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麗江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畜牧工作的通知(麗政發〔2004〕53號)

   2011-07-28 370
核心提示:各區、縣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把畜牧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若干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直有關部門: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把畜牧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若干意見》(云發〔2004〕5號)文件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畜牧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我市畜牧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畜牧業連年持續發展,產品總量大幅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推廣得到加強,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到2003年,全市牲畜存欄231萬頭(匹、只),出欄105萬頭(匹、只),肉類總產量達6.61萬噸,奶類1560噸,禽蛋2498噸,人均占有肉類59.1千克,禽蛋2.2千克,奶類1.4千克。全市畜牧業產值6.2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3%;農民人均家庭經營收入的34.6%來自畜牧業。今年,我市畜牧業增收亮點突出。一是生豬生產快速發展;二是牛羊生產持續增長;三是奶牛業有了新的發展。畜牧業的快速發展為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繁榮市場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對促進新階段農業產業調整結構、擴大城鄉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我市畜牧產業雖然取得了較好成效,但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防治疫病能力不強;二是養殖規模過小、投入少,科技含量不高,飼養業整體水平差,產業化經營進程緩慢;三是畜牧業對外開放水平低,畜產品加工流通滯后,產業鏈短;四是農村勞動力掌握畜牧業新技術的水平低,不適應畜牧產業發展的需要。
 
  二、畜牧業發展的思路、目標和重點
 
  (一)發展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大幅增加農民收入和建設現代畜牧產業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疫病防治為保障,以畜產品加工為突破口,充分發揮畜牧業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穩定發展生豬生產,加快發展以草食畜為主的商品型、外向型畜牧業,推進畜牧產業化、現代化進程,把畜牧業努力培育成我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
 
  (二)發展目標。進一步優化畜產品布局,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畜禽產品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整體素質和行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到2007年,全市肉類總產量達到9萬噸、禽蛋產量0.5萬噸、奶產量0.5萬噸,畜牧產業總產值10億元,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1000元。
 
  (三)發展重點。堅持“增加總量,提高質量,突出特色,擇優發展”的方針,突出抓好三個重點:
 
  1.豬禽業。生豬生產以提高出欄率和產品質量為重點,繼續鞏固和發展現代化養豬示范縣、科學養豬綜示區項目建設成果,積極推進良種化進程,以“三川火腿”等龍頭企業為依托,建立一批“三高母豬”示范村,扶持發展一批規模養殖和專業化養殖大戶。抓好家禽業優良品種的引進,推廣適應性強的家禽。到2007年出欄肉豬100萬頭,豬出欄率提高到100%,實現禽肉年產量4000噸。
 
  2.肉羊業。重點抓好寧蒗黑頭山羊和永勝黑山羊的選育工作,加大良種山羊的引進和品種改良力度。大力推廣肉羊養殖綜合配套技術,提高山羊的生產性能,提高肉羊出欄率。到2007年,肉羊出欄率提高40%, 出欄肉羊40萬只;羊的良種覆蓋率提高40%,外銷肉羊從目前的13萬只增加到20萬只。
 
  3.奶牛業。增加奶牛數量,提高奶產量,扶持城郊奶牛業的發展。建立奶源基地,重點抓好優質奶牛發展和現有奶牛的凍精改良工作。到2007年奶牛飼養量發展到3000頭。
 
  三、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應著力抓好的工作
 
  (一)加大畜禽良種推廣工作的力度。要進一步加大畜禽良種的推廣力度,遵循地方特色品種選育與引進良種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健全以豬為重點的家畜家禽良種推廣體系;以牛凍精改良為突破口加快畜禽品種改良推廣步伐,提高品種質量。按照《種畜禽管理條例》嚴格執行種畜禽經營管理制度,規范種畜禽生產和經營。
 
  (二)抓好草場建設與飼料種植工作。抓住當前農產品供應充裕的有利時機,圍繞草食畜生產和奶源生產,結合退耕還草、生態保護建設等工程,加大草山草場建設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過腹還田技術。在冬季農業開發中,大力發展飼料飼草種植,建設優質飼草基地,加快“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轉變。到2007年,全市優質飼料飼草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草山建設和保護面積達到30萬畝。
 
  (三)切實加強以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為重點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抓好動物免疫、檢疫、診療、監測和監督工作,加強重點地區、邊遠地區鄉鎮防疫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重大動物疫病防疫與控制,加強邊境“三道防線”和省際間防疫監督設施建設。全面實現免疫標識管理制度,強化動物免疫和產地檢疫工作;嚴格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動物疫病免疫密度和畜禽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規定指標內,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四)加強畜產品安全工作。認真貫徹執行獸藥、飼料、添加劑、畜產品質量標準及畜產品生產加工規程,實施無公害畜產品行動計劃和肉食品放心工程,推行無公害畜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發展綠色和有機畜產品。加大畜產品安全的監管力度,抓好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特別要抓好鄉村集貿市場豬、牛、羊屠宰檢疫工作。堅決查處使用違禁藥品和濫制亂用飼料添加劑的行為,確保我市肉食品的安全。
 
  (五)抓好科技與人才工作。圍繞畜牧產業結構調整,以畜禽良種繁育、飼料開發、畜產品加工、動物疫病綜合防治、畜產品質量安全、草地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等關鍵技術為重點,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實施人才培養和引進工程,推進產學研、農科教結合,為提升畜牧產業化水平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六)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建設多種形式的初級市場,重點發展產地批發市場和專業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努力建立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畜產品市場體系。加強畜牧業信息隊伍及網絡信息平臺建設,及時向社會提供省內外畜產品、飼料、獸藥等供求信息,以及國內外畜禽疫病動態和科技信息,為畜牧企業和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搞好服務。
 
  (七)依法治牧,為畜牧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按照《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促進農戶承包地使用權合理流轉,為加快畜牧業規模化經營創造條件;強化畜牧業執法工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行政執法和監督力度,促進畜牧執法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畜牧業的發展。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強對畜牧產業的領導。各區、縣黨委、政府要把加快畜牧產業發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畜牧產業的領導。建立領導責任制,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要層層抓好落實。
 
  (二)穩定基層隊伍,健全服務體系。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鄉(鎮)畜牧獸醫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穩定村級畜禽防疫隊伍,加強對畜牧獸醫科技人員的培訓,努力提升服務水平。
 
  (三)繼續抓好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工作。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關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政策措施,把培育壯大以畜產品規模養殖和加工為重點的龍頭企業作為推進畜牧產業化的突破口來抓,扶持一批競爭力強、帶動作用大的畜產品規模養殖和加工龍頭企業。要在龍頭企業的原料基地建設、良種繁育、防疫設施、貸款貼息及申報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等方面給予優先扶持。
 
  (四)多渠道增加對畜牧產業的投入。各級財政應在現有資金投入的基礎上,每年新增一定數額的畜牧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畜產品質量標準及檢驗監測體系、飼草飼料生產體系、市場信息體系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優良品種的引進、推廣和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治。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等項目要與畜牧產業結合,安排一定數額的資金用于畜牧產業發展。認真做好畜牧項目前期工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的支持。畜牧發展資金要突出重點,專款專用,發揮效益。完善畜牧投融資機制,改善投資環境,做好服務和協調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吸引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畜牧業開發,增加對畜牧業的投入。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地區: 云南
標簽: 畜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