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對于病人的營養狀況的改善發揮了巨大作用,為滿足國內市場對特醫食品的需求,我國發布了特醫食品相關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產品標準、生產規范標準等。越來越多的企業躋身于特醫食品行業,消費者開始關注特醫食品。無可置疑,原料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那么我國對于特醫食品的原料是如何要求的?食品伙伴網依據產品標準要求,梳理了特醫食品原料的相關內容,以便大家對特醫食品有更深入的了解。由于國家對特醫全營養、特醫非全營養、特醫特定全營養和特醫嬰配食品要求不同,此次討論將只圍繞特醫全營養配方食品的原料展開。
1 特醫食品原料要求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GB 29922-2013)中對原料的要求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所使用的原料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和(或)相關規定,禁止使用危害食用者健康的物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 29923-2013)第7部分規定了原料和包裝材料的要求,一般要求應符合GB 14881的相關規定。
2 特醫食品可用原料
目前我國特醫食品并沒有像保健食品、藥食同源那樣有原料清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中規定“產品配方中食品原料、食品輔料、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的種類應符合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或)有關規定,不得添加標準中規定的營養素和可選擇性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所用食品原料、食品輔料、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的品種、等級和質量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或)相關規定”,那么標準內的營養素和可選擇性成分到底有哪些呢?
2.1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GB 29922中對于蛋白質的規定是優質蛋白質所占比例不少于50%。優質蛋白質,也叫完全蛋白質,是指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動物來源的蛋白質(如乳類、蛋類、肉類等)和大豆蛋白等一般屬于優質蛋白質。特醫食品中常用的蛋白質為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等。
2.2脂肪
脂肪是人體中能量的主要來源。GB 29922規定了全營養配方食品中亞油酸和α-亞麻酸供能比的最低限值。一般說來,植物油脂含有更高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常見的植物油包括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欖油、椰子油、菜籽油等。特醫食品中脂肪組分可選中鏈甘油三酯、長鏈甘油三酯、花生四烯酸等其他脂肪(酸)。
2.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分為單糖、多糖、纖維素等。特醫食品常用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包括:
(1)碳水化合物原料:葡萄糖、乳糖麥芽糊精、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等。
(2)膳食纖維原料:大豆纖維、大豆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異麥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大豆低聚糖等。
2.4維生素
維生素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等。GB 29922中規定了維生素的含量范圍,而其來源物質范圍也被明確的列在GB 14880中。可用于特醫食品的維生素及其來源如表1所示。

2.5礦物質
同維生素一樣,GB 29922中也明確規定了礦物質的限量指標,包括鈉、鉀、銅、鎂、鐵、鋅、錳、鈣等,能給人體提供必須的營養素。可用于特醫食品的礦物質及其來源如表2所示。

