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各委、辦、局(公司):
為充分發揮我市食用菌生產的優勢,發展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致富,現就加快發展我市食用菌產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食用菌產業的重要意義
食用菌是我市優勢農業產業,加快發展食用菌產業對滿足人們健康食品需求,保障市場菜籃子產品均衡供應,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發展都市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食用菌產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領導,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進食用菌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二、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引導食用菌產業不斷發展
?。ㄒ唬┲笇枷?。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創新為依托,以綠色安全為宗旨,按照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促進食用菌產業向標準化、工廠化、智能化、產業化方向發展。
?。ǘ┌l展目標。力爭“十二五”期間,全市食用菌產量年均遞增10%以上,2015年達到15.6萬噸,總產值達到20億元,占全市種植業總產值比重的20%以上,比2011年翻一番;5年內建成一批食用菌工廠化周年生產企業,基本實現食用菌產業從傳統生產模式向現代工廠化生產模式的轉型升級。
三、多措并舉,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上新的水平
?。ㄒ唬﹥灮a業布局。各縣(市)區要根據食用菌種類、當地資源條件、生產現狀、技術優勢等特點,認真規劃食用菌產業發展布局。積極發展食用菌重點品種,加快建立數村一品或一鎮一品食用菌生產基地,充分發揮規模集聚的效益。北部山區重點發展香菇、秀珍菇、銀耳,高海拔山區重點發展靈芝及反季節香菇,中部平原重點發展蘑菇、秀珍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重點發展工廠化珍稀品種。同時在食用菌重點產區建立專業化菌包生產線、產品加工基地、休閑文化區,逐步完善食用菌產業鏈。
(二)推進工廠化生產。扶持發展壯大一批食用菌生產、加工、流通龍頭企業,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產業不斷升級。加快形成集產加銷、科工貿于一體的食用菌產業鏈,特別要通過發展貯藏和深加工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積極開發灰樹花、繡球菌、真姬菇、杏鮑菇等高檔食用菌品種,集中建設食用菌現代智能化工廠,努力在羅源縣新建日產15噸全省第一條金針菇自動化瓶栽生產線;在連江縣新建日產10噸金針菇、茶薪菇智能化工廠周年生產線;在福清市新建日產5噸全國第一條繡球菌工廠化生產線;在閩清縣建設日產10噸的真姬菇工廠化生產線;在晉安區建設日產1噸的真姬菇工廠化生產線;在馬尾區、福清市分別建設金針菇、杏鮑菇智能化技術應用示范基地;在晉安區建設香菇、黑木耳生產示范基地;在長樂市建設灰樹花生產基地。
?。ㄈ娀萍贾巫饔谩7e極利用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爭取在菌種選育、安全高效栽培技術、工廠化、智能化、標準化、機械化栽培技術、加工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不斷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福建省藥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及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等科技引領作用,建立健全覆蓋市、縣、鄉三級食用菌良種繁育和供應體系,優化制種和供應模式,大力扶持羅源縣、閩清縣、閩侯縣、連江縣建設標準化優質菌種場,力爭到2015年全市食用菌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
?。ㄋ模┘訌姰a品質量監管。加快制訂完善食用菌產品質量分級專用標準、投入品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等制度。突出抓好食用菌產地環境檢測、投入品質量監管、菌種質量檢驗檢測、生產過程記錄、產品質量追溯及市場準入等工作。健全市、縣、鄉三級檢驗監測體系,建立生產安全和質量安全預警制度和可能危害安全的信息發布制度。大力發展綠色和有機食用菌產品,計劃在“十二五”期間,新建上規模有特色的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10個。
四、加強領導,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工作合力
?。ㄒ唬┘訌娊M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市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成員由市農業局、科技局、財政局、發改委、國土資源局、水利局、工商局、商貿服務業局、質監局、供銷社等部門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市農業局,具體負責全市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組織管理和協調工作。
?。ǘ┘哟蠓龀至Χ?。把食用菌產業納入“菜籃子”工程建設項目,2012年至2017年,市財政在現有扶持專項資金(300萬元)基礎上每年按10%比例逐年遞增,用于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各縣(市)區也要根據本地實際,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
?。ㄈ﹥灮l展環境。電力部門對食用菌生產用電要按農用電價收取;交通部門對整車裝載新鮮食用菌車輛要實行綠色放行;工商部門在注冊登記時要繼續執行省、市優惠政策,免收登記費用;稅務部門對納稅人交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按照減免稅規定程序進行減免;國土資源部門要優先審批食用菌企業占地手續,并對合法的食用菌工廠用地給予保護。林業、水利、質監、商貿、環保、供銷、旅游等部門也要結合各自職能,大力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
?。ㄋ模┨嵘C合服務能力。積極發動各級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引導組織農民進入市場、應用先進適用技術、發展現代食用菌的積極作用,推進示范社建設,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運行。大力引進中高級人才服務食用菌產業,積極建立食用菌培訓中心、信息中心,不斷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服務體系,努力構建完善食用菌產業科技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各類培訓陣地,積極開展農民技術培訓,努力提高廣大菇農的科學種養水平。
二○一二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