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關于切實做好抗春澇保春種工作的通知(黑農委函〔2013〕35號)

   2013-03-07 1012
核心提示:  各市(地)、縣(市、區)農委(農業局),綏芬河市、撫遠縣農業局:  去年秋雨多、冬雪大,全省平均降水量達到198.4毫米

  各市(地)、縣(市、區)農委(農業局),綏芬河市、撫遠縣農業局:

  去年秋雨多、冬雪大,全省平均降水量達到198.4毫米,平均積雪深度達到23.9厘米,東部三江平原大部及中部松嫩平原局部近7000萬畝土壤偏澇,松嫩平原西部出現旱象。氣象部門預測,今春回暖延遲,春耕生產面臨較大挑戰。面對嚴峻的春耕生產形勢,我委先后3次召開氣象、水利、農業專家參加的農情會商會,分析判斷形勢,研究應對措施。為了全面做好抗春澇保春種工作,確保適時播種保全苗,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搞好指導服務。各地要組織鄉鎮、村定期調查耕地墑情動態,準確把握地塊分布、受澇面積、災情程度等,摸清澇災底數,適時組織春耕生產。要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面對面地開展備春耕生產指導和服務,特別是利用冬春全面開展科技培訓、科技大集、送科技下鄉活動,指導農民針對今年自然條件積極開展春季農業生產。各級農業干部要大下基層,提前進村、進戶、進地塊,開展調查研究,制定抗春澇保春種工作方案,及時指導、督促抗春澇保春種工作,確保春耕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對未出售的糧食要指導農民加強倉儲保管,及時清除余糧上的積雪,采取撤堆、碼垛、鋪趟子、上架子、通風曬晾等多種方式,加快糧食脫水,妥善保管,防止焐糧壞糧,確保豐產豐收。

  二、加強輿論宣傳。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對今春農業生產形勢進行廣泛宣傳,及時通報土壤墑情和氣象形勢,引導干部群眾認清當前的不利條件可能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樹立抗災、搶種、保苗思想,提高農民防范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要防止四種傾向,即克服“趕趟不著忙”傾向,防止出現因降雪多、回暖晚而錯過農時,造成播期拖后的危險;克服盲目樂觀傾向,防止出現因墑情好、降低標準而種瞎地的危險;克服選種用種僥幸傾向,防止出現因有效積溫不足、越區種植而造成作物貪青晚熟的危險;克服春季農活集中、顧此失彼傾向,防止出現因有效農時短、“三力”調動不好、播種人為拖后的危險。要通過積極宣傳引導,動員基層干部和農民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入到備春耕生產上來。

  三、強化組織領導。面對當前異常氣候給備春耕生產帶來的困難和挑戰,要按照“農事不拖后、標準不降低、投入不減少”的基本要求,認真分析形勢,切實加強領導,積極組織農民提前落實抗災減災和搶抓農時的各項措施,做好春耕生產物資準備,為再奪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各地要把抗春澇、保春種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集中領導、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推進,大打一場“戰冰雪、抗春澇、搶農時、保春種、奪全苗”攻堅戰。各地、各級農業戰線的主要領導備春耕期間要工作在一線、指揮在一線、決策在一線。完善省農委領導包市、市領導包縣(市、區),縣(市、區)領導包鄉,鄉(鎮)領導包村(屯)的工作機制,層層明確責任和任務,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為一級負責的工作局面。

  附件:全省抗澇播種和設施蔬菜生產專家技術指導意見

  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

  2013年2月27日


  全省抗澇播種和設施蔬菜生產專家技術指導意見

  針對今年春季農業生產形勢,省農委先后三次組織農情會商會,根據專家建議形成了抗澇播種和設施蔬菜生產專家技術指導意見,供各地參考。

  一、旱田抗澇播種技術措施

  1、耙雪散墑倒地

  各地要因地制宜,組織機械和畜力頂凌耙雪耢雪,加快融雪散墑和耕地化凍,為快整地、早播種、搶農時爭主動。積雪融化后采取秸稈出地、機械粉碎滅茬等辦法快速清除田間秸稈,促進散墑化地。

  2、積極搶早整地

  各地要及時踏查土壤解凍情況,結合土壤解凍深度和整地方法,充分發揮大型農機具和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用,科學調度機械力量,加快機械春整地。對土壤水分適宜的地塊采取機械頂凌整地,實行滅茬、起壟、鎮壓連續作業,達到待播狀態;對土壤濕度大的地塊,組織機車頂漿滅茬,形成播種壟臺,剎漿后原壟卡種;土壤融化10-15厘米,頂凌旋耕、滅茬、起壟,也可重耙滅茬起壟,然后鎮壓。

