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彭友良教授和劉俊峰教授團隊發現抗瘟感應受體識別的新機制,并基于該機制設計出了新的抗瘟感應受體

   2024-02-25 中國農業大學863
核心提示:該論文報道了能識別非對應MAX效應蛋白AVR-PikD的感應新受體RGA5HMA5和發現多個區域參與了HMA結構域的識別?!ㄊ澜缡称肪W-m.cctv1204.com)
中國農大新聞網訊 近日,植物保護學院彭友良教授和劉俊峰教授團隊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題為《改造的NLR受體RGA5HMA5需集成整合結構域的多界面來識別效應蛋白》“ The synthetic NLR RGA5HMA5requires multiple interfaces within and outside the integrated domain for effector recognition ”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報道了能識別非對應MAX效應蛋白AVR-PikD的感應新受體RGA5HMA5和發現多個區域參與了HMA結構域的識別。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點突變、結合酵母雙雜和體外pull-down技術,構建出了能與AVR-PikD互作的RGA5HMA3、RGA5HMA4、RGA5HMA5和RGA5HMA6。進一步,通過原生質體活性檢測,研究人員發現僅有RGA5HMA5在識別AVR-PikD后激活RGA4引起的水稻細胞壞死,并通過轉基因水稻確認RGA5HMA5能賦予對表達AVR-PikD的稻瘟菌的抗性。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氫氘交換質譜技術(HDX-MS)確定了RGA5-HMA5與AVR-PikD互作的關鍵肽段,發現這些肽段分別位于3個界面,其中兩個位于HMA結構域,一個是RGA5-HMA識別AVR1-CO39的界面,另一個是Pik-HMA識別AVR-PikD的界面。除此之外,RGA5HMA5還有一個界面存在于HMA之后的loop區域(C-tail)。進一步分析發現,C-tail的賴氨酸對于RGA5HMA5激活RGA4有重要調控作用。
 
  該研究不僅設計出了能識別非對應MAX效應蛋白AVR-PikD的感應新受體RGA5HMA5,對于廣譜抗瘟感應受體以及其它植物免疫受體的設計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張鑫副教授和前博士生、現為揚州大學講師的劉洋博士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彭友良教授和劉俊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農業大學物保護學院Vijai Bhadauria教授和郭海龍教授也參與了該項研究工作。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203008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2293244)、拼多多-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基金(PC2023A01005)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doi.org/10.1038/s41467-024-45380-2



日期:2024-02-25
 
標簽: 蛋白
行業: 乳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