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淮南市十措并舉全力推進食品流通安全監管領域“食安守護”工作。
一是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結合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狀況,100%完成轄區內企業年度日常監督檢查任務。加強“安徽省食品綜合監管平臺”運用管理,提升問題發現率和整改率,確保檢查實效。對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局通報的部分抽檢3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銷售企業、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開展飛行檢查。對抽檢2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銷售企業、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實施飛行檢查。
二是承諾公示。持續推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和“重點產品信息公示活動”走深走實,督促食品銷售企業誠實守信、履諾踐行,合法合規經營。
三是排查風險。以校園及周邊食品銷售者、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為重點區域,以大型商場超市、食品批發企業等為重點單位,以食用植物油、乳制品、散裝食品、短保質期食品、冷凍冷藏食品、食鹽、畜禽肉、水產品、調味品等為重點品種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強供貨渠道管理,嚴格進貨查驗把關。
四是核查處置。及時穩妥開展食品流通領域輿情、信訪、投訴舉報、公眾留言等核查處置工作,針對貓狗肉、牛羊肉、“生鮮燈”、進口食品、散裝食品標簽標識等群眾關切問題,積極處置應對,及時消除隱患。
五是落實責任。依據《安徽省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規范》。督促指導食品銷售企業結合經營實際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確保人員配備滿足食品安全風險管控需要;鼓勵農批市場開辦者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有效落實。
六是建立長效機制。以端午、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日為重點時段,以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酒類等節日熱銷食品為重點品種,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加強風險隱患排查,確保節日市場食品消費安全。
七是專項治理。抓好供貨渠道監管,摸清供應商底數完善監管臺賬,細化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化建設標準,加強源頭管控。
八是追溯管理。實現轄區內農批市場全覆蓋,監管數據全歸集,數據填報完整、準確。
九是探索非現場檢查。選擇至少10家以上較大規模食品超市開展試點,將超市內食品銷售冷凍冷藏區、退貨處理區視頻信號匯聚上傳市局可視化監管平臺,并與省局平臺視頻信號聯通,實現大型食品銷售企業重點區域可視化監管。
十是快檢保障。抓好快檢員業務能力的培訓和指導,協調第三方對快檢儀器的管養,督促各快檢室及時公示當日快檢結果,提高問題發現率。
日期:2024-04-09
一是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結合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狀況,100%完成轄區內企業年度日常監督檢查任務。加強“安徽省食品綜合監管平臺”運用管理,提升問題發現率和整改率,確保檢查實效。對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局通報的部分抽檢3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銷售企業、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組織開展飛行檢查。對抽檢2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銷售企業、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實施飛行檢查。
二是承諾公示。持續推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和“重點產品信息公示活動”走深走實,督促食品銷售企業誠實守信、履諾踐行,合法合規經營。
三是排查風險。以校園及周邊食品銷售者、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景區、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為重點區域,以大型商場超市、食品批發企業等為重點單位,以食用植物油、乳制品、散裝食品、短保質期食品、冷凍冷藏食品、食鹽、畜禽肉、水產品、調味品等為重點品種開展風險隱患排查,加強供貨渠道管理,嚴格進貨查驗把關。
四是核查處置。及時穩妥開展食品流通領域輿情、信訪、投訴舉報、公眾留言等核查處置工作,針對貓狗肉、牛羊肉、“生鮮燈”、進口食品、散裝食品標簽標識等群眾關切問題,積極處置應對,及時消除隱患。
五是落實責任。依據《安徽省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規范》。督促指導食品銷售企業結合經營實際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確保人員配備滿足食品安全風險管控需要;鼓勵農批市場開辦者利用信息技術推動“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有效落實。
六是建立長效機制。以端午、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日為重點時段,以米面油、肉蛋奶、果蔬茶、酒類等節日熱銷食品為重點品種,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加強風險隱患排查,確保節日市場食品消費安全。
七是專項治理。抓好供貨渠道監管,摸清供應商底數完善監管臺賬,細化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化建設標準,加強源頭管控。
八是追溯管理。實現轄區內農批市場全覆蓋,監管數據全歸集,數據填報完整、準確。
九是探索非現場檢查。選擇至少10家以上較大規模食品超市開展試點,將超市內食品銷售冷凍冷藏區、退貨處理區視頻信號匯聚上傳市局可視化監管平臺,并與省局平臺視頻信號聯通,實現大型食品銷售企業重點區域可視化監管。
十是快檢保障。抓好快檢員業務能力的培訓和指導,協調第三方對快檢儀器的管養,督促各快檢室及時公示當日快檢結果,提高問題發現率。
日期: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