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全省開展特殊食品“雙升”工程的通知》(以下簡稱“雙升”工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四個最嚴”要求,遵循“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重要指示,需要堅持“產”“管”并重,統籌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監管,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匹配高水平監管,高水平監管促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要求實施最嚴格的監管、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能力。《“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提出了“堅持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的基本原則,要求推進食品安全標本兼治。
特殊食品是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山東省是特殊食品產業大省,截至2022年一季度,全省共有特殊食品生產企業219家,保健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3大類別生產企業齊全。其中保健食品生產企業215家,數量全國第一,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3家,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生產企業2家,加強我省特殊食品監管工作,促進特殊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雙升”工程》確定的工作目標是什么?
“雙升”工程從產和管兩端發力,在企業方面,以“誠信、規范、可控、領先”為方向,提升特殊食品企業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生產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和預防預警體系,實現生產過程全流程質量安全追溯、全產品銷售流向信息化追溯和出廠產品批批檢驗報告信息化追溯,推動特殊食品產業從“發展中規范”向“規范中發展”轉型。在監管方面,以“系統、精準、智慧、高效”為方向,提升特殊食品監管水平,建立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全過程特殊食品監管體系,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顯著提升,特殊食品抽檢合格率持續高于食品總體水平,全覆蓋監督檢查問題切實整改落實,保障人民群眾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三、《“雙升”工程》明確的主要任務有哪些?
“雙升”工程提出了10方面30條具體措施,這10方面分別是:
(一)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著力解決食品安全管理機構不完善、責任不明確、培訓考核不到位等問題。
(二)深化特殊食品生產企業“三標”行動,亮標承諾、對標生產、核標出廠,將“最嚴謹的標準”落實到特殊食品生產企業。
(三)建立全過程追溯體系,加強企業生產過程質量安全追溯和銷售流向信息化追溯,實現產品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
(四)搭建有效預防體系,嚴格供應商遴選與審核,加強重點原料管控和生產過程控制,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五)提升預警和自查能力,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加強召回管理,落實生產質量管理體系自查整改,做好問題應對處置。
(六)加強全主體監督檢查,促進許可和監管有效銜接,健全綜合監督檢查體系,發揮好體系檢查突出作用。
(七)加強全品種監督抽檢,對在產企業全覆蓋監督抽檢,提高特殊食品抽檢能力,推行檢監結合、抽檢分離,嚴格核查處置。
(八)加強風險研判防控,針對風險隱患,加強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動態更新風險防控清單,開展重點環節專項治理。
(九)發揮“一企一檔”作用,突出精細化監管,規范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并動態更新,一企一策開展監管。
(十)加強特食監管隊伍建設,保持監管隊伍的穩定性,豐富培訓方式,探索實訓基地培訓模式,建立一支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檢查員隊伍。
四、如何確保《“雙升”工程》有效落實?
為保障“雙升”工程順利實施,取得實效,文件要求各市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單位、細化工作措施、確定時間節點。省局建立定期調度機制,研究解決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將重點工作完成情況納入考核。
要加強對企業的宣傳引導,鼓勵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建立嚴密高效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發揮企業主觀能動性;組織監管人員加強學習,創新監管方式,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通過產管兩端發力,保障特殊食品質量安全,增強消費者信心,推動特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