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意見》(陜政辦發 〔2013〕47號)精神,加快我市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把握發展機遇,堅定發展信心
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對于調整畜牧產業結構,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牛羊肉市場呈現出需求與日俱增、價格持續上漲的態勢。為了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從2014年起,省財政將在新增財力中每年安排1億元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基地縣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良種繁育體系、飼草生產體系等建設。同時,在安排畜禽良種工程、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改造、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貼息補助、畜牧良種和農機補貼等項目資金時,重點向肉牛肉羊產業傾斜。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搶抓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市場和政策機遇,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高肉牛肉羊生產水平和加工能力,努力把我市建成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和高端肉制品加工基地,到2017年全市肉牛肉羊存欄分別達到 45萬頭和70萬只,出欄分別達到20萬頭和55萬只,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達到4萬噸和1.1萬噸。
二、明確工作重點,推進產業發展
(一)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肉牛產業以陳倉、鳳翔為重點,引進肉牛良種開展雜交改良,形成肉牛優勢產區。發展千頭肉牛村50個,百頭以上肉牛場500個,10頭以上肉牛養殖戶5000個,存欄肉牛達到20萬頭。肉羊產業以麟游縣為重點,開展布爾羊雜交改良,提高肉羊生產水平,輻射帶動西北部山區。發展千只肉羊村40個,百只以上肉羊場300個,閆懷杰模式戶3000個,存欄肉羊達到15萬只。通過示范引領和帶動,逐步形成以北部淺山區為重點的優質肉牛產業帶和以麟游為主的優質肉羊產業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扶持肉牛肉羊產業基地縣建設,對建設存欄母牛100頭、母羊300只以上的繁育場以及存欄母牛10頭以上、母羊50只以上的繁育戶予以重點扶持。按照“扶大帶小、戶繁場育”原則,大力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對基地縣建設羊存欄1000只以上、牛存欄200頭以上的標準化育肥場,以及牛存欄20頭以上、羊存欄100只以上的育肥戶給予重點扶持。對驗收達標的繁育場(戶),財政每年安排基礎母畜飼養補貼;對驗收達標的標準化育肥場(戶),安排一次性財政獎補資金,支持標準化圈舍建設、飼草加工、養殖機械購置。依托現有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建設縣級牛羊品種改良站,組織實施肉牛肉羊遺傳改良計劃,選育和保護地方優良品種。
(三)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發揮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寶雞綜合試驗站和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寶雞綜合試驗站的技術支撐作用,抓好秦川肉牛、布爾肉羊良種選育,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建立健全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對新建的肉牛凍配站點配備液氮罐、輸精器械等儀器設備。積極引進安格斯、日本和牛等國外良種肉牛凍精,廣泛開展雜交改良,提高秦川牛的產肉性能和養殖經濟效益,全市肉牛養殖基地縣肉牛雜交改良率達到90%以上。加強布爾肉羊種羊管理,引進全血良種布爾羊,提高種群質量。
(四)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實施牛羊定點屠宰建設計劃,支持秦寶牧業、寶雞雅各布爾羊肉加工廠和寶雞布爾肉羊開發有限公司等肉牛肉羊加工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不斷提升“秦寶”牛肉、“寶麟”和“惠麟”羊肉的品牌效應,提高寶雞牛羊肉產品在省內外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份額。在肉牛肉羊產業基地縣,鼓勵有能力的肉牛肉羊養殖村建立肉牛肉羊專業合作社,增強養殖場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力推進產銷銜接,建立規范有序的肉牛肉羊活體交易市場,加強牛羊肉加工配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等流通設施建設,鼓勵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流通企業與屠宰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降低流通成本。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產、加、銷一體化發展,促進養殖、加工、流通等各環節利益合理分配。
(五)加強飼料生產體系建設。推廣“糧經飼草”四元種植,擴大專用飼料玉米種植面積。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加工利用技術,對基地縣標準化青貯窖建設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扶持飼草加工,積極推廣牧草打捆、制塊、制粒技術,實施飼草商業化開發。大力開發牛羊專用飼料,加快牛羊配合飼料普及推廣。
(六)強化牛羊肉質量安全監管。實施牛羊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治計劃,加大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力度,加強口蹄疫、布病、炭疽、結核等為主的疫病防控,強化牛羊流通環節動物衛生監管,完善免疫、撲殺、無害化處理機制,防止疫情發生和蔓延。實施種牛場、種羊場疫病凈化計劃,加強種牛場、種羊場防疫設施和制度建設,提高安全水平。加大牛羊肉質量檢測監控力度,強化養殖檔案管理,建設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實行養殖全過程質量監管,規范飼料、添加劑、獸藥使用,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牛羊肉產品生產。加強屠宰加工環節監管,嚴厲打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加大對使用違禁藥品行為的查處力度,保證牛羊肉質量安全。
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措施
各縣區要制定肉牛肉羊產業發展規劃,把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建立考核機制,夯實工作責任,實行目標管理。市、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做好規劃、指導、監管和有關服務工作;財政、發改等有關部門要加大項目的爭取和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門要大力開發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方式,積極開展以牛羊養殖場為抵押的信貸業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保險企業要開展肉牛肉羊生產保險試點,增強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其他有關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肉牛肉羊產業發展。