2.6可選擇性成分
GB 29922中列出的可選擇性成分包括鉻、鉬、膽堿、肌醇等,雖然不是必需的營養成分,但有利于人體生長發育。其含量范圍應符合GB 29922的規定,原料來源可在GB 14880中查詢。
2.7氨基酸
為了更好的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GB 29922附錄B中列出了21種可用于特醫食品的氨基酸,根據所使用人群的特殊營養需求,可選擇添加一種或幾種氨基酸,所使用的氨基酸來源應符合附錄B和(或)GB 14880的規定。
2.8益生菌
原衛生部于2010年4月22日發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包括發酵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并陸續發布了多項補充公告。而對于嬰幼兒食品用菌種則有《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及其補充公告,包括乳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其中,嗜酸乳桿菌僅限用于1歲以上幼兒的食品。對于益生菌的使用要注意的是,需要以醫學和(或)營養學的研究結果為依據,在科學證實配方安全性和臨床效果能夠保證的情況下使用。
3 小結
以上就是食品伙伴網對特醫食品中可以使用的原料及相關要求的匯總。可以看出,GB 29922和GB 14880對特醫食品原料的使用說明已經十分詳細了。因此,企業在研發特醫食品時也應當遵守標準、法規要求,嚴格按照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開發安全健康的產品。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1 特醫食品原料要求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GB 29922-2013)中對原料的要求是“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所使用的原料應符合相應的標準和(或)相關規定,禁止使用危害食用者健康的物質”。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企業良好生產規范》(GB 29923-2013)第7部分規定了原料和包裝材料的要求,一般要求應符合GB 14881的相關規定。
2 特醫食品可用原料
目前我國特醫食品并沒有像保健食品、藥食同源那樣有原料清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申請材料項目與要求(試行)(2017修訂版)》中規定“產品配方中食品原料、食品輔料、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的種類應符合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或)有關規定,不得添加標準中規定的營養素和可選擇性成分以外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所用食品原料、食品輔料、營養強化劑、食品添加劑的品種、等級和質量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或)相關規定”,那么標準內的營養素和可選擇性成分到底有哪些呢?
2.1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GB 29922中對于蛋白質的規定是優質蛋白質所占比例不少于50%。優質蛋白質,也叫完全蛋白質,是指蛋白質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適當,動物來源的蛋白質(如乳類、蛋類、肉類等)和大豆蛋白等一般屬于優質蛋白質。特醫食品中常用的蛋白質為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等。
2.2脂肪
脂肪是人體中能量的主要來源。GB 29922規定了全營養配方食品中亞油酸和α-亞麻酸供能比的最低限值。一般說來,植物油脂含有更高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常見的植物油包括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欖油、椰子油、菜籽油等。特醫食品中脂肪組分可選中鏈甘油三酯、長鏈甘油三酯、花生四烯酸等其他脂肪(酸)。
2.3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分為單糖、多糖、纖維素等。特醫食品常用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包括:
(1)碳水化合物原料:葡萄糖、乳糖麥芽糊精、玉米淀粉、木薯淀粉等。
(2)膳食纖維原料:大豆纖維、大豆多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異麥芽糖、抗性糊精、聚葡萄糖、大豆低聚糖等。
2.4維生素
維生素是生物體所需要的微量營養成分,分為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和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等。GB 29922中規定了維生素的含量范圍,而其來源物質范圍也被明確的列在GB 14880中。可用于特醫食品的維生素及其來源如表1所示。

2.5礦物質
同維生素一樣,GB 29922中也明確規定了礦物質的限量指標,包括鈉、鉀、銅、鎂、鐵、鋅、錳、鈣等,能給人體提供必須的營養素。可用于特醫食品的礦物質及其來源如表2所示。

2.6可選擇性成分
GB 29922中列出的可選擇性成分包括鉻、鉬、膽堿、肌醇等,雖然不是必需的營養成分,但有利于人體生長發育。其含量范圍應符合GB 29922的規定,原料來源可在GB 14880中查詢。
2.7氨基酸
為了更好的滿足人體的營養需求,GB 29922附錄B中列出了21種可用于特醫食品的氨基酸,根據所使用人群的特殊營養需求,可選擇添加一種或幾種氨基酸,所使用的氨基酸來源應符合附錄B和(或)GB 14880的規定。
2.8益生菌
原衛生部于2010年4月22日發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包括發酵乳桿菌、植物乳桿菌等,并陸續發布了多項補充公告。而對于嬰幼兒食品用菌種則有《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及其補充公告,包括乳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其中,嗜酸乳桿菌僅限用于1歲以上幼兒的食品。對于益生菌的使用要注意的是,需要以醫學和(或)營養學的研究結果為依據,在科學證實配方安全性和臨床效果能夠保證的情況下使用。
3 小結
以上就是食品伙伴網對特醫食品中可以使用的原料及相關要求的匯總。可以看出,GB 29922和GB 14880對特醫食品原料的使用說明已經十分詳細了。因此,企業在研發特醫食品時也應當遵守標準、法規要求,嚴格按照特定人群的營養需求,開發安全健康的產品。
本文為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編輯整理,轉載請與我們聯系。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咨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注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簽審核及合規咨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