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涉及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問題的決定》,按照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我局組織專家審查委員會對連江海帶、湯陰北艾、溆浦瑤茶、汨羅粽子、忻城糯玉米等5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技術審查。經審查合格,批準上述產品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自即日起實施保護。
特此公告。
附件:1.連江海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2.湯陰北艾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3.溆浦瑤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4.汨羅粽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5.忻城糯玉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10月8日
附件1
連江海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連江海帶。
二、申請機構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現轄行政區域及北緯26°07′至26°27′,東經119°17′至120°31′之間海域。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以“連雜一號”、“黃官”和“三海”海帶為主要苗種。
(二)養殖環境。
養殖海區底質為平坦的泥沙底、泥底,水深8~30m。海水流速在0.20~0.80m/s,透明度變化幅度1~2m,鹽度25~28。
(三)養殖管理。
1.夏苗培育。
(1)苗種選擇適應連江海區溫度、肥力等特點,具有耐高溫、優質、高產特性的良種。
(2)種海帶選擇藻體厚實、葉片寬大、色濃褐、附著物少、沒有病爛及尚未形成孢子囊的個體進行海區度夏。當水溫上升到
25~26℃時,將種海帶移入室內進行培育。采孢子時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苗種出庫前45~60天進行。
2.海帶養成。
(1)養成方式:采用延繩式平養、垂直養成法、貝藻間養等方式。
(2)養成初期:一類海區可深掛分苗,二三類海區可先密掛暫養再分養,也可深掛分苗。
(3)養成中期:海區水層調節在50~80cm,當海帶長至100~120cm時,可適當提升水層。
3.采收。
采收時間從3月上旬到5月下旬。
(四)加工工藝流程。
1.鮮海帶。
采收→清洗→整理→貯存。
2.干海帶。
清洗→燙煮→冷卻→攤菜→切分→干燥→包裝。
3.鹽漬海帶。
清洗→燙煮→冷卻→脫水→拌鹽→攤菜→切分→包裝。
(五)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
鮮海帶:葉片平整,寬度較大,中帶部與邊緣部的葉片厚度均勻,個體間性狀均勻,附著性生物和砂泥少,藻體柔嫩,口感脆爽鮮美。
干海帶:呈海帶固有的深綠色或褐色,葉體清潔平展,兩棵間無粘貼、無霉變、無花斑、無海帶根。
鹽漬海帶:表面光滑,無粘液,呈褐綠色,形狀整齊。
2.理化指標。
鮮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50;鈣(mg/kg)≥1300;鐵(mg/kg)≥6.00;β-胡蘿卜素(mg/kg)≤2.00。
干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4.00;鈣(mg/kg)≥8000;鐵(mg/kg)≥80.00;β-胡蘿卜素(mg/kg)≤10.00;水分(%)≤20。
鹽漬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80;鈣(mg/kg)≥1600;鐵(mg/kg)≥70.00;β-胡蘿卜素(mg/kg)≤4.00;鹽分(以NaCl計)% ≤22.95。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
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連江海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連江縣知識產權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連江海帶的檢測機構由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2
湯陰北艾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湯陰北艾。
二、申請機構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種源。
植物 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二)立地條件。
海拔50~100m的平原。土壤為潮土,土層厚度≥30cm,土壤有機質含量≥1%,土壤pH值7.0~8.0。
(三)栽培管理。
1.整地:施肥與整地相結合。種植前施肥,每667平方m2(畝)用量1000~2000kg。混勻土壤和肥料。平整土地后開溝,深度為20~25cm。
2.繁殖方式:分株繁殖。
3.栽植時間:每年3月。
4.定植密度:按株行距30×40cm栽苗,每穴2~3株。每畝栽植12000~15000株。
5.采收及采后處理:每年10月份之前采收艾葉。除去枯葉及其他雜質,曬至可安全儲存狀態。
(四)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艾葉外觀皺縮、青綠色、厚紙質,被毛厚密,絨線細長,香氣悠長。
2.理化指標:水分≤15%,總灰分≤12%,酸不溶性灰分≤3%,桉油精≥0.07%,硒≥0.5mg/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湯陰北艾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湯陰北艾的檢測機構由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3
溆浦瑤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溆浦瑤茶。
二、申請機構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的盧峰鎮、低莊鎮、深子湖鎮、祖師殿鎮、橋江鎮、油洋鄉、三江鎮、水東鎮、統溪河鎮、小橫垅鄉、淘金坪鄉、兩丫坪鎮、中都鄉、沿溪鄉、北斗溪鎮、葛竹坪鎮、龍莊灣鄉、龍潭鎮、黃茅園鎮等1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種源。
木姜葉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
(二)立地條件。
海拔200~1200m,土壤類型為中亞熱帶紅壤、黃壤、黃棕壤,土壤有機質含量≥2.8%,pH≤7。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式:分株、分根或扦插繁殖。
2.栽種要求:栽植密度每公頃5300株-6000株。
3.栽植時間:12月~次年2月,幼苗隨起隨栽。
4.施肥:以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為主,入冬前及春季發芽前各施一次,施肥量依土壤肥力確定。
5.采收:采收時間為公歷4月上旬~5月中旬(谷雨前后),采收當年生長的嫩葉。
(四)加工工藝流程。
攤放-殺青-手工揉捻-冷卻-機器揉捻-低溫烘干脫水-機器揉捻-滾炒-低溫烘干-篩選-提香-成品。
(五)加工要點。
1.攤放:含水量控制在65%~70%之間。
