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人民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臨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
夏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多發期。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反復強調,要求各縣區、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夏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防范夏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強化我市夏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復雜形勢,真正把食品安全作為重大的民生和發展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針對夏季食物中毒高發、多發的特點,突出預防,科學監管,重在自律,嚴格責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集中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針對夏季食品安全的季節性特點,以學校食堂、考生餐飲服務提供單位、供應學校食堂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筑工地食堂、食品批發市場、食品商城、農貿市場、小型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小飲食店、小超市、小鹵菜店、小熟食店為重點整治對象,以學校、高(中)考考點及周邊地段、城鄉結合部、旅游景點附近區域、車站、醫院及周邊為重點區域,以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生活飲用水(桶裝飲用水)、熟食制品、冷飲食品、水產食品等為整治重點,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凡不符合市場準入要求或存在質量問題的,要及時責令停產、停售、追繳,并做好溯源工作。要督促餐飲企業、學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餐飲單位,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范,確保公眾消費安全。農業、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衛生、商務、畜牧、教育等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食物品種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消除隱患,做到不留死角、不走過場,確保不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切實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扎實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及時完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妥善處置,降低事故損失和影響;要在第一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取樣送檢,調查事故原因;要進一步嚴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通報、報告制度,在規定時間內按程序報告,嚴禁瞞報、漏報、遲報;要暢通社會投訴渠道,認真對待和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早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四、廣泛宣傳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針對性的飲食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倡導健康飲食方式,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尤其是學校、建筑工地食堂等公眾聚餐場所和單位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五、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食品安全監管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職責,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位、措施執行到位。各級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及有關監管部門,要根據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對食品安全隱患突出、事故頻發的領域進行實地督導,限期予以整改。因組織領導不力、措施不落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紀問責,從嚴追究責任。
夏季是食物中毒高發期、多發期。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反復強調,要求各縣區、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夏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防范夏季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精神,強化我市夏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復雜形勢,真正把食品安全作為重大的民生和發展問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要針對夏季食物中毒高發、多發的特點,突出預防,科學監管,重在自律,嚴格責任,確保廣大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二、集中開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針對夏季食品安全的季節性特點,以學校食堂、考生餐飲服務提供單位、供應學校食堂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筑工地食堂、食品批發市場、食品商城、農貿市場、小型食品生產企業、小作坊、小飲食店、小超市、小鹵菜店、小熟食店為重點整治對象,以學校、高(中)考考點及周邊地段、城鄉結合部、旅游景點附近區域、車站、醫院及周邊為重點區域,以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生活飲用水(桶裝飲用水)、熟食制品、冷飲食品、水產食品等為整治重點,加大監督檢查和抽檢力度,凡不符合市場準入要求或存在質量問題的,要及時責令停產、停售、追繳,并做好溯源工作。要督促餐飲企業、學校食堂,工地食堂等餐飲單位,嚴格遵守食品安全規范,確保公眾消費安全。農業、質監、工商、食品藥品監管、衛生、商務、畜牧、教育等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食物品種進行全面監督檢查,消除隱患,做到不留死角、不走過場,確保不發生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三、切實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扎實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準備工作,及時完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妥善處置,降低事故損失和影響;要在第一時間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時取樣送檢,調查事故原因;要進一步嚴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通報、報告制度,在規定時間內按程序報告,嚴禁瞞報、漏報、遲報;要暢通社會投訴渠道,認真對待和及時處理群眾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早消除食品安全隱患。
四、廣泛宣傳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知識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采取多種形式,加強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深入開展針對性的飲食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倡導健康飲食方式,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增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尤其是學校、建筑工地食堂等公眾聚餐場所和單位負責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五、嚴格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食品安全監管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各環節的監管職責,確保監管責任落實到位、措施執行到位。各級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辦公室及有關監管部門,要根據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對食品安全隱患突出、事故頻發的領域進行實地督導,限期予以整改。因組織領導不力、措施不落實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紀問責,從嚴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