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創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新紀錄

   2022-10-20 安徽農業大學863
核心提示:10月15日,安徽農業大學皖中綜合試驗站傳來好消息,建立的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綠色高效示范片121畝進行實產驗收,畝單產最高1148.2公斤,百畝平均畝單產1136.4公斤,創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記錄?!ㄊ澜缡称肪W-m.cctv1204.com)
本網訊 10月15日,安徽農業大學皖中綜合試驗站傳來好消息,建立的水稻品種瑋兩優8612綠色高效示范片121畝進行實產驗收,畝單產最高1148.2公斤,百畝平均畝單產1136.4公斤,創長江下游水稻畝單產最新記錄。
 
  由華中農業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水稻研究所和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等省內外多家單位組成的專家組通過查看水稻田間長勢和長相,對我校水稻栽培團隊集成的水稻抗逆豐產栽培技術模式在應對今年極端高溫和干旱時所取得的產量表示高度贊許。認為該技術模式在應對季節性高溫干旱有顯著的技術優勢。驗收專家組組長、中國水稻研究所章秀福研究員表示:示范方圍繞水稻綠色高效、抗逆豐產、節本增效等方面,集成創新水稻抗逆豐產優質栽培新模式,水稻長勢均衡性好,穗數足、穗頭大、結實率高,實現水稻“量”“質”雙提升,在長江中下游水稻主產區,特別在50年不遇的極端高溫氣候條件下,能種出這樣的水稻,實屬不易。
 
  安徽農業大學水稻栽培團隊負責人武立權教授介紹說:團隊在“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糧豐專項等課題支持下,圍繞安徽水稻綠色、抗逆、豐產目標,從水稻健壯群體構建和農機農藝農信互適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不斷優化和完善水稻生長各環節關鍵技術,集成了區域化農機農藝農信融合的水稻抗逆豐產栽培新模式,高產攻關示范片實現減氮10%、畝節本增效500元以上,有效推進安徽水稻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是我國主要的水稻生產區域,水稻常年播種面積3700萬畝,占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8.5%。但安徽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水稻季常遭受高溫和干旱的危害,穩產豐產性較差。我校水稻栽培團隊始終以生產實際問題為導向,堅守科技創新長版和保障糧食安全底板,貫徹落實總書記提出的“多種糧、種好糧”和省委省政府“兩強一增”行動的具體舉措,長期在皖中試驗站從事水稻綠色高效攻關示范,集成應用一批水稻綠色高效關鍵技術模式。團隊堅持“論文寫在江淮大地,成效落在百姓家”的服務理念,構建了科研實驗田、示范樣板田、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田等“三田”聯動的技術推廣服務模式, 示范區水稻產量從2015年的927.7公斤提升到2019年的1053.5公斤,今年畝單產1148.2公斤,再創歷史新高。(一審:武立權,二審:周曉璇,三審:曹雷)



日期:2022-10-20
 
地區: 安徽
標簽: 水稻
行業: 糧油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