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核定,2021年,黑龍江省奶牛存欄109.7萬頭,較2020年減少2.18萬頭,牛奶產量達到500.25萬噸,與2020年(生鮮乳產量500.16萬噸)基本持平。黑龍江省奶牛養殖綜合素質有所提高,2021年規模場頭均效益超4000元,奶牛場普遍盈利。生乳品質保持較高水平,成母牛占比60%。
一、2021年奶牛養殖情況分析
(一)飼料原料價格振蕩或高位拉動飼料成本上揚
2021年,黑龍江省主要奶牛精料原料玉米和豆粕價格上漲到2 650元/噸和4 000元/噸,棉籽粕價格上漲到4 600元/噸,較上一年同期上漲了40%。青貯和長干草類粗飼料價格上漲了10%~20%。2021年,黑龍江省公斤奶飼料成本較2020年提高0.13元,是推動奶牛場公斤奶全成本提高的主因。
(二)限產限電及能源價格上漲對奶牛養殖造成影響
受限產限電等因素的影響,奶牛場建筑材料中鋼材、銅、錫、PVC材料、涂料和防水材料均上漲,在人工費上漲的催動下,2021年黑龍江省大規模奶牛場整體建筑成本較2019年增加了30%,這部分成本將以折舊的方式進入公斤奶成本,2021年尤其是下半年新建和擴建的奶牛場公斤奶成本將會被拉高。煤炭、柴油和石油價格均大幅上揚,對黑龍江省這樣的高寒地區來說,增加了取暖、運輸和生產的費用支出,并直接和間接疊加入公斤奶全成本。
(三)奶牛養殖全成本上揚、奶價持續高位,養殖保持盈利
據黑龍江省奶業協會監測,2021年全省生牛乳公斤奶成本高達3.78元,進入歷史最高階段,生乳價格持續高位,全年平均達到4.23元,奶牛場保持盈利,頭均效益超4000元。黑龍江省奶牛養殖標準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奶牛平均單產不斷打破和刷新記錄。
圖1 2021年黑龍江省月度生乳價格和公斤奶成本曲線圖
(四)奶牛場非奶盈收較2020年稍有下降
2021年全省牛肉價格穩定,大型淘汰奶牛的價格平均為14000元/頭,因市場牛肉供應充足,奶公犢育肥積極性不高,多用于取血清,公犢價格由2020年的4500元下滑至2100元。母犢價格較2020年也有下降,基本穩定在4200元。綜上,2021年黑龍江省奶牛場非奶盈收略有下降。
(五)生乳品質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黑龍江省奶業協會對生乳品質(乳脂肪、乳蛋白、菌落總數和體細胞數)進行持續跟蹤統計,85%以上的奶牛場生乳指標超過美國標準,60%的奶牛場接近歐盟標準,個別優質牧場的生乳品質已超過歐盟標準。2021年全年變動情況如下,在6、7、8、9月份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兩項指標都略有降低,分析為夏季熱應激造成的結果。
圖2 2021年黑龍江省全年乳脂肪率變動曲線圖
圖3 2021年黑龍江省全年乳蛋白率變動曲線圖
二、技術建議
降低奶牛飼料成本,實現與進口大包粉的競價優勢。我國與新西蘭等乳制品出口國相比,由于飼料成本較高決定了生鮮乳生產成本高,與進口大包粉相比沒有價格優勢,導致壟斷性的乳企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使用進口大包粉,對奶牛養殖業造成沖擊。因此,奶牛場養殖業發展的核心是降低飼料成本。針對降低飼料成本,黑龍江省奶牛產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方案一:奶牛場實現青粗飼料自我供給。因奶牛飼料組成中精飼料主要來源是玉米和大豆,成本降低的空間不大,只有通過青粗飼料的生產來控制飼料成本。奶牛養殖的粗飼料標準是每頭牛每年至少需要1噸牧草、6噸全株玉米青貯。建議政府為規模化奶牛場配置一定的土地種植青貯,按每頭牛 2畝青貯地留置,同時改進現有草原承包管理辦法,讓養牛場或養牛戶承包草原,實現種養結合,通過青粗飼料的自給降低飼料成本,才能與奶業出口國有競爭的法碼。
