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好處多多,老少皆宜,從幼年人到老年人,都有喝牛奶的習慣。牛奶的品種有很多,而加工過程都大同小異。許多人猜測,牛奶從奶牛身上擠出來要經過加工,而怎么加工卻不是很清楚。今天,作為一個常喝牛奶的人,小編帶大家了解常見牛奶的加工過程。
第1步:擠奶密封
早在6000多年前,人類已經開始品嘗這種從母牛身上擠出來的乳汁了。當然,它*初的用途是哺育小牛。
即使一頭健康的母牛,剛擠出的牛奶也有不少細菌混在里面。雖然很多現代化的牧場已經開始用智能的擠奶機器人代替人工擠奶,讓牛奶從擠出來那一刻開始就進入密封儲藏罐,減少接觸外界所造成的污染,但直接喝未經加工的牛奶無異于和細菌們也來了次親密接觸,是一件很“冒險”的事。
所以,一般把剛擠下的奶先放進奶罐,迅速進行冷卻,以**微生物的繁殖,延長牛奶的抗菌性的持續時間。冷卻過的奶,需要及時送到工廠加工處理。即經過濾、凈化、冷卻、均質、殺菌和包裝等工藝,便成為人們日常飲用的消毒牛奶。
**步:過濾、脫脂、均質
經過檢驗,無病無害的牛奶會直接由管道進入工廠內部,等待著它們的是*初的**關卡——過濾、分離、均質的預處理。
過濾是牛奶凈化的基礎,“原奶”中微小的干草、飼料、毛發等雜質會在這里被剔除,這樣的牛奶才算是“純”的,沒有“細作”混在其中。
分離,有點像游樂場里的告訴“旋轉**”,利用不同物質的比重不同,通過離心作用進一步去雜質,提純牛奶。分離是加工脫脂牛奶不可缺少的環節。根據對牛奶的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離心機分別能達到除菌、脂肪標準化和脫脂的效果。
牛奶產品預處理過程中有一個特殊的環節——均質。新鮮牛奶中含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粒,由于脂肪比水輕,如果不加處理,脂肪粒會上浮,出現牛奶分層現象。而均質設備利用高壓突然釋放壓力的原理,把牛奶中的脂肪顆粒擊碎,優質的均質機甚至能將脂肪顆粒粉碎至1微米以下,直徑差不多是一根頭發的幾十分之一。這樣能夠保證牛奶中的脂肪粒不易上浮,讓牛奶“濃度均勻”,不至于**盒全是脂肪,**盒清淡如水。
第三步;核心—殺菌
過預處理的牛奶,已經沒有了雜質,但依舊“菌物”纏身。殺菌,是牛奶加工環節中*重要的一步,經過了這一關的考驗,牛奶才算真正得到了由外至內的“凈化”。
如今,*為常見的牛奶殺菌方式主要有巴氏殺菌和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UHT)兩種,通常來說,UHT對細菌的消滅更為徹底,因此保存時間更長。市面上見到的常溫奶(不用放在冰柜里的那種)多半都是采用UHT處理的。
第四步:牛奶穿新服
奶從進入工廠開始到進入灌裝機,完全處于“自閉”的狀態,無法與外界接觸。這樣既可以抵御“外敵”入侵,也避免它本身因環境變化而“變壞”。
不過,作為普通的“喝奶人”,咱們也不能都去牛奶工廠的管道口排隊等著喝牛奶,*后,我們需要一種安全、可靠、方便的包裝容器,把牛奶帶到我們身邊。在灌裝機中,加工過的牛奶**次“露面”,但瞬間就被封入紙包裝中,當然這些包裝的紙卷在此前也早已經過嚴格的殺菌、消毒處理。
包裝好的牛奶,就這樣被運往世界各地,至此牛奶的加工過程已全部完成。也就是喝到我們肚子里的牛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