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22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受理成果(企業),共有575項,其中自然科學獎104項、技術發明獎24項、科技進步獎434項、企業技術創新獎13項。涉及食品領域有34項,包括自然科學獎3項、科技進步獎31項。
食品領域2022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受理成果(企業)
(來源:重慶市科學技術局)
原文鏈接:http://kjj.cq.gov.cn/zwxx_176/tzgg/202304/t20230414_11878799.html
食品領域2022年度重慶市科學技術獎受理成果(企業)
自然科學獎 |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甘藍型油菜基因組進化及品質抗性性狀形成的分子機制 | 盧坤、李加納、魏麗娟、曲存民、柴友榮 | 西南大學 |
生長素信號因子調控番茄果實色澤和風味形成的分子機制 | 鄧偉、李正國、劉明春、唐寧、劉豫東 | 重慶大學、四川大學 |
采后果實敏化(priming)抗病性的形成機理及其代謝平衡性研究 | 汪開拓、鄭永華、金鵬、楊震峰、曹士鋒 | 重慶三峽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浙江萬里學院 |
科技進步獎 |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完成單位 |
重慶農產品中典型危害因子快速檢測關鍵技術與應用 | 馬良、李賢良、劉曉竹、張宇昊、郗存顯、林杰、郭婷、周瑩、焦必寧、戴宏杰 | 西南大學、重慶海關技術中心、佛山微奧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川渝生姜綠色安全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姜玉松、黃孟軍、李洪雷、劉燃、李慶芝、王顯鳳、張文林、廖欽洪、吳林、賈切 | 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市幅沅農業生物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濟南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重慶市永川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長江大學 |
高品質冬蟲夏草工廠式養育產業化關鍵技術優化研究 | 毛先兵、向麗、柴文敏、譚術英、謝宇 | 重慶欣時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不同熟期錦橙優新品種選育及綠色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周賢文、孔文斌、熊曉山、冉春、彭祝春、李彩、張利、譚鋒、劉浩強、張家瓊 | 重慶市開州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西南大學、重慶市北碚區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涪陵區經濟作物發展中心、重慶尚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重慶三峽庫區蜂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 | 劉振平、侯經洲、霍丹群、夏曉華、龐鈳靖、聶青玉、姜容 | 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重慶大學、重慶蜂谷美地生態養蜂有限公司、重慶三峽職業學院 |
工夫紅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李中林、楊娟、袁林穎、羅紅玉、吳全、鐘應富、王廷華、劉翔、張瑩、蔡倫紅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云嶺茶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重慶市萬州區多種經營技術推廣站 |
優異玉米自交系B313創制與青貯玉米品種培育應用 | 祁志云、楊華、付忠軍、李淑君、董昕、田紅琳、鄭陽、李曄、胡偉、柯劍鴻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 |
柑橘品種區域試驗評價技術體系構建與產業應用 | 譚平、周志欽、洪林、楊蕾、高陽華、李勛蘭、吳純清、陳志軍、王武、楊海健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重慶市氣象科學研究所、重慶綠康果業有限公司 |
仔豬病原性腹瀉防控關鍵技術及應用 | 付利芝、張斌、翟少欽、許國洋、余遠迪、伏剛、楊柳、楊睿、曹 政、唐紅梅 |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西南民族大學、重慶澳龍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中蜂“兩病三蟲”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研制與示范推廣 | 曹蘭、王瑞生、徐書法、任勤、沈克飛、高麗嬌、姬聰慧、羅文華、劉佳霖、楊金龍 |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
蕎麥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 | 劉光德、雷興華、方小梅、劉永文、王俊珍、曾洪靖、李君保、易澤林、沈云樹、簡赤瓊 | 重慶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西南大學、涼山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院、重慶市農業學校、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農業技術推廣站 |
茶樹重要害蟲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體系構建及應用 | 王曉慶、陳世春、江宏燕、李品武、彭萍、鄧敏、段小鳳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
提高冬季羔羊成活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王高富、王林杰、李杰、張麗、付琳、周佳萍、占思遠 |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工程學院 |
分餐分食用可降解竹纖維餐盒產業化技術創新與應用 | 王建忠、王戈、陳曉怡、蔣歡、申龍、陳永勝 | 重慶瑞竹植物纖維制品有限公司、國際竹藤中心 |
超薄高強韌食品包裝用鋁合金板材制備關鍵技術與應用 | 龔平、周志明、李朝陽、蔣程非、楊緒盛、陳昌云、何峰、涂堅、劉倫友、馮旺 | 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鋁西南鋁板帶有限公司、重慶理工大學 |
