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農業農村局: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農業農村部有關漁業漁政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我廳研究制定了《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3月19日
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全省漁業漁政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漁業提質增效和水產品穩產保供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科學謀劃,深化改革創新,確保“十四五”期間貴州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漁業提質增效和水產品穩產保供
(一)大力發展生態漁業。以高質量統攬生態漁業發展,聚焦大水面生態養殖、稻魚綜合種養、冷水魚健康養殖、設施漁業,加快構建貴州生態漁業綠色健康發展新格局,實現“好水好魚、優質優價、豐產豐收”。全年實現水產品產量26萬噸、漁業產值64億元。
(二)穩定和拓展水產養殖發展空間。依法開展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和養殖證核發。嚴禁占用和擅自改變養殖水域灘涂用途,穩定水產養殖面積,保障漁業發展空間。加強養殖證執法檢查,依法拆除違法養殖,加快推進養殖許可制度,應發盡發,提高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率。
(三)全面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四大行動”,夯實綠色發展基礎。開展國家級和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制定、修訂一批相關標準,加大綠色、有機水產品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等認證力度。加強水生動物防疫能力建設,開展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加大檢疫合格證明檢查力度。
(四)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貴州省2021-2023年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工作方案》要求,加強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管理,依法打擊生產、進口、經營和使用假、劣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保障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開展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加強產地水產品抽檢,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五)精心編制“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編制并發布《貴州省“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指導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市、縣兩級“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確保“十四五”期間貴州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和日常執法監管
(六)做好長江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加強長江流域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導,因地制宜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稻漁綜合種養和池塘養殖。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漁民組織化水平,鼓勵退捕漁民從事水產品加工、休閑漁業等漁業相關產業。對接海洋漁業生產就業,為有意愿從事海洋漁業生產的長江退捕漁民創造條件。
(七)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開展貴州省“中國漁政亮劍2021”行動,組織實施禁漁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涉漁“三無”船舶和“絕戶網”清理取締、打擊電魚等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加強長江流域涉漁“三無”船舶和違規漁具清理整治,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值班值守和有獎舉報制度,開展明察暗訪,聯合有關部門打擊電捕器具、“絕戶網”生產、銷售,消除非法捕撈隱患。
(八)加強漁政執法能力建設。貫徹落實新《行政處罰法》《漁政執法工作規范(暫行)》,規范漁政執法辦案流程,確保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漁政執法資格管理,舉辦全省漁政執法骨干人員能力提升活動,提高漁政執法隊伍素質。加強全省漁業執法裝備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強化漁政船艇以及視頻監控、無人機等信息化執法裝備配備,充分發揮“技防+人防”優勢,為長江“十年禁漁”保駕護航。
(九)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全省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方案》要求,開展漁業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加大漁業安全警示教育,組織開展漁業安全應急演練和“平安漁業示范縣”創建。加強漁業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
三、持續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水域生態修復
(十)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按照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新列入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管理和執法監管,嚴格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關于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規定,對違反規定的依法依規從重處罰。
(十一)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加強對增殖放流活動的監管,確保增殖放流數量和效果。規范社會放流、放生活動,嚴禁向天然水域投放外來品種、雜交品種、轉基因品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保障水域生態安全。嚴格落實生態紅線要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涉漁工程及私捕濫撈等破壞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行為。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舉辦全國“放魚日”同步系列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愛、支持水生生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四、大力推進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二)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局《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壯大大水面生態漁業經營主體,加快推進大水面規劃編制,以大水面生態漁業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支點與跳板,延伸發展水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漁業,實現漁業產業融合發展。