  3、科學曬種包衣

  在播前做好種子精選,除去病斑粒、蟲食粒、破損粒和雜質;播種前一周將種子曬2-3天,殺死部分病菌,提高種子發芽率;播前要采用藥劑拌種或進行種子包衣,杜絕白籽下地,防治大豆根腐病、玉米絲黑穗病及苗期害蟲。做到種子不包衣不下地,防止土壤濕度大、地溫低,造成粉籽、爛籽現象。

  4、杜絕越區種植

  各地要根據常年生育期和積溫選用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品種,嚴禁越區種植,保證作物正常成熟。

  5、適地適時播種

  由于土壤濕度大,土溫低,出苗時間長,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適時播種計劃,實行機播和人工播種相結合。按照崗地、平地、洼地順序合理安排機械播種作業,加快播種進度,力爭播種在豐產期內。根據土壤墑情,對坡耕地、易跑墑播種地塊,多鎮壓、重鎮壓,起到引墑作用;對低洼易澇地塊,根據墑情,適當鎮壓,少壓或輕壓,甚至不壓;對積水內澇地塊,要及時散墑播種;覆土與正常年份比要淺些,正常年份覆土4-5厘米,澇年3-4厘米。

  6、玉米催芽播種

  對土壤濕度大、影響播種進度的地塊要適時進行玉米催芽種,加快出苗,搶回積溫60度左右,保證生育進程。采取先施肥,用靴式開溝器將壟豁開,晾曬一天(散墑、提高地溫),隔天人工等距點籽,淺覆土種植。

  7、科學施用肥料

  控制化肥總量,一般是正常年景的80%-90%用量。減少基肥用量,用樹脂包膜肥料或應用硫包衣緩釋氮肥做底肥。輕基肥、重追肥。正常年份基肥占60%-70%,追肥30%-40%,春澇年份基肥減少至占40%左右,待到7月份土壤墑情正常后,加大追肥用量,用氮肥、鉀肥配合追肥。通過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通透性,一般施用優質腐熟有機肥15-30立方米/公頃。

  二、水田抗澇播種技術措施

  1、及早扣棚。春季由于土壤濕度大、冬雪大、回暖晚、化凍慢,要及時清雪提前扣棚,促進土壤解凍,有效提高地溫。一般應在播前10-15天扣棚,要采取化凍散濕相結合的辦法,早點化凍床土,提高地溫。大棚四周要挖好防滲溝,避免棚外積水滲透到棚內耕層中。

  2、備好床土。秋季未備育苗土的要盡早選擇肥沃旱田地或崗地水田取土,最好選用山地土或腐熟的草炭土育苗。要突擊備土,凍土集中增溫化凍晾干,達到適宜播種狀態備用。保證育苗標準,不能在泥漿中播種。

  3、增溫壯苗。積極推廣缽體育苗、隔離層育苗和兩段育苗等技術,增溫隔濕促進壯苗。

  4、搞好整地。對沒有秋整地的稻田,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春整地。一是當土壤化凍15-20厘米時,進行頂凌整地,防止陷車;二是前兩年有深翻基礎的、機械無法進地的,可直接進行水耙地;三是前兩年沒有深翻基礎的稻田,如條件允許,先旋耕,再進行泡田整地;四是春整地也無法做到的,直接泡田,用攪漿機直接整地。

  5、精選種子。指導農民提前做好發芽試驗,準確把握種子出芽率;提早做好水稻種子清選工作,采用鹽水選種,剔除不飽滿種子,提高選種質量;指導農民適當增加播種量。

  6、加強管理。針對春澇可能帶來的低溫高濕情況,要及時監測可能發生的清枯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采用克枯星、病枯凈、立枯靈等藥劑;苗床已發病的可噴施瑞苗清、惡甲合劑、移栽靈等進行防治。

