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研究揭示葉綠體穩定性調控水稻產量和品質新機制

   2022-07-27 中國水稻研究所任德勇938
核心提示: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一個富含甘氨酸的蛋白LSL1參與調控葉綠體氧化還原穩態機制,進而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世界食品網-m.cctv1204.com)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一個富含甘氨酸的蛋白LSL1參與調控葉綠體氧化還原穩態機制,進而影響水稻的產量與品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葉綠體作為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場所,其能量轉移及氧化還原穩態的維持對于植物發育至關重要。葉綠體發育異常通常會引起水稻籽粒發育異常,導致減產和品質受損。
 
  該研究通過EMS誘變分離得到一個類病斑lsl1突變體,該突變體在全生育期均表現為類病斑表型。生理實驗表明,lsl1中活性氧過度積累,維持ROS穩態的關鍵酶活性嚴重失調。TUNEL和彗星實驗表明,lsl1突變體中發生了DNA的異常降解和細胞死亡。lsl1突變體葉綠體發育異常,結合轉錄組數據表明,LSL1參與光合作用和葉綠素合成過程。葉綠體異常導致了光合作用受損,水稻籽粒大小和品質均降低。
 
  進一步探究LSL1潛在的分子機制,通過酵母雙雜實驗對LSL1蛋白進行互作篩選,鑒定到兩個葉綠體發育相關蛋白PAP10與PsaD。LUC和BIFC實驗也證實了這一互作關系。值得注意的是,突變的LSL1蛋白失去了與PsaD蛋白發生互作的能力。由此可得,LSL1通過與PAP10、PsaD互作來共同維持葉綠體和細胞正常發育,進而決定水稻產量和品質。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gine.com/SCLS/doi/10.1007/s11427-022-2152-6



日期:2022-07-27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