(十三)抓好水產品加工流通建設。支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鼓勵企業提高鱘魚、大鯢等名特優水產品精深加工,擴大加工規模,提高加工質量,建設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推動黔魚出山、黔魚出口。
(十四)加快推進休閑漁業發展。結合資源條件和漁業生產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集旅游、垂釣、餐飲、賽事、放魚等為一體的湖庫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和集民俗體驗、垂釣、觀光、捕魚、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稻田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建設。
(十五)強化品牌建設。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貴水黔魚”公共品牌系列宣傳活動,在貴陽市開展“黔湖牌”品牌宣傳活動,在黔東南州開展“稻花魚”品牌宣傳活動,在黔西南州開展“貴州湖庫魚”品牌宣傳活動。逐步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品牌+企業產品品牌及商標”三位一體的品牌體系。
五、強化漁業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建設
(十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水產原良種場,提高水產苗種質量和良種覆蓋率,在玉屏、關嶺、晴隆等縣打造一批高標準苗種繁育基地。在貴陽市建設大型水產綜合批發市場。
(十七)強化科技服務支撐。加大生態漁業科研項目支持力度,鼓勵科技創新、成果引進,強化科技示范應用及推廣。做好地方土著魚類的開發利用,優選經濟價值高的品種推向市場。在湖庫生態漁業、稻漁綜合種養、設施漁業、鱘魚健康養殖、苗種繁育、養殖尾水處理及水產品加工等方面重點攻關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強漁業科技領軍骨干人才培養,強化基層漁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全省漁業從業人員能力水平。
(十八)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提升生態漁業企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三化”水平,培育壯大一批省級龍頭企業,特別是重點培育1-2家規上企業;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圍繞生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需求,著力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漁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生態漁業經營主體實力。
(十九)加快推進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互聯網+水產”智慧漁業建設,配備安防、水質在線監控、增氧、智能投喂系統等設施設備;搭建病害遠程診斷、病情測報、質量安全追溯等漁業信息化平臺。
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的通知.pdf
日期:2021-03-29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嚴格落實農業農村部有關漁業漁政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我廳研究制定了《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落實。
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2021年3月19日
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全省漁業漁政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漁業提質增效和水產品穩產保供主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強科學謀劃,深化改革創新,確保“十四五”期間貴州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漁業提質增效和水產品穩產保供
(一)大力發展生態漁業。以高質量統攬生態漁業發展,聚焦大水面生態養殖、稻魚綜合種養、冷水魚健康養殖、設施漁業,加快構建貴州生態漁業綠色健康發展新格局,實現“好水好魚、優質優價、豐產豐收”。全年實現水產品產量26萬噸、漁業產值64億元。
(二)穩定和拓展水產養殖發展空間。依法開展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和養殖證核發。嚴禁占用和擅自改變養殖水域灘涂用途,穩定水產養殖面積,保障漁業發展空間。加強養殖證執法檢查,依法拆除違法養殖,加快推進養殖許可制度,應發盡發,提高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率。
(三)全面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四大行動”,夯實綠色發展基礎。開展國家級和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制定、修訂一批相關標準,加大綠色、有機水產品及農產品地理標志等認證力度。加強水生動物防疫能力建設,開展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加大檢疫合格證明檢查力度。
(四)強化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貴州省2021-2023年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監管工作方案》要求,加強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管理,依法打擊生產、進口、經營和使用假、劣水產養殖用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保障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開展產地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加強產地水產品抽檢,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五)精心編制“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編制并發布《貴州省“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指導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編制市、縣兩級“十四五”漁業發展規劃,確保“十四五”期間貴州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和日常執法監管