  根據溫度變化控制床溫,白天控制在20-25℃,做到及時通風煉苗。晚上封閉大棚,蓋草簾,床溫不要低于10℃。

  三、冬春蔬菜生產災害性天氣防御措施

  (一)冬春日光溫室蔬菜生產防御措施

  1、加強增溫保溫。一是盡力密閉溫室,及時填補溫室漏風點,密閉通風口,夜間棉被需蓋嚴壓實,溫室入口處要做好防寒,遮擋冷空氣。二是多層覆蓋,使用達到保溫效果的標準棉被(6斤/平方米),在遇到強降溫時在棉被外和前基腳外加蓋草苫,棚內設二層幕(塑料薄膜或無紡布),設施內種植矮秧作物的有條件區域可在棚內再搭建小拱棚,以增加保溫效果。三是有效使用加溫設備,可采用電熱風、水暖、熱風機等進行加溫,沒有固定加溫設備的遇到寒流天氣可使用電爐、臨時煙道等快捷的加溫方式及時補溫。四是提高地溫,采用秸稈酵腐多效生物能利用技術,在作物底部鋪設秸稈,加入酵素菌肥,使秸稈腐熟分解釋放生物能,提升地溫,改良土壤。

  2、改善光照條件。一是保持棚膜清潔,及時清除棚膜上的塵土,提高透光率。二是適時揭簾,適時揭蓋棉被,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陽光能。遇連陰天氣要在人工輔助加溫下,破除前屋面的冰霜后,揭開棉被,并在溫室距離后墻1米的栽培床邊緣張掛反光幕增強光照。三是植株整理,通過整枝抹杈、摘除老葉等綜合栽培措施,改善作物群體間光照條件。四是棚膜除霜,有條件地區可在溫室前沿安裝熱風機,利用熱風及時化開棚膜霜層,增加采光。五是選用無滴持效期長、透光性好、保溫性強、抗老化的多功能復合棚膜。

  3、注意防風防雪。出現風雪天氣時,一要提前加固棚體,尤其土溫室、竹木骨架溫室等在棚內應加設立柱或橫拉筋,棚外要壓緊壓膜繩,并安裝加固鋼索。二是及時清雪,白天下雪時不必蓋棚,雪停后立即清掃棚面積雪,夜間降雪,翌日要及時清除棉被上的積雪再揭被,棉被要保持干燥。

  4、強化栽培管理。冬季溫室生產時,一是選用耐低溫弱光優質品種,使用嫁接苗,增加植株抗逆性。二是定植密度要低于正常生育期,瓜類、茄果類作物一般畝保苗1800-2000株。三是設置水箱,采用膜下滴灌,防止濕度過大、水溫過低。并控制澆水次數,如遇連續陰天,停止澆水,晴好天氣及時通風排濕。四是合理追肥,以腐熟的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為主,最好配合滴灌施入,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也可選晴朗天氣,配合噴施防病藥劑進行葉面追肥,并增施二氧化碳氣肥。五是綜合防治,采用黃藍板誘蟲技術進行物理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化學防治,盡量選用粉塵劑或煙霧劑熏蒸降低棚內濕度。

 ?。ǘ┰绱捍笾信锸卟松a防御措施

  1、定期檢查棚體。災害來臨前應檢查棚室主體骨架,做到提前加固。早晚關閉大棚,必要時加蓋覆蓋物,檢查破漏,防止冷空氣進入棚內。下雪天氣要及時清除大棚上的積雪,防止積雪過厚壓塌大棚。

  2、加強苗期管理。加強溫室內環境溫濕度控制,提倡集約化育苗。連陰天或雨天也要揭開棉被,使秧苗多接受散射光。適當應用葉面肥增加秧苗抗性,控溫控水,避免苗床高濕,及時噴藥,防止漚根、猝倒等苗期病害發生。定植前7~10天左右,應加強通風降溫,控制澆水,并逐步撤除覆蓋物以進行低溫煉苗,為早春大棚培育壯苗。

  3、提前扣棚提溫。要提前10~15天扣棚提溫,提早烤地化土,增加土壤蓄熱,殺滅病菌,加速腐殖質的轉化分解,也可采用秸稈酵腐技術提升地溫。

  4、適時適溫定植。當棚內連續3天最低氣溫穩定通過10℃以上,10厘米深土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為安全定植期。

  5、注意防寒保溫。覆蓋地膜,棚內可再搭小拱棚。地膜要拉緊、鋪平、壓實,破口處用土封嚴。棚四周薄膜要用土壓牢,以防止大風吹破薄膜。定植后要悶棚5~7天,以利于促進早緩苗。寒流來臨時,在育苗棚或生產棚內搭建簡易煤爐進行臨時加溫,以提高棚內溫度,防止寒害。



 
地區: 黑龍江
標簽: 農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