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桂林市:三措并舉探索建立智慧監管新模式,跑出食品安全“信”環境

   2023-01-04 桂林市場監管微信號陸鵬311
核心提示:桂林市主動作為、創新舉措,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等信息技術,在食品生產領域推行桂林米粉“可視化全流程生產過程控制”和“生產監控信息共享”的“互聯網+智慧”監管模式;在食品經營領域進行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溯源為主線的智慧監管;在食品餐飲領域實現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100%,以及桂林市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100%全覆蓋。……(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桂林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動作為、創新舉措,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可視化展示等信息技術,在食品生產領域推行桂林米粉“可視化全流程生產過程控制”和“生產監控信息共享”的“互聯網+智慧”監管模式;在食品經營領域進行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溯源為主線的智慧監管;在食品餐飲領域實現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100%,以及桂林市校外供餐單位“互聯網+明廚亮灶”、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100%全覆蓋。
 
  作為全國兩個失信聯合懲戒試點城市之一,桂林市通過“構建一套聯動機制、打造一個智慧平臺、試行一個行業賦碼”的措施,逐步形成源頭可控、去向可溯、問題可查、責任可追、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模式,有效助推桂林市食品安全監管高質量發展。
 
  建立鮮濕粉類生產企業“互聯網+智慧監管”新模式
 
  2022年9月,桂林市市場監管局印發《桂林市推進鮮濕粉類生產企業“互聯網+智慧監管”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計劃自2022年起用2年的時間,歷經制定方案、試點應用、核查驗收、總結提升、復制推廣等5個實施階段,最終實現全市所有鮮濕粉類生產企業“互聯網+智慧監管”100%全覆蓋。
 
  桂林市鮮濕粉類生產企業“互聯網+智慧監管”項目依托大數據手段,從5大方面加強對鮮濕粉類生產行為的監管,包括建立加工過程全覆蓋監控平臺、錄像存儲管理系統、AI行為分析智能檢測系統,以及包裝、倉儲溫濕度管理系統和檢驗報告上傳管理。通過構建鮮濕粉類生產企業“互聯網+智慧監管”體系,探索建立鮮濕米粉“品種監管”新機制,建立較為完善的鮮濕粉類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并由此進一步督促鮮濕粉類生產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規范鮮濕粉類生產行為,強化鮮濕粉類生產過程控制管理,提高生產全過程全時段監管效能,突出源頭清理、精準打擊,著力根除近年來鮮濕粉類監督抽檢微生物項目超標等安全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堅決遏制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件。到2023年底,桂林力爭破除行業傳統監管弊端,重塑行業生產秩序,推動鮮濕粉類產業全面升級,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建立“食用農產品合格證”智慧監管新模
 
  自2020年11月以來,桂林市根據自治區部署,由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桂林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大力推進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有效加強了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分步構建了以合格證管理為核心的從農田到餐桌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桂林市在6個批發市場及6城區的11個主要農貿市場實施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積極推進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銜接。2022年,以獲批創建廣西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示范市為契機,桂林市把改變傳統的監管方式與智慧化監管相結合,把紙質合格證改為電子合格證,借助電子合格證系統線上推行食用農產品溯源。
 
  而此前,為順利推進食用農產品電子合格證的應用,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桂林市創建2021年廣西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示范市實施方案》,聯合舉辦食用農產品電子合格證啟動及培訓會,并設立了桂林市五里店果蔬批發市場、桂林市蘆笛市場、桂林市微笑堂商超3個市場環節企業示范點,并在示范點配備合格證自助一體機(A證打印)、快檢與合格證(B證打印)一體機、合格證便捷式打印機(C證打印),實現了生產主體產出銷售前通過系統出具合格證A證,并隨貨線上推送市場內采購方;市場開辦方通過系統加強準入管理,經快檢、出具合格證B證線上推送至市場內銷售者;市場內銷售者依據A證或B證出具合格證C證,隨貨線上推送學校食堂及餐飲單位等消費終端,同時線下均打印紙質合格證,實現線上線下推行“合格證+追溯碼”電子或紙質合格證。
 
  試點食品企業“三個一”信用監管新模式
 
  通過構建一套聯動機制,形成食品安全失信懲戒合力。
 
  2021年12月,桂林市成立了由副市長擔任總負責人,市市場監管局局長擔任具體負責人,市財政局、稅務局等38個部門為成員的市失信聯合懲戒試點工作專班,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工作的格局,有效促成工作合力。2022年,桂林市進一步加強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的食品安全失信主體的管理,食品相關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589家、嚴重違法失信220家;強化對食品類違法案件的信息歸集,公開食品類行政處罰信息920余條;堅持按照國務院《關于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組織市場監管、行政審批、公安、財政等部門形成《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清單》,依法明確食品范疇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領域范圍和認定標準、懲戒措施,嚴格認定程序;完善食品類嚴重失信主體信息推送共享、懲戒響應實施、信用修復和異議處理、結果反饋及統計等動態協同功能,形成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的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通過打造一個智慧平臺,提升對食品失信主體監管效能。
 
  桂林市成功打造起高效、智能的失信聯合懲戒平臺,初步實現38個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市場監管系統數據互通,懲戒同步,結果共享。該平臺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設列清單及歸集的失信主體信息為基礎內容,各級各部門可通過平臺對食品類失信主體信息進行一體化失信查詢、錄入、懲戒、匯總以及信用修復等。目前,該平臺已錄入市場監管、法院、稅務等部門確認的食品類失信主體信息48條、食品嚴重違法失信懲戒措施6項、懲戒依據9條,實現向38個部門同時發起聯合懲戒。同時,該平臺與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廣西市場監管綜合業務管理系統對接,嵌入各級各部門政務服務網上平臺。當食品失信主體在線上申請辦理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業務時,將自動進行失信懲戒提示,由各級各部門對照設列清單實施懲戒,實現對食品失信主體及相關自然人的全面聯合懲戒,做到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處罰到人的任職限制。
 
  通過試行一個行業賦碼,引入食品安全失信行為公眾監督。
 
  結合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和世界級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在全市旅游食品行業試行市場主體信用賦碼,實現聯合懲戒信息再應用、公眾齊監督。精心選擇旅游行業283家涉及食品生產、經營、餐飲的重點市場主體作為試點單位,采取信用二維碼的形式,一戶賦一碼,張貼在各市場主體門店顯眼位置。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均可掃碼一對一地了解該市場主體的動態信用信息,包含其注冊登記信息、行政處罰信息、聯合懲戒情況、監督檢查結果、被投訴舉報情況等。食品失信主體信息對公眾的直接公示,讓失信成本大大增加,失信主體不敢失信、不想失信以及信息修復的意愿明顯增強,公眾食品安全消費更放心。



日期:2023-01-04
 
地區: 廣西 桂林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