(六)做好長江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加強長江流域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指導,因地制宜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稻漁綜合種養和池塘養殖。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漁民組織化水平,鼓勵退捕漁民從事水產品加工、休閑漁業等漁業相關產業。對接海洋漁業生產就業,為有意愿從事海洋漁業生產的長江退捕漁民創造條件。
(七)嚴厲打擊非法捕撈。開展貴州省“中國漁政亮劍2021”行動,組織實施禁漁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涉漁“三無”船舶和“絕戶網”清理取締、打擊電魚等專項執法行動。重點加強長江流域涉漁“三無”船舶和違規漁具清理整治,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值班值守和有獎舉報制度,開展明察暗訪,聯合有關部門打擊電捕器具、“絕戶網”生產、銷售,消除非法捕撈隱患。
(八)加強漁政執法能力建設。貫徹落實新《行政處罰法》《漁政執法工作規范(暫行)》,規范漁政執法辦案流程,確保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漁政執法資格管理,舉辦全省漁政執法骨干人員能力提升活動,提高漁政執法隊伍素質。加強全省漁業執法裝備現代化和信息化建設,強化漁政船艇以及視頻監控、無人機等信息化執法裝備配備,充分發揮“技防+人防”優勢,為長江“十年禁漁”保駕護航。
(九)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全省漁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工作方案》要求,開展漁業安全生產集中整治,加大漁業安全警示教育,組織開展漁業安全應急演練和“平安漁業示范縣”創建。加強漁業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
三、持續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水域生態修復
(十)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按照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通過多種渠道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加強新列入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管理和執法監管,嚴格落實《野生動物保護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中關于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規定,對違反規定的依法依規從重處罰。
(十一)加強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加強對增殖放流活動的監管,確保增殖放流數量和效果。規范社會放流、放生活動,嚴禁向天然水域投放外來品種、雜交品種、轉基因品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保障水域生態安全。嚴格落實生態紅線要求,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涉漁工程及私捕濫撈等破壞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水生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非法行為。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活動,舉辦全國“放魚日”同步系列活動,營造全社會關愛、支持水生生物保護的良好氛圍。
四、大力推進漁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十二)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等三部局《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壯大大水面生態漁業經營主體,加快推進大水面規劃編制,以大水面生態漁業作為產業融合發展的支點與跳板,延伸發展水產品加工、流通和休閑漁業,實現漁業產業融合發展。
(十三)抓好水產品加工流通建設。支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鼓勵企業提高鱘魚、大鯢等名特優水產品精深加工,擴大加工規模,提高加工質量,建設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推動黔魚出山、黔魚出口。
(十四)加快推進休閑漁業發展。結合資源條件和漁業生產特點,因地制宜發展集旅游、垂釣、餐飲、賽事、放魚等為一體的湖庫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和集民俗體驗、垂釣、觀光、捕魚、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稻田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建設。
(十五)強化品牌建設。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貴水黔魚”公共品牌系列宣傳活動,在貴陽市開展“黔湖牌”品牌宣傳活動,在黔東南州開展“稻花魚”品牌宣傳活動,在黔西南州開展“貴州湖庫魚”品牌宣傳活動。逐步構建“公共品牌+區域品牌+企業產品品牌及商標”三位一體的品牌體系。
五、強化漁業高質量發展支撐體系建設
(十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以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基地建設,高標準建設水產原良種場,提高水產苗種質量和良種覆蓋率,在玉屏、關嶺、晴隆等縣打造一批高標準苗種繁育基地。在貴陽市建設大型水產綜合批發市場。
(十七)強化科技服務支撐。加大生態漁業科研項目支持力度,鼓勵科技創新、成果引進,強化科技示范應用及推廣。做好地方土著魚類的開發利用,優選經濟價值高的品種推向市場。在湖庫生態漁業、稻漁綜合種養、設施漁業、鱘魚健康養殖、苗種繁育、養殖尾水處理及水產品加工等方面重點攻關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強漁業科技領軍骨干人才培養,強化基層漁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全面提升全省漁業從業人員能力水平。
(十八)培育壯大經營主體。提升生態漁業企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三化”水平,培育壯大一批省級龍頭企業,特別是重點培育1-2家規上企業;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圍繞生態漁業全產業鏈發展需求,著力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漁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生態漁業經營主體實力。
(十九)加快推進漁業信息化建設。推動“互聯網+水產”智慧漁業建設,配備安防、水質在線監控、增氧、智能投喂系統等設施設備;搭建病害遠程診斷、病情測報、質量安全追溯等漁業信息化平臺。
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貴州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的通知.pdf
日期: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