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巴中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召開全市2023年第一次食品安全風險研判會。分析研判全市食品安全面臨的風險隱患及其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及強化監管的意見。邀請省、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家和市人大代表進行點評,并提出工作建議。市食安辦主任、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戚思國出席會議并講話。
戚思國指出,2022年全市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堅持打規結合、標本兼治,實現了重大活動保障食品安全“零投訴”、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目標,守住了不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全市的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取得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戚思國強調,要準確把握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風險研判為契機,提升食品抽檢監測及監管執法工作的效能,在風險早發現、問題早處置、隱患早預警上下功夫,推動食品抽檢和監管高質量發展。要抓實全環節風險隱患整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降低因環境污染、上游種養殖環節導致的重金屬、農獸藥殘留超標等質量安全風險。加強食品生產過程環節中原輔料、生產關鍵環節、產品檢驗、運輸及交付控制,及時識別和評估潛在危害,并采取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大力推進食用農產品溯源信息及合格證合上市行動。要整合力量形成監管合力,加強和優化部門間的協作機制,積極會商解決突出問題,打好部門聯動抽檢、監督、執法“組合拳”,加大違法行為聯合懲戒力度。要敢于開門搞監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構建社會共治格局。要及時曝光一批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行為,倒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研判會在充分討論和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制定了2023年重點風險隱患整治任務清單,確定了涉及食品生產經營、食用農產品、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投訴舉報等方面12項重點整治和防控任務。擬開展不合格食品或問題食品案件處置案件清零、跟蹤回訪、問責問效、紓困解難專項行動,建立超市、農貿市場及水果店等重點環節監督檢查、抽檢監測、行政處罰、投訴舉報、社會輿情風險問題檔案和風險研判、預警交流制度,推動運用食用農產品基礎信息標識及合格證制度落實,探索完善新業態、新模式食品經營監管方式方法等重點任務。形成了執法監管協作聯動、“鏈條”式專項執法監管、重點案件聯合掛牌督辦、食品風險研判與預警交流、聯合推動食用農產品信息標識及合格證等五項機制。
會上,市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市縣(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代表圍繞日常監管、抽檢監測、執法辦案、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重點進行交流發言,邀請了部分企業代表、群眾代表和相關新聞媒體代表參加會議,收到書面建議意見16份。
日期:2023-02-23
戚思國指出,2022年全市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食品安全工作決策部署,堅持打規結合、標本兼治,實現了重大活動保障食品安全“零投訴”、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目標,守住了不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全市的食品安全總體形勢繼續保持穩定向好的態勢,取得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戚思國強調,要準確把握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以創新為根本動力、以風險研判為契機,提升食品抽檢監測及監管執法工作的效能,在風險早發現、問題早處置、隱患早預警上下功夫,推動食品抽檢和監管高質量發展。要抓實全環節風險隱患整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原輔料進貨查驗制度,降低因環境污染、上游種養殖環節導致的重金屬、農獸藥殘留超標等質量安全風險。加強食品生產過程環節中原輔料、生產關鍵環節、產品檢驗、運輸及交付控制,及時識別和評估潛在危害,并采取措施消除風險隱患。大力推進食用農產品溯源信息及合格證合上市行動。要整合力量形成監管合力,加強和優化部門間的協作機制,積極會商解決突出問題,打好部門聯動抽檢、監督、執法“組合拳”,加大違法行為聯合懲戒力度。要敢于開門搞監管,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構建社會共治格局。要及時曝光一批食品安全領域的違法行為,倒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研判會在充分討論和征求專家意見基礎上制定了2023年重點風險隱患整治任務清單,確定了涉及食品生產經營、食用農產品、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執法、投訴舉報等方面12項重點整治和防控任務。擬開展不合格食品或問題食品案件處置案件清零、跟蹤回訪、問責問效、紓困解難專項行動,建立超市、農貿市場及水果店等重點環節監督檢查、抽檢監測、行政處罰、投訴舉報、社會輿情風險問題檔案和風險研判、預警交流制度,推動運用食用農產品基礎信息標識及合格證制度落實,探索完善新業態、新模式食品經營監管方式方法等重點任務。形成了執法監管協作聯動、“鏈條”式專項執法監管、重點案件聯合掛牌督辦、食品風險研判與預警交流、聯合推動食用農產品信息標識及合格證等五項機制。
會上,市食安委相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市縣(區)市場監管執法人員代表圍繞日常監管、抽檢監測、執法辦案、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重點進行交流發言,邀請了部分企業代表、群眾代表和相關新聞媒體代表參加會議,收到書面建議意見16份。
日期: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