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8月23日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的意見》(陜政辦發 〔2013〕47號)精神,加快我市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把握發展機遇,堅定發展信心
發展肉牛肉羊產業對于調整畜牧產業結構,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牛羊肉市場呈現出需求與日俱增、價格持續上漲的態勢。為了加快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從2014年起,省財政將在新增財力中每年安排1億元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基地縣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良種繁育體系、飼草生產體系等建設。同時,在安排畜禽良種工程、畜禽標準化養殖場改造、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貼息補助、畜牧良種和農機補貼等項目資金時,重點向肉牛肉羊產業傾斜。各縣區和有關部門要提高認識,搶抓肉牛肉羊產業發展市場和政策機遇,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不斷提高肉牛肉羊生產水平和加工能力,努力把我市建成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和高端肉制品加工基地,到2017年全市肉牛肉羊存欄分別達到 45萬頭和70萬只,出欄分別達到20萬頭和55萬只,牛肉和羊肉產量分別達到4萬噸和1.1萬噸。
二、明確工作重點,推進產業發展
(一)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肉牛產業以陳倉、鳳翔為重點,引進肉牛良種開展雜交改良,形成肉牛優勢產區。發展千頭肉牛村50個,百頭以上肉牛場500個,10頭以上肉牛養殖戶5000個,存欄肉牛達到20萬頭。肉羊產業以麟游縣為重點,開展布爾羊雜交改良,提高肉羊生產水平,輻射帶動西北部山區。發展千只肉羊村40個,百只以上肉羊場300個,閆懷杰模式戶3000個,存欄肉羊達到15萬只。通過示范引領和帶動,逐步形成以北部淺山區為重點的優質肉牛產業帶和以麟游為主的優質肉羊產業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扶持肉牛肉羊產業基地縣建設,對建設存欄母牛100頭、母羊300只以上的繁育場以及存欄母牛10頭以上、母羊50只以上的繁育戶予以重點扶持。按照“扶大帶小、戶繁場育”原則,大力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對基地縣建設羊存欄1000只以上、牛存欄200頭以上的標準化育肥場,以及牛存欄20頭以上、羊存欄100只以上的育肥戶給予重點扶持。對驗收達標的繁育場(戶),財政每年安排基礎母畜飼養補貼;對驗收達標的標準化育肥場(戶),安排一次性財政獎補資金,支持標準化圈舍建設、飼草加工、養殖機械購置。依托現有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建設縣級牛羊品種改良站,組織實施肉牛肉羊遺傳改良計劃,選育和保護地方優良品種。
(三)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發揮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寶雞綜合試驗站和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寶雞綜合試驗站的技術支撐作用,抓好秦川肉牛、布爾肉羊良種選育,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建立健全肉牛良種繁育體系,對新建的肉牛凍配站點配備液氮罐、輸精器械等儀器設備。積極引進安格斯、日本和牛等國外良種肉牛凍精,廣泛開展雜交改良,提高秦川牛的產肉性能和養殖經濟效益,全市肉牛養殖基地縣肉牛雜交改良率達到90%以上。加強布爾肉羊種羊管理,引進全血良種布爾羊,提高種群質量。
(四)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實施牛羊定點屠宰建設計劃,支持秦寶牧業、寶雞雅各布爾羊肉加工廠和寶雞布爾肉羊開發有限公司等肉牛肉羊加工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不斷提升“秦寶”牛肉、“寶麟”和“惠麟”羊肉的品牌效應,提高寶雞牛羊肉產品在省內外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份額。在肉牛肉羊產業基地縣,鼓勵有能力的肉牛肉羊養殖村建立肉牛肉羊專業合作社,增強養殖場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力推進產銷銜接,建立規范有序的肉牛肉羊活體交易市場,加強牛羊肉加工配送、冷藏冷凍、冷鏈運輸等流通設施建設,鼓勵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等流通企業與屠宰加工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關系,降低流通成本。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動產、加、銷一體化發展,促進養殖、加工、流通等各環節利益合理分配。
(五)加強飼料生產體系建設。推廣“糧經飼草”四元種植,擴大專用飼料玉米種植面積。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加工利用技術,對基地縣標準化青貯窖建設給予適當補貼。鼓勵扶持飼草加工,積極推廣牧草打捆、制塊、制粒技術,實施飼草商業化開發。大力開發牛羊專用飼料,加快牛羊配合飼料普及推廣。
(六)強化牛羊肉質量安全監管。實施牛羊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治計劃,加大流行病學調查和疫病監測力度,加強口蹄疫、布病、炭疽、結核等為主的疫病防控,強化牛羊流通環節動物衛生監管,完善免疫、撲殺、無害化處理機制,防止疫情發生和蔓延。實施種牛場、種羊場疫病凈化計劃,加強種牛場、種羊場防疫設施和制度建設,提高安全水平。加大牛羊肉質量檢測監控力度,強化養殖檔案管理,建設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實行養殖全過程質量監管,規范飼料、添加劑、獸藥使用,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牛羊肉產品生產。加強屠宰加工環節監管,嚴厲打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為。加大對使用違禁藥品行為的查處力度,保證牛羊肉質量安全。
三、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措施
各縣區要制定肉牛肉羊產業發展規劃,把肉牛肉羊產業發展納入年度考核目標,建立考核機制,夯實工作責任,實行目標管理。市、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做好規劃、指導、監管和有關服務工作;財政、發改等有關部門要加大項目的爭取和政策支持力度;金融部門要大力開發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方式,積極開展以牛羊養殖場為抵押的信貸業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保險企業要開展肉牛肉羊生產保險試點,增強產業抵御市場風險、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其他有關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推進肉牛肉羊產業發展。
寶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