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打造最干凈‘貴州茶’概念,加強綠色有機茶溯源管理工作的建議”收悉。經商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現答復如下。
我部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會同有關部門,強化科技支撐,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強質量監管,推進品牌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支持包括貴州在內的優勢產區做大做強茶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一是強化科技支撐。2007年,我部和財政部啟動建設茶產業技術體系,聘請首席科學家1名,崗位科學家33名(其中貴州1名),綜合試驗站站長29名(其中貴州2名),中央財政每年投入經費約3790萬元,持續支持遺傳育種、栽培、病害防控、產后加工、機械設備、產業經濟等6個領域技術研發和示范推廣,為茶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有效改善了我國茶園品種結構,提高了茶產業經濟和社會效益。2020年,市場監管總局將“貴州邊銷茶質量安全現狀及降氟技術研究”項目列為科技計劃項目,支持貴州茶產業質量安全領域科技創新研究。教育部加大產學研結合力度,2016年會同科技部印發《關于加強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的若干意見》,支持科技人員面向企業開展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等橫向合作,與企業聯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二是健全茶葉標準體系。推動完善包括茶葉基礎標準、衛生與標簽標準、質量標準和方法標準在內的茶葉標準體系。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良好農業規范第12部分:茶葉控制點與符合性規范》《茶葉生產技術規范》《茶葉加工良好規范》《茶產業項目運營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基本涵蓋了茶葉領域的基礎通用標準、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等。貴州省先后發布《老鷹茶加工技術規程》《冷泡綠茶加工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84項,規范茶葉種植、加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要求,為茶葉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是推進標準化生產。近年來,我部深入實施重點作物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積極整合項目資金,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等,集成推廣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技術模式,示范帶動茶葉等經濟作物生產提質增效、綠色發展。2021年,我部制定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十四五”種植業“三品一標”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茶葉“三品一標”行動的目標任務,區域布局和主攻方向,引導各地聚焦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茶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四是持續推動有機產品認證。市場監管總局不斷優化有機產品認證制度,組織完成《有機產品國家標準》(GB/T19630)、《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和《有機產品認證目錄》的修訂發布工作,啟動《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修訂,研究建立茶葉等有機產品認證風險檢測項目目錄,進一步規范認證過程的產品抽樣檢測等環節。同時,加強有機產品認證宣傳,組織開展全國“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活動。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4萬家企業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26萬張。持續完善17位“有機碼”追溯制度,所有有機獲證產品的最小銷售包裝必須加貼或者印刷唯一的17位“有機碼”,并依托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向公眾提供有機碼查詢驗證服務。近期,我部將八步茶、仁懷功夫紅茶等貴州省特色茶葉列為2021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產品,促進貴州省茶產業的品牌創建和推廣。
五是強化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積極創新監管方式,持續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鼓勵引導茶葉生產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強化責任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關于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若干規定的公告》《食品銷售安全監督檢查指南》《食品銷售者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南》等文件,明確相關要求,督促茶葉生產銷售者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合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強化風險管理。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開展食品經營風險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監督管理,提升監管工作效能和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強化重點監管。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情況,組織各地開展重點監督檢查,嚴密防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風險。
六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十三五”期間,我部印發了《關于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的五大基礎性工作和十一個重點領域,對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和應用作出總體安排。2016年起,在北京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涉農數據共享、單品種大數據建設等四個方面的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試點工作。組織實施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開展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試點,通過試點示范帶動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2017年11月,建成上線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聚合全鏈條數據資源,推動大數據在行政管理領域深度應用。2018年1月上線部網站數據頻道,并于2020年3月改版升級,為廣大公眾提供大量權威、及時、可機讀、可再加工利用的數據,公眾可利用開放的數據開發豐富的數據產品,更加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中央1號文件“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的總體要求,升級完善農業農村大數據硬件設施和軟件環境,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單品種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建設,完善全產業鏈數據采集、處理、挖掘、分析、預警、預測系統,實現對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服務全鏈條全過程全渠道的有效監管、智能決策和科學管理,積極支持茶產業發展。一是繼續加強國家茶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市場監管總局科技計劃項目等,支持科技人員圍繞茶產業實際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和科技創新研究,支持高校與企業、研究院所聯合建立茶產業教學科研基地,探索建立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完善產學研用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為茶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二是推動茶產業標準化工作,持續優化茶葉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強茶葉綠色病蟲害防治、生態茶園建設、茶樹良種選育栽培、加工技術、檢測方法、產品追溯等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不斷完善茶葉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同時,支持貴州省制修訂茶葉相關技術標準,鼓勵開展針對貴州茶產業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搭建基地與加工企業對接平臺,提升標準化水平,引領貴州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鼓勵建立針對茶產業的追溯系統,對接到市場監管與農業農村部門監管追溯平臺,應用先進適用的5G、區塊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升追溯管理技術水平等。四是持續優化有機產品認證制度,積極推動實施包括有機茶在內的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工作;繼續支持貴州省打造茶產業的優質品牌,鼓勵當地將文旅資源與地方產業相結合,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010–5919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