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意義:食品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行為,不斷規范食品經營秩序,著力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守法經營意識,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現公布五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
大連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2023年9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在國外購買涉案食品郵寄回國后在某網絡平臺銷售,共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13件,銷售額266.76元,構成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266.76元、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
中山區某茶莊經營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預包裝食品白茶案
2023年11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中山區某茶莊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預包裝茶葉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從福建省寧德市采購涉案白茶9餅(350g/餅),于2023年11月1日全部售出,涉案白茶標簽未標注生產單位、生產地址、生產許可證等信息,同時當事人未能提供涉案白茶進貨票據,構成經營標簽標注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預包裝食品及未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警告、沒收違法所得4000元、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
沙河口區某烤肉店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案
2023年12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沙河口區某烤肉店涉嫌無證經營冷食類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網店平臺及堂食對外銷售拌花菜、拌干豆腐絲、拌冷面等自制冷食類食品,構成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
大連高新區某超市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案
2024年1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高新區某超市涉嫌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日式芥末醬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銷售的日式芥末醬生產日期為2022年9月1日,保質期12個月,2023年12月20日,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仍在銷售,構成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
大連某水產有限公司生產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紅燒牛肉罐頭案
2024年5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某水產有限公司生產不合格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生產的食品紅燒牛肉罐頭經抽樣檢驗,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項目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限量要求,構成生產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紅燒牛肉罐頭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759元、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日期:2024-10-16
案例一
大連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2023年9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涉嫌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在國外購買涉案食品郵寄回國后在某網絡平臺銷售,共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13件,銷售額266.76元,構成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預包裝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266.76元、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
中山區某茶莊經營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預包裝食品白茶案
2023年11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中山區某茶莊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預包裝茶葉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從福建省寧德市采購涉案白茶9餅(350g/餅),于2023年11月1日全部售出,涉案白茶標簽未標注生產單位、生產地址、生產許可證等信息,同時當事人未能提供涉案白茶進貨票據,構成經營標簽標注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預包裝食品及未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警告、沒收違法所得4000元、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
沙河口區某烤肉店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案
2023年12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沙河口區某烤肉店涉嫌無證經營冷食類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在未取得冷食類食品制售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網店平臺及堂食對外銷售拌花菜、拌干豆腐絲、拌冷面等自制冷食類食品,構成未經許可制售冷食類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
大連高新區某超市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案
2024年1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高新區某超市涉嫌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日式芥末醬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銷售的日式芥末醬生產日期為2022年9月1日,保質期12個月,2023年12月20日,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仍在銷售,構成經營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
大連某水產有限公司生產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紅燒牛肉罐頭案
2024年5月,市市場監管局收到大連某水產有限公司生產不合格食品的案件線索。經查,當事人生產的食品紅燒牛肉罐頭經抽樣檢驗,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項目超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限量要求,構成生產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紅燒牛肉罐頭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市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759元、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