聚果糖產品的獲批,不僅體現了科技與創新的力量,更彰顯了行業對健康與營養的追求。未來,隨著公眾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營養強化劑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要求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推動產品創新,以適應市場變化。
日期:2025-04-29
01
低聚果糖的批準情況
此次獲批的低聚果糖產品,因其生產工藝與已批產品不同,故按照營養強化劑新品種的要求進行申報,從而成功獲得合規身份。目前,法規批準的允許作為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的低聚果糖共有4種,具體見表1。
表1 低聚果糖獲批情況
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id="js_content">
低聚果糖種類 | 批準依據 |
菊苣來源 | 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 |
蔗糖來源,經來源于米曲霉的β-果糖基轉移酶作用制得 | 關于批準紫甘薯色素等9種食品添加劑的公告(2012年 第6號) |
白砂糖來源 | 關于批準聚偏磷酸鉀作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3年 第8號) |
蔗糖來源,經來源于日本曲霉的β-果糖基轉移酶作用制得 | 關于甜葉菊多酚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2025年 第1號) |
日期: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