方案二:利用黑龍江省非常規飼料。黑龍江省是全國糧食主產區,農作物秸稈、糟渣粕等農業副產品產量大,僅有少部分奶牛場將其作為飼料飼喂,大部分奶牛場仍以玉米、豆粕、苜蓿和羊草為主要原料。黑龍江省奶牛協同創新推廣體系2019年-2021年集中力量開展了非糧飼料麥芽根、工業大麻副產物和南瓜籽餅營養價值評價及科學利用研究,通過物理、化學和微生物方法處理,可部分取代進口苜蓿和豆粕,推廣應用后可降低奶牛場的飼料成本。
方案三:實施335560優質青貯生產和高青貯日糧飼喂技術。2019年-2021年,在黑龍江省奶業協會試驗站開展了335560全株青貯精準導入工程,制訂了青貯制作白皮書和藍皮書,為奶牛場培訓了青貯制作工程師200余名,組織專家到場到窖指導,用便攜式青貯近紅外檢測儀現場檢測,確保實時收獲,控制留茬高度和籽粒破碎程度,推薦適宜的青貯菌劑,對青貯窖準備、卸料和壓窖等進行現場指導,設置規范化程序,控制關鍵技術點,開展有氧穩定性評定等。三年累計制作高品質青貯58萬噸,減少青貯損失10-15%,各奶牛場青貯品質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時設置大慶田然牧業、九三勝德奶牛場2家奶牛場為示范場,青貯喂量由22kg提高到35kg以上,奶牛日產奶量由25-26kg提高到32-33kg。公斤奶成本降低0.4元,頭均效益超6000元。通過日糧的精準飼喂獲得效益的提高,且經過三年的實踐,奶牛繁殖性能和平均使用年限未見下降,確定了高青貯日糧的節本增效效果。
來源:省奶牛協同創新推廣體系 科技農業專班 省農業農村信息中心
日期:2022-04-03
一、2021年奶牛養殖情況分析
(一)飼料原料價格振蕩或高位拉動飼料成本上揚
2021年,黑龍江省主要奶牛精料原料玉米和豆粕價格上漲到2 650元/噸和4 000元/噸,棉籽粕價格上漲到4 600元/噸,較上一年同期上漲了40%。青貯和長干草類粗飼料價格上漲了10%~20%。2021年,黑龍江省公斤奶飼料成本較2020年提高0.13元,是推動奶牛場公斤奶全成本提高的主因。
(二)限產限電及能源價格上漲對奶牛養殖造成影響
受限產限電等因素的影響,奶牛場建筑材料中鋼材、銅、錫、PVC材料、涂料和防水材料均上漲,在人工費上漲的催動下,2021年黑龍江省大規模奶牛場整體建筑成本較2019年增加了30%,這部分成本將以折舊的方式進入公斤奶成本,2021年尤其是下半年新建和擴建的奶牛場公斤奶成本將會被拉高。煤炭、柴油和石油價格均大幅上揚,對黑龍江省這樣的高寒地區來說,增加了取暖、運輸和生產的費用支出,并直接和間接疊加入公斤奶全成本。
(三)奶牛養殖全成本上揚、奶價持續高位,養殖保持盈利
據黑龍江省奶業協會監測,2021年全省生牛乳公斤奶成本高達3.78元,進入歷史最高階段,生乳價格持續高位,全年平均達到4.23元,奶牛場保持盈利,頭均效益超4000元。黑龍江省奶牛養殖標準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奶牛平均單產不斷打破和刷新記錄。
圖1 2021年黑龍江省月度生乳價格和公斤奶成本曲線圖
(四)奶牛場非奶盈收較2020年稍有下降
