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辦、局,中央省屬駐州各單位:
我州是世界公認的茶葉原產地和普洱茶發祥地,植茶、制茶、飲茶、貿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地理、氣候條件獨特,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植被豐富,全州保存完好的古茶樹、古茶園面積達13萬畝,發展茶葉產業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茶葉是我州四大傳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茶葉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06年,全州茶葉種植面積達48.12萬畝,居全省第三位,采摘面積37萬畝,年產干毛茶2.18萬噸,茶葉總產值10.05億元。制茶企業742家,其中,初制所568家,精制茶廠174家,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為進一步規范管理,加快產業提升步伐,確保我州茶葉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茶葉種植管理、生產加工、市場流通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1、認真貫徹落實《西雙版納州提升茶葉產業行動計劃》,根據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每年對10000名茶農進行茶葉種植、初制加工培訓,并頒發農民技術員證書。
2、加大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實行嚴格的證后監管、產品抽檢、種植基地抽檢,確保產品質量。
3、整頓農藥、化肥市場,確保原料品質。要加大教育、宣傳、幫扶工作力度,幫助指導企業及茶農科學施肥、用藥。開展農藥、化肥市場清理整頓工作,嚴厲禁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茶葉等作物上使用的農藥、化肥,一經發現,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4、嚴厲禁止使用非云南大葉種曬青干毛茶原料等非普洱茶原料進行生產加工普洱茶,一經發現,一律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從重處罰。
5、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茶葉市場良好秩序。對無生產、經營資質許可,擅自生產、經銷茶葉的行為,堅決打擊和取締;對不按普洱茶綜合標準生產、加工,銷售不符合質量、衛生安全標準產品的行為,責令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到期達不到要求的吊銷營業執照。
6、嚴格質量標準管理,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生產許可“QS”認證工作。未取得認證的企業要抓緊時間,盡快改造達標。已獲證的企業要嚴格要求,堅持標準,不斷提高。推進全州茶葉初制所標準化建設步伐,制定出臺初制所規范化建設標準,建立標準化示范初制所(點),全面開展初制所(點)標準化工作。
7、規范茶葉代加工行為。進一步嚴格規范企業的代加工行為,代加工的企業要具備“QS”認證資格,委托加工方要具備法人資格,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后,才能進行代加工。
8、加強信息工作。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通報和上報工作,科學指導產業發展。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市場信息,及時了解和把握市場動態,建立市場調控機制,確保市場營銷健康有序。
9、切實做好古茶樹保護工作。古茶樹資源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制定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古茶樹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
10、為整體打造西雙版納普洱茶品牌,積極鼓勵轄區企業在產品的內外包裝物上印制產品名稱及廠址、廠名的傣文標識。
11、鼓勵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認定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獎勵。
舉報電話:州茶葉產業辦公室 0691—2131183
州質量技術監督局 0691—2144315
州工商局 0691—2138315
州公安局 0691—2167084
二OO七年七月十日
我州是世界公認的茶葉原產地和普洱茶發祥地,植茶、制茶、飲茶、貿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地理、氣候條件獨特,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溫度適宜,雨量充沛,植被豐富,全州保存完好的古茶樹、古茶園面積達13萬畝,發展茶葉產業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茶葉是我州四大傳統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茶葉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06年,全州茶葉種植面積達48.12萬畝,居全省第三位,采摘面積37萬畝,年產干毛茶2.18萬噸,茶葉總產值10.05億元。制茶企業742家,其中,初制所568家,精制茶廠174家,打造了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品牌。為進一步規范管理,加快產業提升步伐,確保我州茶葉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茶葉種植管理、生產加工、市場流通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1、認真貫徹落實《西雙版納州提升茶葉產業行動計劃》,根據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每年對10000名茶農進行茶葉種植、初制加工培訓,并頒發農民技術員證書。
2、加大產品質量監管力度,實行嚴格的證后監管、產品抽檢、種植基地抽檢,確保產品質量。
3、整頓農藥、化肥市場,確保原料品質。要加大教育、宣傳、幫扶工作力度,幫助指導企業及茶農科學施肥、用藥。開展農藥、化肥市場清理整頓工作,嚴厲禁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在茶葉等作物上使用的農藥、化肥,一經發現,嚴肅查處,決不姑息。
4、嚴厲禁止使用非云南大葉種曬青干毛茶原料等非普洱茶原料進行生產加工普洱茶,一經發現,一律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從重處罰。
5、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維護茶葉市場良好秩序。對無生產、經營資質許可,擅自生產、經銷茶葉的行為,堅決打擊和取締;對不按普洱茶綜合標準生產、加工,銷售不符合質量、衛生安全標準產品的行為,責令停業整頓,限期整改,到期達不到要求的吊銷營業執照。
6、嚴格質量標準管理,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生產許可“QS”認證工作。未取得認證的企業要抓緊時間,盡快改造達標。已獲證的企業要嚴格要求,堅持標準,不斷提高。推進全州茶葉初制所標準化建設步伐,制定出臺初制所規范化建設標準,建立標準化示范初制所(點),全面開展初制所(點)標準化工作。
7、規范茶葉代加工行為。進一步嚴格規范企業的代加工行為,代加工的企業要具備“QS”認證資格,委托加工方要具備法人資格,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后,才能進行代加工。
8、加強信息工作。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通報和上報工作,科學指導產業發展。相關企業要高度重視市場信息,及時了解和把握市場動態,建立市場調控機制,確保市場營銷健康有序。
9、切實做好古茶樹保護工作。古茶樹資源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各級、各部門、各企業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明確責任,制定措施,狠抓落實,確保古茶樹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永續利用。
10、為整體打造西雙版納普洱茶品牌,積極鼓勵轄區企業在產品的內外包裝物上印制產品名稱及廠址、廠名的傣文標識。
11、鼓勵企業打造知名品牌,對獲得國家馳名商標認定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獎勵。
舉報電話:州茶葉產業辦公室 0691—2131183
州質量技術監督局 0691—2144315
州工商局 0691—2138315
州公安局 0691—2167084
二OO七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