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關于批準望江風釀醬油等3個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第459號)
國家知識產權局 第四五九號
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專家審查委員會對望江風釀醬油、乳山牡蠣、比德大米等3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技術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上述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特此公告。

1. 望江風釀醬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2. 乳山牡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3. 比德大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21年11月15日
附件1
望江風釀醬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望江風釀醬油。
二、申請機構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原料要求
1.黑豆、黃豆:產地范圍內種植的黑豆、黃豆,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
2.小麥:產地范圍內種植的小麥,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定。
(二)加工工藝
原料處理→種曲制作→制作成曲→多菌種發酵→天然曬露→淋油→滅菌→澄清。
(三)加工要點
1.原料處理。浸泡4小時,清洗瀝干。
2.種曲制作。利用米曲霉、黑曲霉、風釀曲霉Ⅰ、風釀曲霉Ⅱ制作種曲。
3.制作成曲。按照種曲接種量3:1:1:1分開制曲。
4.多菌種發酵。前期低鹽固態發酵,中期補充18g/100mL- 3 -
左右熱鹽水進行高鹽稀醪發酵,后期添加酵母菌、乳酸菌協助多菌種發酵。
5.天然曬露。固稀發酵40天后,將醬醅移入泥制瓦缸天然日曬夜露不少于180天。
6.淋油。采用古式抽油方式將醬缸油汁分別獲取頭濾油、二油、三油、尾油。
7.滅菌。通過85~95℃巴氏或瞬時滅菌。
8.澄清。放置成品罐澄清7-10天。
(四)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紅褐色,色澤鮮艷,澄清有光澤,具有濃郁的醬香及酯香,味鮮美,醇厚、咸甜適口。
2.理化指標。
(1)特級:全氮(以氮計)≥1.60g/100mL,氨基酸態氮(以氮計)≥1.00g/100mL,可溶性無鹽固形物≥22.00g/100mL;
(2)一級:全氮(以氮計)≥1.35g/100mL,氨基酸態氮(以氮計)≥0.70g/100mL,可溶性無鹽固形物≥20.00g/100mL。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望江風釀醬油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安徽省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并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望江風釀醬油的檢測機構由安徽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 4 -
附件2
乳山牡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乳山牡蠣。
二、申請機構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山東省乳山市現轄行政區毗鄰海域,即以下A1~A8共八個點坐標所圍海域:
A1,36°42′58.113″,121°28′08.772″;
A2,36°41′56.679″,121°39′22.372″;
A3,36°46′01.342″,121°41′43.271″;
A4,36°48′23.092″,121°44′30.070″;
A5,36°51′05.337″,121°47′02.094″;
A6,36°52′46.148″,121°51′03.106″;
A7,36°29′34.633″,121°51′00.654″;
A8,36°19′26.484″,121°34′29.760″。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長牡蠣。
(二)環境條件
離岸1000~22000m,水深6~20m;海底坡緩,以淤泥質層- 5 -
為主,近海表層水溫-2~31℃,海水鹽度28~32‰,水質清潔。
(三)養殖管理
1. 苗種。苗種來自產地范圍內。
2. 養苗。
(1)筏式夾養苗,5-6月投苗,每片扇貝殼采苗器固著10~20粒苗,殼長≥3mm。
(2)筏式籠養苗,9月中旬-10月下旬(水溫穩定在25℃以下)投苗,殼長≥5cm。
3. 養殖。
采用筏式夾養或筏式籠養。根據養殖區流速大小設置筏架,筏向與流向呈45~90°,每臺筏架有效長度不超過100m,筏式夾養筏間距≥8m,筏式籠養筏間距≥12m。
(四)采收
出肉率≥15%時采收。
(五)特色質量
1. 感官特色。蠣殼厚硬且形狀不規則,下殼(左殼)較大,上殼(右殼)略小且平,有放射肋。蠣體呈乳白色,肥滿度高、肉質細膩爽滑,汁濃,味道鮮甜,無異味。
2. 理化指標。蛋白質≥9.6%,脂肪≥2.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 6 -
五、專用標志使用
乳山牡蠣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山東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乳山牡蠣的檢測機構由山東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 7 -
附件3
比德大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比德大米。
二、申請機構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比德鎮大寨村和水庫村當前所在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五里香。
(二)立地條件
海拔高度1300~1600m,土壤類型為黃壤土或黃棕壤土、沙壤土,有機質含量≥1.0%,土壤pH值5.5~7.0。
(三)栽培管理
1. 育秧。3月中旬-4月上旬播種,采取大田育秧,待秧苗達3.5~4.0葉后可起苗移栽。
2. 移栽。每公頃栽插30~33萬穴,每穴1~2苗。
3. 施肥。每公頃施腐熟農家肥≥15000kg。
4. 灌溉。以山泉水自流灌溉為主。
(四)采收
9月中下旬采收,籽粒充分黃熟后及時收割,脫粒揚塵后自- 8 -
然曬干或烘干至水分≤15.5%。
(五)加工
稻谷→篩選→去石→磁選→礱谷→谷糙分離→碾米→去碎米→色選→拋光。
(六)特色質量
1. 感官特色。米粒短,顆粒飽滿圓潤,橫斷面近于圓形,顏色蠟白,透明或半透明,稻香味濃,蒸后質地軟糯有韌性,柔軟可口有粘性。
2. 理化指標。直鏈淀粉14.0%~20.0%,膠稠度≥60mm,堊白度≤6.0%,蛋白質含量≥6.0%,水分≤15.5%。
3. 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比德大米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申請,經貴州省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并報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比德大米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抄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知識產權局,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福建省知識產權發展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