2021年全省牛肉價格穩定,大型淘汰奶牛的價格平均為14000元/頭,因市場牛肉供應充足,奶公犢育肥積極性不高,多用于取血清,公犢價格由2020年的4500元下滑至2100元。母犢價格較2020年也有下降,基本穩定在4200元。綜上,2021年黑龍江省奶牛場非奶盈收略有下降。
(五)生乳品質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黑龍江省奶業協會對生乳品質(乳脂肪、乳蛋白、菌落總數和體細胞數)進行持續跟蹤統計,85%以上的奶牛場生乳指標超過美國標準,60%的奶牛場接近歐盟標準,個別優質牧場的生乳品質已超過歐盟標準。2021年全年變動情況如下,在6、7、8、9月份的乳脂肪和乳蛋白兩項指標都略有降低,分析為夏季熱應激造成的結果。
圖2 2021年黑龍江省全年乳脂肪率變動曲線圖
圖3 2021年黑龍江省全年乳蛋白率變動曲線圖
二、技術建議
降低奶牛飼料成本,實現與進口大包粉的競價優勢。我國與新西蘭等乳制品出口國相比,由于飼料成本較高決定了生鮮乳生產成本高,與進口大包粉相比沒有價格優勢,導致壟斷性的乳企為降低生產成本大量使用進口大包粉,對奶牛養殖業造成沖擊。因此,奶牛場養殖業發展的核心是降低飼料成本。針對降低飼料成本,黑龍江省奶牛產業協同創新與推廣體系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方案一:奶牛場實現青粗飼料自我供給。因奶牛飼料組成中精飼料主要來源是玉米和大豆,成本降低的空間不大,只有通過青粗飼料的生產來控制飼料成本。奶牛養殖的粗飼料標準是每頭牛每年至少需要1噸牧草、6噸全株玉米青貯。建議政府為規模化奶牛場配置一定的土地種植青貯,按每頭牛 2畝青貯地留置,同時改進現有草原承包管理辦法,讓養牛場或養牛戶承包草原,實現種養結合,通過青粗飼料的自給降低飼料成本,才能與奶業出口國有競爭的法碼。
方案二:利用黑龍江省非常規飼料。黑龍江省是全國糧食主產區,農作物秸稈、糟渣粕等農業副產品產量大,僅有少部分奶牛場將其作為飼料飼喂,大部分奶牛場仍以玉米、豆粕、苜蓿和羊草為主要原料。黑龍江省奶牛協同創新推廣體系2019年-2021年集中力量開展了非糧飼料麥芽根、工業大麻副產物和南瓜籽餅營養價值評價及科學利用研究,通過物理、化學和微生物方法處理,可部分取代進口苜蓿和豆粕,推廣應用后可降低奶牛場的飼料成本。
方案三:實施335560優質青貯生產和高青貯日糧飼喂技術。2019年-2021年,在黑龍江省奶業協會試驗站開展了335560全株青貯精準導入工程,制訂了青貯制作白皮書和藍皮書,為奶牛場培訓了青貯制作工程師200余名,組織專家到場到窖指導,用便攜式青貯近紅外檢測儀現場檢測,確保實時收獲,控制留茬高度和籽粒破碎程度,推薦適宜的青貯菌劑,對青貯窖準備、卸料和壓窖等進行現場指導,設置規范化程序,控制關鍵技術點,開展有氧穩定性評定等。三年累計制作高品質青貯58萬噸,減少青貯損失10-15%,各奶牛場青貯品質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時設置大慶田然牧業、九三勝德奶牛場2家奶牛場為示范場,青貯喂量由22kg提高到35kg以上,奶牛日產奶量由25-26kg提高到32-33kg。公斤奶成本降低0.4元,頭均效益超6000元。通過日糧的精準飼喂獲得效益的提高,且經過三年的實踐,奶牛繁殖性能和平均使用年限未見下降,確定了高青貯日糧的節本增效效果。
來源:省奶牛協同創新推廣體系 科技農業專班 省農業農村信息中心
日期: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