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定梅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訂立網絡餐飲食品標準推動網絡餐飲服務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隨著“互聯網+餐飲服務”迅猛發展,網絡餐飲市場規模大,日均訂單量多,覆蓋行政區域廣,深刻影響著群眾的日常生活。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持續強化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一、已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管理制度。2017年11月,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印發《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各市場主體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強化安全措施和從業規范,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辦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辦法》規定,結合地方實際,建立健全相關配套制度措施,出臺地方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二)壓實主體責任。市場監管總局于2017年12月、2018年8月、2019年3月,三次約談美團、餓了么等網絡訂餐平臺,針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結果和媒體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要求平臺限期整改,督促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監管。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網絡訂餐平臺、平臺分支機構或辦事處負責人進行約談,制定入網審查要點、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要求,督促平臺落實備案、審查登記、公示等責任義務。
(三)強化監管力度。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屬地實際,強化監管措施。北京研發“網絡訂餐監督管理系統”,建立網絡餐飲服務監管市、區、所監管體系,全面逐一開展線上線下巡查,實現“以網管網”工作機制。浙江建立“網絡訂餐智能監控系統”開展入網餐飲單位線下檢查。江蘇、山東等地重點對網紅餐飲食品加大監管力度,實地檢查各平臺銷量排名靠前的網紅店鋪。湖北運用“飛行檢查”、“督導檢查”等方式,將巡查與督導相結合,對網絡訂餐“線上”、“線下”、“路上”三個環節進行全覆蓋檢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將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列入抽檢計劃,積極開展“你點我檢”等隨機抽檢活動,加大對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力度。
(四)開展專項檢查。《辦法》施行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地方實際,將網絡訂餐作為工作重點,開展“凈網”“清網”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全國集中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專項檢查中,針對無證入網經營、線上公示信息不全、線下實體店環境衛生管理不到位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各地共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89230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8.5萬家,取締無證經營9375家。立案查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違法行為583件,立案查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14153件,累計罰沒金額7929余萬元。
二、下一步工作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指出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將依據職責,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一)加大抽樣檢驗力度。進一步督促各地將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列入抽檢計劃,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478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等標準對餐飲食品原料等進行抽檢,保障餐飲食品安全。按照GB1493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對餐具清潔度進行抽樣檢測,推薦按照T/CCA 003《消毒餐飲配送箱(包)》對外賣配送包箱進行抽樣檢測,并加強配送工具、餐具等的監管,確保網絡餐飲服務餐具、配送工具清潔。待有關部門進一步制定出臺網絡餐飲服務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后,要求各地按照相應標準進一步強化抽樣檢驗工作,并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
(二)強化網絡餐飲服務配送環節管理。要求各地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格按照《辦法》要求,加強對送餐人員培訓管理,加強對配送過程食品安全管理。一是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鼓勵對配送食品進行封簽,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二是送餐人員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潔,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三是配送有保鮮、保溫、冷藏或冷凍等特殊要求食品時,嚴格按照《辦法》要求采取能保證食品安全的保存、配送措施。多措并舉,確保網絡餐飲在配送環節不被污染。
您提出的《關于訂立網絡餐飲食品標準推動網絡餐飲服務產業健康發展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隨著“互聯網+餐飲服務”迅猛發展,網絡餐飲市場規模大,日均訂單量多,覆蓋行政區域廣,深刻影響著群眾的日常生活。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強化日常監督檢查,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持續強化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一、已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健全管理制度。2017年11月,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印發《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各市場主體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強化安全措施和從業規范,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辦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根據《辦法》規定,結合地方實際,建立健全相關配套制度措施,出臺地方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制度。
(二)壓實主體責任。市場監管總局于2017年12月、2018年8月、2019年3月,三次約談美團、餓了么等網絡訂餐平臺,針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監督檢查結果和媒體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要求平臺限期整改,督促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強化監管。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網絡訂餐平臺、平臺分支機構或辦事處負責人進行約談,制定入網審查要點、食品安全信息公示要求,督促平臺落實備案、審查登記、公示等責任義務。
(三)強化監管力度。市場監管總局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屬地實際,強化監管措施。北京研發“網絡訂餐監督管理系統”,建立網絡餐飲服務監管市、區、所監管體系,全面逐一開展線上線下巡查,實現“以網管網”工作機制。浙江建立“網絡訂餐智能監控系統”開展入網餐飲單位線下檢查。江蘇、山東等地重點對網紅餐飲食品加大監管力度,實地檢查各平臺銷量排名靠前的網紅店鋪。湖北運用“飛行檢查”、“督導檢查”等方式,將巡查與督導相結合,對網絡訂餐“線上”、“線下”、“路上”三個環節進行全覆蓋檢查。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將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列入抽檢計劃,積極開展“你點我檢”等隨機抽檢活動,加大對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力度。
(四)開展專項檢查。《辦法》施行以來,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結合地方實際,將網絡訂餐作為工作重點,開展“凈網”“清網”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全國集中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專項檢查中,針對無證入網經營、線上公示信息不全、線下實體店環境衛生管理不到位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各地共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89230份,下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8.5萬家,取締無證經營9375家。立案查處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其分支機構違法行為583件,立案查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違法行為14153件,累計罰沒金額7929余萬元。
二、下一步工作
正如您在提案中所指出的,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將依據職責,進一步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
(一)加大抽樣檢驗力度。進一步督促各地將網絡餐飲食品抽檢列入抽檢計劃,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4789《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等標準對餐飲食品原料等進行抽檢,保障餐飲食品安全。按照GB1493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毒餐飲具》對餐具清潔度進行抽樣檢測,推薦按照T/CCA 003《消毒餐飲配送箱(包)》對外賣配送包箱進行抽樣檢測,并加強配送工具、餐具等的監管,確保網絡餐飲服務餐具、配送工具清潔。待有關部門進一步制定出臺網絡餐飲服務相關食品安全標準后,要求各地按照相應標準進一步強化抽樣檢驗工作,并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
(二)強化網絡餐飲服務配送環節管理。要求各地督促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及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格按照《辦法》要求,加強對送餐人員培訓管理,加強對配送過程食品安全管理。一是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鼓勵對配送食品進行封簽,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二是送餐人員保持個人衛生,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保持容器清潔,并定期進行清洗消毒。三是配送有保鮮、保溫、冷藏或冷凍等特殊要求食品時,嚴格按照《辦法》要求采取能保證食品安全的保存、配送措施。多措并舉,確保網絡餐飲在配送環節不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