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情預測
1.淡水魚類:易發生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等細菌性疾病。
2.海水魚類:鲆鰈類易感染腹水病、腸炎病等疾病,重點關注沿海鲆鰈類主養區。
3.對蝦:需注意預防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EMS)的發生,重點關注南美白對蝦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1.預防淡水魚類的細菌性疾病,應注意做好清塘工作,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并殺滅敵害生物,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應注意不投喂變質飼料,保證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防止殘餌過多影響水質而誘發疾病。
發病池塘應適當減少投喂量,并及時開展病原菌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科學篩選治療用藥。治療爛鰓病可選用含氯制劑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國標漁藥內服;國標漁藥甲砜霉素粉等對治療腸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療效;治療魚類腸炎病可選用氟苯尼考粉、大蒜素等國標漁藥內服。
2.鲆鰈類腹水病、腸炎病的預防,在投餌上注意盡量使用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減少幼雜魚使用量,幼雜魚使用前要消毒,飼料要潔凈,并嚴格控制投餌量與養殖密度。使用地下鹵水或混合自然海水養殖時還要注意其鹽度變化,特別是多雨時段。
對于鲆鰈類的腹水病、腸炎病,應堅持“以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嚴格控制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劑量和頻率。一旦大菱鲆或牙鲆出現腹水病癥狀或確診,可采取降低水溫、減少投喂量、清除水體中有機污物、加大換水量等措施。發生腸炎病時,可用噁喹酸口服和藥浴處理。
3.預防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EMS),應注意進行苗種檢疫,應選擇信譽良好、有檢疫證書的商家的健康苗種,從源頭上進行預防。做好水質調控工作,通過定期換水、適時增氧、施用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科學適量投喂等措施,調控好水質,降低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的發生幾率。
日期:2021-04-26
1.淡水魚類:易發生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等細菌性疾病。
2.海水魚類:鲆鰈類易感染腹水病、腸炎病等疾病,重點關注沿海鲆鰈類主養區。
3.對蝦:需注意預防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EMS)的發生,重點關注南美白對蝦主養區。
二、防治措施
1.預防淡水魚類的細菌性疾病,應注意做好清塘工作,清除池底過多淤泥并殺滅敵害生物,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應注意不投喂變質飼料,保證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防止殘餌過多影響水質而誘發疾病。
發病池塘應適當減少投喂量,并及時開展病原菌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科學篩選治療用藥。治療爛鰓病可選用含氯制劑消毒,氟苯尼考粉等國標漁藥內服;國標漁藥甲砜霉素粉等對治療腸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療效;治療魚類腸炎病可選用氟苯尼考粉、大蒜素等國標漁藥內服。
2.鲆鰈類腹水病、腸炎病的預防,在投餌上注意盡量使用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減少幼雜魚使用量,幼雜魚使用前要消毒,飼料要潔凈,并嚴格控制投餌量與養殖密度。使用地下鹵水或混合自然海水養殖時還要注意其鹽度變化,特別是多雨時段。
對于鲆鰈類的腹水病、腸炎病,應堅持“以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嚴格控制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劑量和頻率。一旦大菱鲆或牙鲆出現腹水病癥狀或確診,可采取降低水溫、減少投喂量、清除水體中有機污物、加大換水量等措施。發生腸炎病時,可用噁喹酸口服和藥浴處理。
3.預防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EMS),應注意進行苗種檢疫,應選擇信譽良好、有檢疫證書的商家的健康苗種,從源頭上進行預防。做好水質調控工作,通過定期換水、適時增氧、施用微生態制劑和底質改良劑、科學適量投喂等措施,調控好水質,降低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的發生幾率。
日期: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