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經營主體除名標注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讀

   2024-09-18 774
核心提示:2024年9月11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開展經營主體除名標注工作的通知》,現就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2024年9月11日,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開展經營主體除名標注工作的通知》,現就相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重慶市是首批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2021年,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選取南岸區、銅梁區、豐都縣、忠縣試點“探索建立市場主體除名制度”改革,歷經3年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后,《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及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相繼出臺施行,形成了批量吊銷、特別標注、強制注銷的遞進式強制退出體系,為今年全市開展“三攻堅一盤活”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路徑。

為有效解決經營主體在不清楚、未關注自身信用、經營狀態的情況下,被依法作出了吊銷營業執照等問題,市局立足小切口,創新經營主體除名標注制度,此項制度是健全強制退出體系的有益補充,是踐行服務民生理念的具體舉措。旨在事前提醒相關經營主體“現身履責”,自覺履行信用修復、完善登記手續等主體責任,避免給自身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向社會公眾明示經營主體的狀態,為合作伙伴、交易對象提供參考,接受大眾監督。據此,市市場監管局借鑒北京、天津等地作法,制定了《關于開展經營主體除名標注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二、主要內容

《通知》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是明確適用范圍。考慮將信用懲戒與行政處罰進行有機關聯。針對在本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且處于存續狀態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或因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屆滿一年仍未改正的,實施除名標注。

二是明確具體流程。堅持數字化、簡單化操作,注重程序規范、救濟有方。從確定除名標注名單、作出除名標注通知、進行除名標注標記、做好除名標注后處置、終止除名標注公示以及異議處理等方面,明確流程和具體工作內容。

三是明確工作要求。向市場監管部門提出了建立機制、嚴明紀律、扎實推進等工作要求,力爭激發出除名標注制度的最大效用,為經營主體退市提供更加規范便利的渠道。

三、答疑解惑

(一)除名標注是一項全新改革,哪些經營主體會受到影響?

在本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且處于存續狀態的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因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或因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屆滿一年還未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會被除名標注。

(二)除名標注是提醒經營主體關注自身信用,履行自身職責的服務方式,經營主體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查看是否被除名標注了?

經營主體可以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重慶)(http://cq.gsxt.gov.cn)、“山城有信”微信小程序進行查看。輸入經營主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或名稱進行搜索,即可了解相關情況。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會在公示系統、“山城有信”微信小程序上發布除名標注通知,經營主體也可隨時關注。

(三)除名標注會給經營主體帶來哪些后果?經營主體發現被除名后,應如何處理?

除名標注制度僅僅作為提示、警示手段,經營主體仍為存續狀態,不會對其經營活動進行限制。

經營主體如果發現自己被除名標注后,一定要引起重視,主動履責,比如改正錯誤,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修復信用;如果住所(經營場所)、經營范圍等經營情況發生變化,主動完善登記手續;如果無繼續從事經營活動意愿,則主動申請注銷登記。進而避免一些小錯誤發展為大問題,影響自身信用,督促合規經營。

(四)針對被除名標注的經營主體,將通過公示系統、“山城有信”微信小程序在其名稱后面備注“(除名標注)”紅色字樣。要怎樣才能消除備注呢?

被除名標注的經營主體在依法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或者恢復正常記載狀態、依法完善登記手續后,系統會自動終止除名標注信息公示。此外,符合吊銷條件,被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系統也會自動終止除名標注信息公示。

(五)經營主體如果對除名標注有異議,該如何處理?

相關經營主體發現除名標注有錯誤,對除名標注有異議,可以向各區縣市場監管局申請查詢除名標注信息,各區縣局在核查后發現除名標注確實存在錯誤,要在規定時間內撤銷除名標注,同時在公示系統終止除名標注,對外公開。從而維護相關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




 
地區: 重慶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