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省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0240712號提案會辦意見的函
粵市監食經函〔2024〕235號
省農業農村廳:
劉健華委員提出的《關于強化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完善雞蛋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的提案》(第20240712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一、全面壓實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壓緊壓實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持續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加強對入場銷售者和食用農產品的入場查驗管理,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建立進銷貨臺賬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
二、保質保量完成省民生實事食用農產品快檢任務
加強省民生實事任務的統籌、部署、調度,組織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保質保量完成全省農貿市場不少于2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快檢食用農產品不少于800萬批次任務。采取線上巡查+隨機現場質量評價方式,加強對快檢工作的檢查指導和質量監督評價,持續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規范要求落實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及時篩查發現并依法處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督促市場開辦者按要求公示食用農產品快檢結果,引導群眾消費,督促經營者自覺把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三、提升食用農產品信息化監管效能
全面深化省食用農產品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建設和應用,聯合省農業農村廳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動物檢疫證明無紙化等源頭銜接工作,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用省平臺定期開展網上巡查,督促全省農批市場開辦者有效應用省平臺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實現全省農批市場全面信息化管理。不斷完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追溯鏈條。該系統集成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管理功能,對接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和廣東省動物溯源數據管理系統,打通從種養殖源頭到銷售終端的信息通道,建立食用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追溯鏈條,持續推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銜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已有3642個市場,包括142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3500個零售市場實現信息管理,覆蓋食用農產品銷售者14萬家,累計上報進貨記錄450萬條,上報銷售記錄614萬條。
四、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以監督抽檢和快檢為主要手段,組織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針對重點品種開展監督抽檢。2023年,全省共抽檢22707批次,發現不合格1297批次,不合格率為5.71%,立案查處968宗;其中抽檢豇豆3819批次,不合格814批次,不合格率為21.31%,立案622宗。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抽檢結果運用,定期公布食用農產品抽檢結果信息,依法依規對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進行核查處置,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五、開展“放心食品經營”培育行動
對已授牌的“放心肉菜超市”開展跟蹤評價,對不符合評價標準的通報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摘牌。推行全省“放心食品超市”“放心食品經營店”培育工作,通過培育“一大一小”示范引領全省食品銷售者質量安全提升。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持續開展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制訂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化建設標準,聯合供銷社、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農村食品流通渠道管理,擴大農村食品經營規范化建設點的覆蓋面,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3月13日
日期:2024-03-19
粵市監食經函〔2024〕235號
省農業農村廳:
劉健華委員提出的《關于強化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完善雞蛋質量安全溯源管理的提案》(第20240712號)提案收悉。經認真研究,我單位會辦意見如下:
一、全面壓實食品經營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決落實“四個最嚴”,貫徹落實新修訂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壓緊壓實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和食用農產品銷售者落實主體責任。持續督促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加強對入場銷售者和食用農產品的入場查驗管理,督促食用農產品銷售者嚴格落實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建立進銷貨臺賬等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保障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
二、保質保量完成省民生實事食用農產品快檢任務
加強省民生實事任務的統籌、部署、調度,組織全省市場監管部門保質保量完成全省農貿市場不少于2000家農貿市場開展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快檢食用農產品不少于800萬批次任務。采取線上巡查+隨機現場質量評價方式,加強對快檢工作的檢查指導和質量監督評價,持續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按規范要求落實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工作,及時篩查發現并依法處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督促市場開辦者按要求公示食用農產品快檢結果,引導群眾消費,督促經營者自覺把好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三、提升食用農產品信息化監管效能
全面深化省食用農產品銷售質量安全監管系統建設和應用,聯合省農業農村廳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證、動物檢疫證明無紙化等源頭銜接工作,督促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應用省平臺定期開展網上巡查,督促全省農批市場開辦者有效應用省平臺建立食用農產品進貨查驗記錄,實現全省農批市場全面信息化管理。不斷完善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追溯鏈條。該系統集成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管理功能,對接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和廣東省動物溯源數據管理系統,打通從種養殖源頭到銷售終端的信息通道,建立食用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追溯鏈條,持續推進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銜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省已有3642個市場,包括142個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3500個零售市場實現信息管理,覆蓋食用農產品銷售者14萬家,累計上報進貨記錄450萬條,上報銷售記錄614萬條。
四、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
以監督抽檢和快檢為主要手段,組織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針對重點品種開展監督抽檢。2023年,全省共抽檢22707批次,發現不合格1297批次,不合格率為5.71%,立案查處968宗;其中抽檢豇豆3819批次,不合格814批次,不合格率為21.31%,立案622宗。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監督抽檢結果運用,定期公布食用農產品抽檢結果信息,依法依規對不合格食用農產品進行核查處置,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五、開展“放心食品經營”培育行動
對已授牌的“放心肉菜超市”開展跟蹤評價,對不符合評價標準的通報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摘牌。推行全省“放心食品超市”“放心食品經營店”培育工作,通過培育“一大一小”示范引領全省食品銷售者質量安全提升。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持續開展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制訂農村食品經營店規范化建設標準,聯合供銷社、農業農村等部門加強農村食品流通渠道管理,擴大農村食品經營規范化建設點的覆蓋面,提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水平。
專此函達。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4年3月13日
日期: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