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剛剛公布實施新修訂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將鄉村民俗旅游戶納入食品業態許可范圍,這意味著鄉村民俗旅游戶必須申領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方可向游客提供餐飲服務。作為配套細則的《北京市鄉村民俗旅游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還明確,民俗旅游戶是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民俗旅游戶內的禽畜類動物不得散養;不得加工顧客自采自摘山野菜等植物。
院內不得散養畜禽
民俗游剛興起時,許多民俗戶在院里院外散養畜禽,不少游客也認為很有鄉土氣息。但本著干凈整潔防疫的原則,現在絕大多數民俗戶已經不再這么做了。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徐亞東告訴記者,根據新的規定,戶內飼養的畜禽類動物應遠離食品加工經營場所并不得散養。徐所長說,像雞、鴨、羊等屬于為游客提供的食品類原材料,都不得在院內散養,但不包括貓狗等農戶自養的寵物。
懷柔寶山鎮超梁子村的特色餐飲服務是“全兔宴”,但肉兔也必須是在遠離民俗戶經營場所、由村里集中統一飼養。
記者了解到,目前懷柔區已禁止民俗旅游戶宰殺活禽,多數農戶自行暫停銷售禽類制品。
另外,《辦法》還明確規定民俗旅游戶不得加工顧客自采自摘山野菜等植物。游客其他的自帶食品,也不建議民俗旅游戶代為加工。
碗、肉、菜必須分開洗
在徐戰云農家院,記者看到,廚房里有3個水池,案板也準備了兩塊。衛生監督人員介紹,根據《辦法》要求,民俗旅游戶須至少安裝3個專用水池,分別用于洗碗、洗肉、洗菜。
廚房里還配備了消毒柜,記者了解到,目前民俗戶餐飲具消毒主要分為蒸汽熱力消毒和化學消毒兩種。制作無需加熱即可食用的涼拌菜,也有專區制作,配備專用刀、墩、盆等工具容器。
“光是切菜做飯的案板就要分好幾塊”,市食品辦人員告訴記者,不同的案板和工具都有不同的標記。與生面接觸的揉面的案板是一塊;面餅烤好后,切面餅的案板必須是另一塊,“比家里的廚房還要嚴”。
提醒:看證挑選“農家樂”
在琉璃廟鎮八寶堂村的農家樂院內,包括營業執照、餐飲服務許可證、從業人員的健康證、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等均上墻公示。
市食品辦提示市民,去“農家樂”游玩一定要選正規有資質的民俗旅游戶;選擇就餐前可對現場環境設施進行了解。
食品安全無小事,政府、企業、游客要相互協作,共同營造安全飲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