再制奶酪的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 王靜、王然、宗學醒、閆清泉、蔣源淵、申月敏 | 重慶市天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農業大學 |
柑橘類系列精深加工產品關鍵技術研究 | 崔秋檀、孫仕橋、邢子剛、劉雁成、張團旗、梅彬彬 | 重慶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飲用水安全物聯網裝備及云平臺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唐云建、胡曉力、韓鵬、孫懷義、董寧、廖銀偉、熊黎麗、王燕霞、莫斌、羅佳寶 | 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重慶遠感科技有限公司 |
飼用桑樹品種篩選及栽培技術集成與利用 | 王介平、周嬋、馬群忠、呂金鳳、冉啟凡、王小燕、楊澤 |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重慶市涪陵區經濟作物發展中心、重慶市開州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重慶市合川區畜牧獸醫中心 |
茄子優異種質創制與渝茄系列優良新品種培育及應用 | 王永清、楊洋、田時炳、鄒敏、周珊珊、陶濤、王志敏、包忠憲、陳磊、邱濤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西南大學 |
茶葉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 | 唐興隆、許麗佳、張濤、任桂英、宋志禹、代聰、李磊、楊清慧、佘小明、康志亮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重慶茂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丘陵山區水稻機插栽培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 姚雄、田貴康、任萬軍、彭維欽、何佳洋、張巫軍、段秀建、李茂瑜 |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重慶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四川農業大學、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
重慶市生豬安全高效生產技術體系構建與配套技術應用 | 陳紅躍、郭宗義、何道領、朱燕、張龍超、甘玲、王可甜、王震、潘曉、龍熙、張傳師、李曉波、張海峰、陳亞強、黃文艷 | 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重慶市畜牧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西南大學、重慶市合川區畜牧站、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四川正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榮昌區畜牧發展中心、重慶(榮昌)生豬大數據中心、重慶市合川區德康生豬養殖有限公司 |
柑橘褐斑病成災機制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發與應用 | 唐科志、胡軍華、陳泉、李紅葉、喬興華、汪小偉、王雪峰、陳力、程蘭、周常勇 | 西南大學、重慶市萬州區植物保護與果樹技術推廣站、浙江大學、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 |
柑橘優異種質挖掘創制、新品種培育及大面積推廣 | 江東、何永睿、洪棋斌、熊偉、陳東奎、普金安、朱世平、龔桂芝、王福生、劉小豐、李強、申晚霞、雷天剛、龍勇、冉志林 | 西南大學、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經濟作物工作站、眉山市經濟作物站、重慶綠康果業有限公司 |
生鮮果蔬供應鏈綠色防腐與品質調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 曾凱芳、姜微波、高倫江、段學武、成玉林、劉嘉、賀明陽、鄧麗莉、姚世響、白娟、徐丹、明建、易蘭花、王文軍、李純宇 | 西南大學、中國農業大學、重慶市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重慶大學、重慶文理學院、重慶市渝北區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重慶荷特農業有限公司 |
益生菌資源發掘及其在功能性發酵乳加工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化 | 趙欣、楊貞耐、易若琨、郭莉濱、譚芳、張鳳、郁雪平、馬新、王靜、張騰輝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重慶市天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德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善恩康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都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中華蜜蜂良種繁育及成熟蜂蜜生產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 | 許金山、石鵬、賀德華、荊戰星、馬振剛、張晶、程尚、劉羽、何發貴、周澤揚 |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重慶市梁平區畜牧漁業發展中心 |
優異稻種資源和創制材料精準鑒定及利用 | 趙正武、馬小定、雷樹凡、韓龍植、崔迪、黃成志、簡 偉、劉艷、呂直文、甘露、韓冰、劉軍化、趙團、張玉娟、劉忠賢 | 重慶師范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 |
重慶市柑橘全產業鏈構建與應用 | 解娟、熊棣文、肖若余、謝宇、盧志紅、曾卓華、周藝、劉婷、李宏華、何勝奎 | 重慶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西南大學、奉節縣臍橙產業發展中心、重慶市江津區多種經營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匯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
環境與食品檢測中拉曼快檢技術與應用 | 張煒、劉小紅、姚衛蓉、倪天瑞、高放、張思蘭、盧邦俊 |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重慶大學、江南大學、普拉瑞思科學儀器(蘇州)有限公司、重慶市涪陵區生態環境監測站 |
原文鏈接:http://kjj.cq.gov.cn/zwxx_176/tzgg/202304/t20230414_11878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