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2021年5月26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云南農業大學獨立完成的“奶牛養殖與加工關鍵設施設備創新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洪瓊花研究員(組長),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馬興躍研究員,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楊志民高級畜牧師,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文雅芹高級畜牧師,云南省畜牧總站李大林研究員,云南省畜牧總站孫利民研究員,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劉建勇研究院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在云南省現代農業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連續滾動支持下,云南省現代奶業創新團隊針對設施設備落后,牛舍環境差,飼草霉爛及犢牛料供需不平衡造成浪費,奶牛單產低和乳品加工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項目以牛舍環境——飼料供給——奶制品加工為主線,經10余年的艱苦探索,形成了“奶牛養殖與加工關鍵設施設備創新及應用”的系列成果:(1)構建舒適環境,提高奶牛健康和生產水平。創新局部屋面可旋轉或可移動的奶牛舍,研發配套糞尿可及時分離的自滲牛床,在太陽輻射下協同降低墊料含水率,維護其干燥度,提高牛床舒適度,增加奶牛躺臥時間1.6h/d,提高粗飼料利用率6%和1.2 kg/d的泌乳量,乳腺發病率降低11.2%。(2)創新飼草料儲存、加工和供給設施設備。創新青貯池結構,一級青貯在90%以上,比傳統制作的高20%;創新發明秸稈烘干設備,充分利用太陽能,實現自動翻轉干燥,養分損失從6.1%降低到2.3%;創新犢牛補飼設備,實現飼料供需平衡,培育期節省飼料30 kg/頭,腹瀉率從21.2%降低到15.7%,成活率從94%提高到97%。(3)創新奶粉干燥和乳扇加工設備。在干燥塔內設圓環滑動刷和“Y”型轉動刷,成功解決塔內奶粉粘壁的問題,合格率從93.2%提高到98.9%。發明乳扇加工機,乳扇成品率從90%提高到98%,較好地解決了手工制作質量和規格差的問題。
項目獨立獲得直接相關的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件,軟件著作權1件,發表論文5篇(其中SCI論文3篇),項目成果應用覆蓋15個規模化牧場的4.2萬頭奶牛(奶水牛),累計產生3.7億元的經濟效益。項目總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項目成果為云南高原特色奶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和積極貢獻。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奶牛養殖與加工關鍵設施設備創新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日期:2021-06-16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院長洪瓊花研究員(組長),云南省畜牧獸醫科學院副院長馬興躍研究員,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楊志民高級畜牧師,云南省農業農村廳文雅芹高級畜牧師,云南省畜牧總站李大林研究員,云南省畜牧總站孫利民研究員,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科研處處長劉建勇研究院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在云南省現代農業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連續滾動支持下,云南省現代奶業創新團隊針對設施設備落后,牛舍環境差,飼草霉爛及犢牛料供需不平衡造成浪費,奶牛單產低和乳品加工質量不穩定等問題,項目以牛舍環境——飼料供給——奶制品加工為主線,經10余年的艱苦探索,形成了“奶牛養殖與加工關鍵設施設備創新及應用”的系列成果:(1)構建舒適環境,提高奶牛健康和生產水平。創新局部屋面可旋轉或可移動的奶牛舍,研發配套糞尿可及時分離的自滲牛床,在太陽輻射下協同降低墊料含水率,維護其干燥度,提高牛床舒適度,增加奶牛躺臥時間1.6h/d,提高粗飼料利用率6%和1.2 kg/d的泌乳量,乳腺發病率降低11.2%。(2)創新飼草料儲存、加工和供給設施設備。創新青貯池結構,一級青貯在90%以上,比傳統制作的高20%;創新發明秸稈烘干設備,充分利用太陽能,實現自動翻轉干燥,養分損失從6.1%降低到2.3%;創新犢牛補飼設備,實現飼料供需平衡,培育期節省飼料30 kg/頭,腹瀉率從21.2%降低到15.7%,成活率從94%提高到97%。(3)創新奶粉干燥和乳扇加工設備。在干燥塔內設圓環滑動刷和“Y”型轉動刷,成功解決塔內奶粉粘壁的問題,合格率從93.2%提高到98.9%。發明乳扇加工機,乳扇成品率從90%提高到98%,較好地解決了手工制作質量和規格差的問題。
項目獨立獲得直接相關的國家授權發明專利8件,軟件著作權1件,發表論文5篇(其中SCI論文3篇),項目成果應用覆蓋15個規模化牧場的4.2萬頭奶牛(奶水牛),累計產生3.7億元的經濟效益。項目總體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項目成果為云南高原特色奶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有益探索和積極貢獻。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奶牛養殖與加工關鍵設施設備創新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日期: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