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工程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張國強教授以第一作者、安徽工程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在國際頂級(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在線發表題為“Quantitative proteome profifiling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βglucan accumulation in hull-less barley grains”的封面論文,該論文的發表是我院在中科院一區Top學術期刊封面文章上的突破。另有2篇題目為“Quantitative proteomics analysis reveals proteins and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barley”和“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hulless barley cultivars (Hordeum vulgare L.) differing distinctly in β-glucan content”的系列論文分別在《Food Chemistry》(IF: 6.306,Top期刊)和《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 4.006,Top期刊)發表。
該系列研究工作報道了青稞β-葡聚糖和花色苷等主要功能活性物質的合成代謝調控機理,將食品功能因子的研究從表觀分離、鑒定推進到功能因子的生物合成過程及分子相互作用的層面,對食品功能因子的開發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應用價值。張國強教授系我校2018年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食品功能因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近三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研究與開發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中科院二區以上論文7篇,實現成果轉化2項。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藏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和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項目資助。
日期:2021-01-07
該系列研究工作報道了青稞β-葡聚糖和花色苷等主要功能活性物質的合成代謝調控機理,將食品功能因子的研究從表觀分離、鑒定推進到功能因子的生物合成過程及分子相互作用的層面,對食品功能因子的開發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應用價值。張國強教授系我校2018年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食品功能因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近三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研究與開發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多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中科院二區以上論文7篇,實現成果轉化2項。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西藏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和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項目資助。
日期: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