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山東省市場監管系統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的政策解讀

   2020-07-10 977
核心提示:一、制定文件的必要性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是實現精準監管的有效路徑?!秶鴦赵宏P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國
    一、制定文件的必要性


    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是實現精準監管的有效路徑。《國務院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指導意見》(國發〔2019〕18號)明確要求,“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依據企業信用情況,在監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頻次等方面采取差異化措施”。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先后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列入“重點工作攻堅年”、差異化監管流程再造、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改革事項。為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精準監管、智慧監管水平,促進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完善,有必要制定《山東省市場監管系統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二、主要內容和主要特點


    《管理辦法》分為總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差異化監管措施、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聯動、責任追究、附則6個章,共31條,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創新工作舉措,在以下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構建了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工作的完整制度框架,使各項制度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山東實際,體現山東特色,也是機構改革后,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制定的第一個企業信用分風險分類管理辦法。一是理念更加科學。實施企業信用風險分類,主要是服務于精準監管,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與天津、福建、安徽等省份相比,我省堅持“不評價、不懲戒、不公開、不免抽”的原則推進有關工作,不對企業信用狀況進行評價,只評估企業的信用風險狀況,不得以此實施部門聯合懲戒;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僅作為市場監管部門配置監管資源的參考指標,不得向社會公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高低只有抽查比例和抽查頻次的區別,對任何企業都要利劍高懸,不搞免于抽查,更不為企業背書。二是目標更加明確。《管理辦法》規定,綜合分析各類涉企信用信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等現代技術手段,對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自動判別和自動分類,對主要風險點進行精準識別和監測預警,實現對風險行為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提高監管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更好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智慧監管能力。三是指標更加合理。全面整合融合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和各省指標體系,選擇企業屬性、登記許可、年報公示、合規信息、輿情關聯、關聯企業、經營能力等7個維度建立三級指標體系,科學賦予指標權重,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模型,由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信息化系統自動對企業分為ABCDE五類。四是分類更加靈活。立足監管實際,創新提出定量分析與定性判定結合的原則。單純的定量分析,是過去監管信息和經營行為行為的綜合分析,對發現監管風險,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實施辦法》創新提出定性分析的制度設計,分別規定了在大數據監測、輿情監測等監管中,被發現存在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嚴重失信行為等5種情形不考慮得分,直接判定為信用風險等級最高的E類企業,有效彌補了定量分析的不足。五是預測更加精準。依據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狀況與企業違法違規風險之間的正相關原理,實行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企業違法違規風險分析聯動,加強企業違法違規的風險監測、分析預警、風險處置和跟蹤反饋工作,提升信用監管科學性。六是措施更加具體。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等工作有機結合,提升監管的精準化和智能化水平。從日常監管、“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方面分類明確了不同類別企業的差異化監管措施,引導監管資源“好鋼用在刀刃上”。


 
地區: 山東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