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黃河三角洲鹽堿地熟制單一、生態系統脆弱、面源污染嚴重和機械化程度低、效益差等突出問題,山東省農科院經作所(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棉花栽培團隊聯合山東綠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東營市農科院等單位創建了“棉草兩熟”綠色種植新技術,自主育成了魯棉532和魯棉551等短季棉品種,篩選出一批與之配套的飼用小黑麥和燕麥品種,自2016年起在黃河三角洲地區試驗示范。
6月5日,山東綠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無棣縣召開了“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現場觀摩會,全面展示了這一全新的綠色高效種植新技術,特別是該新技術的“三大突破”:一是熟制突破,首次在黃河三角洲棉田實現了兩熟制;二是全程機械化突破,無論是飼草還是棉花,從種到收全部實現了輕簡化機械化,用工減少了80%以上;三是效益突破,經濟效益較單作棉花翻了一番,而且由于免地膜,肥料、農藥等投入大幅度減少,生態效益顯著提高。這次現場會標志著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技術業已成熟,邁入了推廣應用的新階段。
來自山東省農科院、山東省畜牧總站、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當地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代表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觀摩了無棣縣柳堡鎮的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示范基地,觀看了飼草刈割、攤曬、撒肥,短季棉直播等機械化作業。山東綠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立華介紹了“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的示范情況;“棉草兩熟”技術主要研發人董合忠研究員和代建龍副研究員介紹了該技術的研發過程和在示范推廣中應注意的問題。山東省畜牧總站翟桂玉研究員、牧草創新團隊首席楊國鋒教授、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楊向黎教授等專家對該模式均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模式豐富了農田生態系統,實現了棉飼雙豐收,是確保我省“喝好奶穿好衣”的有效技術模式,也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
“棉草兩熟”綠色種植新技術主要包括:一是選用配套飼草和短季棉品種;二是飼草收獲搶茬播種短季棉;三是合理密植并免整枝;四是一次性施肥、簡化管理;五是機械收獲。技術研發和示范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20YFD1001002)、山東省農科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CXGC2021A06)、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15-15)等項目的支持。
日期:2021-06-08
6月5日,山東綠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無棣縣召開了“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現場觀摩會,全面展示了這一全新的綠色高效種植新技術,特別是該新技術的“三大突破”:一是熟制突破,首次在黃河三角洲棉田實現了兩熟制;二是全程機械化突破,無論是飼草還是棉花,從種到收全部實現了輕簡化機械化,用工減少了80%以上;三是效益突破,經濟效益較單作棉花翻了一番,而且由于免地膜,肥料、農藥等投入大幅度減少,生態效益顯著提高。這次現場會標志著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技術業已成熟,邁入了推廣應用的新階段。
來自山東省農科院、山東省畜牧總站、青島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當地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代表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觀摩了無棣縣柳堡鎮的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示范基地,觀看了飼草刈割、攤曬、撒肥,短季棉直播等機械化作業。山東綠風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崔立華介紹了“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的示范情況;“棉草兩熟”技術主要研發人董合忠研究員和代建龍副研究員介紹了該技術的研發過程和在示范推廣中應注意的問題。山東省畜牧總站翟桂玉研究員、牧草創新團隊首席楊國鋒教授、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楊向黎教授等專家對該模式均給予充分肯定,一致認為“棉草兩熟”綠色高效種植模式豐富了農田生態系統,實現了棉飼雙豐收,是確保我省“喝好奶穿好衣”的有效技術模式,也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
“棉草兩熟”綠色種植新技術主要包括:一是選用配套飼草和短季棉品種;二是飼草收獲搶茬播種短季棉;三是合理密植并免整枝;四是一次性施肥、簡化管理;五是機械收獲。技術研發和示范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20YFD1001002)、山東省農科院農業科技創新工程(CXGC2021A06)、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CARS-15-15)等項目的支持。
日期: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