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解讀《山東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年)》

   2013-04-28 888
核心提示:  2013年1月23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實施了《山東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建國以

  2013年1月23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實施了《山東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建國以來,省政府發布的第一個指導全省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綜合性規劃,具有重要的標志性意義。為方便公眾更加客觀、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規劃》,現將《規劃》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編制背景與重大意義

  動物疫病嚴重影響養殖業發展、危害人類健康。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關系國家食物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關系社會和諧穩定,是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職責,是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做好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畜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對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國內外實踐證明,實施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既是科學防治動物疫病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也是順應動物防疫新特點新趨勢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各級畜牧獸醫及有關部門全面落實免疫、檢疫、監測、撲殺等綜合防治措施,動物疫病防治取得顯著成效: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挥行Х婪读伺:>d狀腦病、非洲豬瘟等外來動物疫病傳入;有效應對了各類突發動物衛生事件,有力維護了全省現代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我省動物防疫法規體系基本形成,動物防疫制度不斷完善,動物防疫工作體系逐步健全,為分病種、分區域、分階段消滅動物疫病創造了有利條件,為制定實施《規劃》打下了良好基礎。

  但是,我省動物疫病病種多、病原復雜、污染面廣、畜禽隱性帶毒的現象仍然存在,隨著畜牧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密度不斷增加,動物疫病防治形勢更加嚴峻。同時,我省獸醫管理體制改革進展不平衡,基層畜牧獸醫機構和隊伍力量薄弱,動物防疫檢疫基礎設施和手段落后,動物衛生監督體系不健全,防控經費保障機制不完善,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動物疫病防治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為全面提高動物疫病防治能力,降低動物疫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威脅,盡快制定出臺《規劃》很有必要。

  《規劃》客觀總結了近年來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的重要成就,分析了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挑戰,提出了2013—2020年我省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相應對策,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基礎性、綱領性文件?!兑巹潯返某雠_,是我省動物疫病防治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省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進入了規劃引領、科學防治的新階段,標志著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歷史階段,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二、編制過程

  2012年5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后,我省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我省規劃編制工作?!兑巹潯肪幹茪v經調研、起草、研討、征求意見、專家論證等多個階段,經過反復修改,在廣泛征求全省畜牧獸醫系統意見的基礎上,召開了專家論證會,經來自省內外獸醫科研、教學、行政管理、技術支撐和動物疫病防治一線的13位專家審議,一致通過《規劃》論證,并形成《規劃》(征求意見稿)。11月9日,《規劃》(征求意見稿)發送省直相關部門廣泛征求了意見。2013年初,按照黨的十八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要求,結合貫徹落實中央、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對《規劃》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1月23日,省政府辦公廳公布實施。《規劃》凝結著全省廣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行業的共識,是動員系統、行業和社會力量參與的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規劃》編制過程中,我省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機制:首次提出“優先防治病種”,既突出了防控重點,有利于防治資源向重點病種傾斜,又解決了省級和地方事權劃分的問題;首次提出“一帶三區”的布局,突出區域化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次提出“有序減少活畜禽跨區流通”。同時,在規劃實施中明確提出“對制定單項防治計劃的病種,要設定明確的約束性指標,納入政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適時開展實施效果評估”。

  三、主要內容

  《規劃》是在《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框架下,充分考慮山東省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進行編制的。正文包括分八部分,圍繞全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目標,提出了“三大”防治策略、“四大”區域布局、“五大”重點任務和“七大”能力建設,并且為保障《規劃》有效實施,提出了包括法制保障、體制保障、科技保障、條件保障等“四大”保障措施。

 ?。ㄒ唬┲笇枷牒突驹瓌t。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重點撲滅、源頭凈化”和“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方針,把動物疫病防治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以促進動物疫病科學防治為主題,以轉變獸醫事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全面提升獸醫公共服務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立足省情、適度超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四條基本原則,提出分病種、分區域、分階段,有計劃地實施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動物疫病防治的長效機制。

 ?。ǘ┛茖W設置防治目標?!兑巹潯芳扔幸卟》乐蔚哪繕耍钟心芰ㄔO目標;既有總體目標,又有分階段的指標。到2020年,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保障養殖業生產安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動物疫病綜合防治能力??谔阋摺⒏咧虏⌒郧萘鞲械?4種優先防治的國內動物疫病達到規劃設定的考核標準;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到2015年提前實現消滅目標;生豬、家禽、牛、羊發病率分別下降到5%、6%、4%、3%以下;牛海綿狀腦病、非洲豬瘟等13種重點防范的外來動物疫病傳入和擴散風險有效降低,外來動物疫病防范和處置能力明顯提高;基礎設施和機構隊伍更加健全,法律法規和科技保障體系更加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更加穩定,獸醫公共服務能力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全面提高。

 ?。ㄈ﹨f調推進三大策略。圍繞優先防治動物疫病,明確提出實施三大策略,一是重大動物疫病和重點人畜共患病計劃防治策略,推進重點病種向免疫臨床無病例過渡,為實現免疫無疫和非免疫無疫奠定基礎; 二是畜禽健康促進策略,強化源頭防治,加大養殖投入品監管力度,大力支持發展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態化養殖,提高動物整體健康水平; 三是外來動物疫病風險防范策略,對尚未傳入我省的外來動物疫病加強風險管理。我省將構建起計劃防治、健康促進、風險防范協調推進的動物疫病防治策略框架。

