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2005年全省“糧變肉”工程實施方案》,進一步推進全市“糧轉牧”工程,經市政府同意,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按照《2005年全省“糧變肉”工程實施方案》的要求,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重點,以建設優質畜產品養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為戰略目標,加強基礎投入和動物保護,推進產業化經營和結構調整,加大政策扶持、科技投入、招商引資和依法管理力度,在發展龍頭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確保畜產品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變“快走”為“快跑”,全面推進現代畜牧產業建設。
計劃全市生豬、肉牛、肉羊發展量達到1310.5萬頭、474.2萬頭、169.2萬只,分別增長8%、9%和10%;出欄達到895.5萬頭、209.2萬頭、67.2萬只,分別增長8.5%、9.5%和10%;奶牛存欄4.65萬頭,增長15%;鹿存欄18.6萬只,增長9%;家禽發展3.4億只,增長3%;肉、蛋、奶產量達到181.5萬噸、40.3萬噸和13.1萬噸,分別增長7%、4%和15%;畜牧業增加值達到98.1億元,增長8%,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4%;重點牧業龍頭企業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工總量比上年增長50%;過腹轉化玉米200萬噸,比上年增長14%,農民人均牧業收入增加200元。
二、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一)加快畜牧業龍頭企業項目建設。對牧業產業化大項目,要列為重中之重,實行市領導聯系制度,及時調研、調度,組織現場辦公,幫助籌措資金,整合資源,加快建設進度,盡快達產達效。德大公司力爭屠宰肉雞1億只;皓月公司力爭屠宰肉牛35萬頭,加工熟食3.5萬噸;華正公司力爭屠宰生豬99萬頭,加工熟食0.6萬噸;金鑼公司力爭屠宰生豬69萬頭,屠宰肉雞70萬只,加工熟食10萬噸;德萊鵝業力爭屠宰肉鵝220萬只,加工鵝肥肝100噸;廣澤乳業和新希望乳業乳制品加工達到9萬噸;四海公司屠宰生豬達到25萬頭;天歌鵝業屠宰鵝(鴨雞)力爭達到300萬只;吉星牧業、佳龍實業屠宰肉雞各達1000萬只。對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24家企業實行重點扶持、全面調度,計劃到年末產值達到115億元,利稅達9.4億元。
(二)加快牧業小區建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對養殖基地的帶動作用,圍繞龍頭企業建小區,發展養殖大戶,擴大規模飼養,建立龍頭企業與小區、農戶“長效”、“雙贏”的利益機制。今年計劃再新建牧業小區100個,牧業小區總數要達到365個,飼養大戶達到22000個。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目前牧業小區建設中的一些難題,搞好科學規劃,組織科技服務,協調銀信貸款,加強飼養環節的規范化管理,使牧業小區上檔次、上水平。市里重點抓10個示范小區,各縣市區,重點抓5—10個標準小區,每個龍頭企業要重點抓3—5個核心小區。
(三)加快種畜禽基地建設。提高對畜禽品種優化和改良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強調查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積極扶持長春市肉種牛繁育中心、德大公司肉種雞場、德萊鵝業種鵝繁育場、華正公司PIC種豬場、長春市肉種羊場、廣澤乳業奶牛繁育中心、新希望奶牛場、吉雙國營鹿場、長春北方種雞場、宏大種雞場、龍飛公司獺兔基地、升升鴿業、九臺珍禽養殖場等一批重點種畜禽基地的建設。加強縣鄉配種站點建設,提高標準化水平,推進品種改良。進一步加大豬、牛、羊、禽的引種和繁育改良力度,優良品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0%、80%、85%和95%。三元雜交豬、三元雜交牛、PIC配套率比重分別達到78%、65%和 10%。
(四)加強動物疫病控制。突出做好口蹄疫、禽流感、雞新城疫、豬瘟等四大疫病的防控工作。落實主要領導負責制,嚴格執行各項防疫制度,確保防疫費足額到位,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注射率、產地檢疫率、屠宰檢疫率、運輸檢疫率和豬牛羊耳標佩戴率均達到100%。進一步做好安全監管和市場準入工作,加強對畜牧生產投入品的監管,實行獸藥生產、銷售職業注冊制度和飼料生產、銷售、使用監控檢測檢驗制度,開展獸藥、飼料產品質量監測和動物產品藥殘監測。嚴厲打擊獸藥、飼料、畜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使用中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牧業生產安全和畜產品質量安全。
(五)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立足現有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國內兩大市場。重點幫助皓月、華正開發俄羅斯、韓國和朝鮮市場;幫助德大、德萊鵝業開發歐盟市場。重視打造馳名品牌,營造企業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形成誠信機制。積極運用現代營銷手段,擴大國內外覆蓋率。要進一步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建立市、縣批發市場、飼養小區、專業大戶等產銷連接的畜產品信息網絡,努力實現畜產品供需的信息化、網絡化。重點抓好皓月牛羊市場、農安縣肉鵝及其羽絨市場、農安縣開安生豬市場、榆樹市五棵樹肉牛市場、雙陽區梅花鹿及其產品市場建設;加快長春北方獸藥、飼料批發大市場建設,做好建立畜產品批發大市場的調研和論證工作。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種交易會、展覽會、洽談會,加強與外部的聯系。鼓勵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畜產品配送系統,加強龍頭企業與基地的聯系。大力培植經紀人隊伍,積極支持各種畜牧學會、協會,參與市場流通,擴大銷售。使長春市逐步形成中國北方畜產品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
(六)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市政府將專門制定《關于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在加快牧業龍頭企業項目建設、牧業小區建設、優良種畜禽基地建設、動物及產品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市場建設及教育、管理、培訓等方面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鼓勵圍繞牧業大項目,招大商,引大資。重點搞好項目包裝,組織好定向招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努力形成和擴大產業聚集優勢。
(七)重視發展戰略等項研究工作。有效組織社會力量,加強對周邊國際市場的研究,科學制定市場戰略和產品戰略;加強對發揮科技優勢、提高企業創新能力的研究,努力提高我市牧業產業國際化程度和市場競爭力;加強對建設現代牧業涉及到的教育、環境、產業文化等相關問題研究,打造城市形象;加強對國際、國內牧業產業化的對比研究,從而增強發展的理性。
(八)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實施“糧變肉”和“糧轉牧”工程,是振興吉林、振興長春的戰略選擇,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把“糧變肉”、“糧轉牧”工程,作為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市政府決定成立市“糧轉牧”工程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糧轉牧”工程的有關政策,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副市長李偉為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庭凱、市牧業管理局局長楊泗祖為副組長;市發改委、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婦聯、市財政局、市牧業管理局、市國土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國稅局、市土地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科技局、市信用聯社、市農行、市農發行、市安華農業保險公司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糧轉牧”工程日常工作的協調調度,及時掌握和反映發展動態。辦公室主任由市牧業管理局局長楊泗祖兼任。各成員單位都要從全局出發,主動做好銜接,搞好配合,積極為“糧轉牧”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服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糧轉牧”工程的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制定方案,搞好規劃,抓好落實,并把工作的效果作為各級、各部門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
附件:1. 長春市牧業龍頭企業2005年生產計劃表.doc
2. 2005年長春市畜禽生產計劃分解表.doc
3. 2005年長春市畜禽過腹轉化玉米計劃分解表.doc
4. 2005年長春市牧業小區建設計劃分布表.doc
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