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內蒙古農牧業廳關于積極推進“四進措施”深入開展 “四控行動”的通知(內農牧種植發﹝2017﹞50號)

   2017-03-09 934
核心提示:各盟市農牧業局,廳機關相關處室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促進綠色化與農牧業現

各盟市農牧業局,廳機關相關處室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促進綠色化與農牧業現代化融合發展,自治區農牧業廳提出積極推進“四進措施”深入開展“四控行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綠色發展是內蒙古農牧業發展的永恒主題。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責任和潛力,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農業“四控行動”不但是我區守住綠色、保護綠色、發展綠色的迫切需要,而且是實現節本增效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今后國家惠農政策和重點項目支持的主要方向,已成為我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共識。配合農業部“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我區提出到2020年,通過“四進四控”行動,農藥、化肥用量實現零增長,農業用水總量和用水強度得到“雙控”,地膜覆蓋面積和農膜殘留實現“雙減”,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現代農業初具規模。

    二、積極推進“四進措施”,確保“四控行動”取得實效

    一是推進地力提升,實現控肥增效。把強化耕地質量建設,提升耕地地力水平作為控肥最根本的措施來抓,結合“全區耕地質量建設年活動”,有針對性的開展耕地質量建設工程,大面積推廣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種植綠肥還田等技術,提高土壤貢獻率,降低產量對化肥的依賴程度,實現有機替代部分無機。同時,繼續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利用現代信息服務手段,擴大成果應用范圍,不斷優化氮、磷、鉀肥的用量、比例,引進推廣緩控釋、水溶性等新型肥料,有針對性的施用中微量元素。特別是要加大農企合作力度,在有一定基礎的旗縣,建設智能化配肥站,為農民開展個性化的配肥服務,確保配方肥下地,實現精準施肥減少化肥用量。

    二是推進統防統治,實現控藥減害。充分利用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組織和新型經營主體在組織、技術、藥械上的優勢,支持提升裝備水平,擴大服務能力,拓寬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效果,特別是發揮在重大病蟲應急防控中的作用。鼓勵開展集中防控、統防統治和病蟲害防治全程社會化服務。同時,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防控水平。因地制宜推廣白僵菌、赤眼蜂、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技術,積極開展清潔田園、秸稈處理、誘殺等物理防控措施,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生產成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實現減輕污染、提質增效,促進生產與生態協調發展。積極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深度融合。

    三是推進高效節水,實現控水降耗。進一步加大節水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積極采取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等措施,因地制宜發展噴灌、滴管、微灌和滲灌等高效節水灌溉,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促進水肥耦合利用,實現水肥利用率雙提高。同時,根據水資源稟賦,因水布局、量水生產、適水種植,進一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大力推廣深耕深松、保護性耕作、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和抗旱保水劑等技術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蓄水保墑抗旱能力。干旱冷涼區適度推廣坐水種、厚地膜覆蓋栽培技術。

    四是推進輕簡栽培,實現控膜提效。積極發展綠色農業,客觀分析地膜使用的投入產出比,高度重視地膜對環境、耕地、農事操作帶來的不利影響,重點在水熱資源較為充足的地區推廣適合機械作業的無膜淺埋滴灌技術,通過品種選擇、育苗移栽等替代技術,控制地膜使用。同時,在地膜覆蓋效益十分顯著的干旱冷涼區,大力推廣高標準厚地膜,加大殘膜回收力度,積極引進試驗降解膜,減少面源污染。探索以回收換市場等利益和責任均衡機制,扶持殘膜回收與資源化利用產業發展。

    三、強化組織保障,確保“四進四控”順利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一協調配合。“四進四控”是一個體系的不同重點內容,許多技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需要協調配合才能落實,不能單抓一項。各盟市、旗縣農牧業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統一協調各業務部門相互配合開展工作,結合“三級聯創”蹲點示范活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聯合的工作機制,將“四進四控”貫徹到農業生產的各項工作中。同時,要積極爭取財政、水利、國土等相關部門支持。

    (二)整合涉農項目,注重績效評價。各盟市、旗縣和各業務部門要將“四進四控”工作與農業重點項目進行有效整合,在項目實施方案中制定相關內容,體現對肥、藥、水、膜利用率的要求和使用量的控制,在項目試驗示范中探索和展示相關內容,在項目驗收中對控制效果和措施進行總結評價,切實將“四進四控”內容通過項目實施取得實效。

    (三)細化具體措施,發揮帶動作用。各盟市要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的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分區域、分作物、分步驟的開展具體指導工作,實現主要措施在主要作物上的基本覆蓋。實施中要重點依靠新型經營主體,借助其集中種植、統一經營的優勢充分發揮控制措施的效果,起到示范帶動作用,調動農民自發參與的積極性,逐步擴大示范面積。

    (四)集成技術模式,擴大示范效果。各地在落實工作中,要創新工作機制,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和組裝配套,形成四項融合、共同推進的模式。主動與科研、教學、企業開展廣泛合作和聯合攻關,引進前瞻性新技術,展示集成效果,總結形成可復制能推廣的技術模式,結合示范區建設,整體提升示范效果。

    (五)強化培訓宣傳,提升影響能力。各地要加大對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力度,通過政策引導和示范帶動,逐步形成農民認可的自覺行為。加大對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宣傳力度,提高“四進四控”對生態環境保護、農業綠色發展和提質降耗節本增效重要性認識,通過示范區展示,努力將“四進四控”由業務部門工作上升為地方政府重點工作,形成全社會推進的良好氛圍。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

    2017年3月7日



 
地區: 內蒙古
標簽: 牧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