 ?。ㄋ模┲攸c突出四大布局。我省對動物疫病實行區域化管理,明確提出了“一帶三區”重點區域布局和工作要求。

  “一帶”是指全省優勢畜牧業產業帶。根據《山東省畜牧業振興規劃(2011—2015年)》重點支持的產業區建設,不同優勢產業帶重點強化不同畜種的疫病防治。對高端禽肉產品出口加工區,重點強化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禽類疫病防治,優先實施種禽場疫病凈化。對生豬生態生產區,重點強化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生豬疫病防治,優先實施種豬場疫病凈化。對奶牛健康養殖區,重點強化口蹄疫、布魯氏菌病和奶牛結核病等奶牛疫病防治。對肉牛肉羊高質高效產業區,重點強化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等牛羊疫病防治。

  “三區”是指人畜共患病重點流行區、外來動物疫病傳入高風險區和動物疫病防治優勢區。

  人畜共患病重點流行區。全省加強布魯氏菌病和狂犬病防治,特別是對濟南、淄博、棗莊、東營、濰坊、濟寧、臨沂、德州、濱州、菏澤重點加強布魯氏菌病防治。

  外來動物疫病傳入高風險區。對野生動物遷徙區(包括微山湖、東平湖、東營黃河入海口和威海天鵝湖等)以及海港空港所在地,加強外來動物疫病防范。

  動物疫病防治優勢區。加快推進國家投資建設的膠東半島無疫區評估認證工作。在黃河三角洲以及濟南、濟寧等自然屏障好、畜牧業比較發達、防疫基礎條件好的區域或相鄰區域建設無疫區。在規?;?、標準化、集約化水平程度較高地區,加快推進生物安全隔離區建設。

 ?。ㄎ澹┘毣鞔_五大任務。綜合評估經濟影響、公共衛生影響、疫病傳播能力,以及防疫技術、經濟和社會可行性等各方面因素,《規劃》確定了14種優先防治的國內動物疫病,主要是嚴重危害家畜家禽生產和威脅人類健康的動物疫病,包括一類動物疫病5種,二類動物疫病9種。其中,經濟危害比較嚴重、政治影響較大的重大動物疫病有:口蹄疫(A型、亞洲I型、O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新城疫。公共衛生意義重大的人畜共患病有:布魯氏菌病、奶牛結核病、狂犬病。已經基本具備消滅條件的疫病有:馬鼻疽、馬傳染性貧血。對種畜禽影響嚴重的垂直傳播性疫病有沙門氏菌病、禽白血病、豬偽狂犬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等。同時,在綜合評估傳入風險的基礎上,確定了牛海綿狀腦病和非洲豬瘟等13種重點防范的外來動物疫病。

  《規劃》根據全省財力和防治重點等,在全面掌握疫病流行態勢、分布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當前要啟動的重點計劃,分別是:一是有效防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5種重大動物疫病。二是科學防治布魯氏菌病等5種主要人畜共患病。三是加快凈化沙門氏菌等種畜禽重點疫病。四是盡快消滅馬鼻疽和馬傳染性貧血。五是切實防范牛海綿狀腦病等外來動物疫病傳入。每一項任務,都明確了關鍵防治措施,提出了階段性和區域性指標,制定了相應的考核標準。

  對于優先防治的動物疫病,國家將制定出臺口蹄疫(A型、亞洲I型、O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布魯氏菌病等動物疫病單項計劃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新城疫、奶牛結核病等種畜禽場疫病凈化指導意見。我省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認真結合全省衛生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盡快制定和實施全省動物疫病防治計劃和指導意見,全面系統推進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六)整體提升七大能力。《規劃》圍繞全省動物疫病防治目標和任務,以最關鍵、最急需、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為重點,結合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和財政投入機制建設等,明確要求提升7方面能力,以適應新時期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需要。

  一是健全疫情監測網絡,完善監測機制,強化監測機構建設,充實專業技術力量,提升動物疫情監測預警力;二是強化應急物資儲備,健全應急機制,完善補貼政策,提升突發疫情應急管理能力;三是加強冷鏈體系建設,完善基礎防疫人員補貼政策,落實防疫主體責任,加強疫苗監管,提升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能力;四是嚴格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完善檢疫監管機制,健全規范標準體系,建立完善檢疫監管平臺,提升動物衛生監督執法能力;五是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信息收集、分析和評估,提升動物疫病防治信息化能力; 六是構建服務體系,培育服務主體,明確配套政策,提升動物疫病防治社會化服務能力;七是加強區域化畜產品安全生產能力建設,加快推進膠東半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生物安全隔離區的國家評估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官方認可,全面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

 ?。ㄆ撸娀U虾徒M織實施。《規劃》從我省省情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實際出發,明確法制、體制、科技、條件等方面保障措施。同時,強化組織領導,提出“省政府建立領導協調機制,定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明確了地方政府責任和各有關部門職責,以及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考核評估要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