2.殺青:采用快速殺青,時間為40-50秒,溫度為300℃-320℃。
3.揉捻:需經過2次以上的揉捻。
4.滾炒:揉捻過后進行滾炒。
5.烘干:滾炒過后進行烘干,含水量≤10%。
6.提香:含水量≤7%。
(六)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外觀卷曲緊實,色澤墨綠;湯色淺黃、綠亮;氣味清香,滋味甘甜。
2.理化指標:總黃酮≥15g/kg,水溶性浸出物≥41%,水分≤7%,總灰分≤6.5%。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溆浦瑤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溆浦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溆浦瑤茶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4
汨羅粽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汨羅粽子。
二、申報機構
湖南省汨羅市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湖南省汨羅市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生產用水:產地范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規定。
2.粽葉:產地范圍內生產的箬葉,從采摘到加工使用不多于2天。
3.糯米:產地范圍內當年產的“桂花糯”(俗稱“三粒寸”),應符合國家大米相關標準規定。
4.食用堿:應符合國家食用堿相關標準規定。
5.豬肉:應符合國家畜肉相關標準規定。
6.紅豆、綠豆:應符合國家糧食相關標準規定。
(二)工藝流程。
選料→淘米→浸泡→配料→包制→水煮→冷卻→成品。
加工要點:
1.浸泡:浸泡45分鐘,瀝干水30分鐘。
2.配料:
(1)原味粽:按照糯米、食用堿100∶1的比例攪拌均勻。
(2)肉粽:按照糯米、食用堿、豬肉或臘豬肉100:1∶30的比例攪拌均勻。
(3)豆粽:按照糯米、食用堿、紅豆或綠豆100:1∶30的比例攪拌均勻。
3.包制:箬葉包裹,并用彩線包扎。
4.水煮:水溫95至100℃,水面沒過粽子約10cm,水煮時間150分鐘,然后關火燜60分鐘。
(三)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外形呈牛角狀、扎線松緊適當;剝去粽葉,粽體顏色橙黃,晶瑩透亮;入口糯軟略粘,清香味甜。
2.理化指標:肉粽干燥失重≤56%,蛋白質含量≥5.0%,脂肪含量≤17.5%。原味粽或豆粽干燥失重≤62%。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汨羅粽子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汨羅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汨羅粽子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5
忻城糯玉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忻城糯玉米。
二、申報機構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老唐朝”或者以“老唐朝”為基礎培育的糯玉米品種。
(二)立地條件。
選擇土質疏松,排灌方便的土山丘陵進行種植。種植基地空氣和灌溉水清潔,土壤中等肥力以上,3km范圍內無污染源。土壤類型以黃壤土、紅壤土為主,土壤質地在砂壤與輕粘之間,土壤pH值6.0~7.5。
(三)栽培管理。
1.播種:春玉米在2月上旬至下旬播種,秋玉米在7月上旬至下旬播種。行距平行單株種植每667m2(畝)保苗3400~3700株, 雙行單株種植每667m2(畝)保苗3700~3860株。
2.施肥:種植時施足基肥,施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玉米苗4~5張葉時結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施攻苗肥;在玉米植株7~9葉時施攻稈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抽雄前7~15天重施攻苞肥。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收獲鮮苞穗宜在乳熟期一般在雌穗吐絲授粉后25天左右采收;收獲干粒的,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衣枯白,籽粒變硬,顯現該品種籽粒色澤時收獲。
(五)加工。
碾米脫皮加工,工藝流程為:原料→清理、篩選→泡水→一次加工(碾米脫皮)→二次加工(玉米頭、米糠分離)→三次加工(拋光噴風)→分級篩選→雙色選→包裝。
(六)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加工脫皮后籽粒為橢圓形,顆粒圓潤飽滿,呈乳白色。顆粒大小分為小、中、大三個等級,小顆粒千粒重10~80g,中顆粒千粒重80~200g,大顆粒千粒重200~300g。顆粒軟硬適中,熬粥后香甜軟糯,口感極佳。
2.理化指標:直鏈淀粉(干基)≤5.0%,蛋白質含量≥8.0g/100g,水分含量≤14.0%,灰分含量≤1.0%,粗脂肪含量≤2.0%,脂肪酸值(干基)(以KOH計)≤70mg/100g,鋅含量≥1.9mg/100g,鎂含量≥109.0mg/100g,鐵含量≥1.2mg/100g。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忻城糯玉米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忻城糯玉米的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特此公告。
附件:1.連江海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2.湯陰北艾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3.溆浦瑤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4.汨羅粽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5.忻城糯玉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局
2019年10月8日
附件1
連江海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連江海帶。
二、申請機構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現轄行政區域及北緯26°07′至26°27′,東經119°17′至120°31′之間海域。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以“連雜一號”、“黃官”和“三海”海帶為主要苗種。
(二)養殖環境。
養殖海區底質為平坦的泥沙底、泥底,水深8~30m。海水流速在0.20~0.80m/s,透明度變化幅度1~2m,鹽度25~28。
(三)養殖管理。
1.夏苗培育。
(1)苗種選擇適應連江海區溫度、肥力等特點,具有耐高溫、優質、高產特性的良種。
(2)種海帶選擇藻體厚實、葉片寬大、色濃褐、附著物少、沒有病爛及尚未形成孢子囊的個體進行海區度夏。當水溫上升到
25~26℃時,將種海帶移入室內進行培育。采孢子時間一般在9月中下旬,苗種出庫前45~60天進行。
2.海帶養成。
(1)養成方式:采用延繩式平養、垂直養成法、貝藻間養等方式。
(2)養成初期:一類海區可深掛分苗,二三類海區可先密掛暫養再分養,也可深掛分苗。
(3)養成中期:海區水層調節在50~80cm,當海帶長至100~120cm時,可適當提升水層。
3.采收。
采收時間從3月上旬到5月下旬。
(四)加工工藝流程。
1.鮮海帶。
采收→清洗→整理→貯存。
2.干海帶。
清洗→燙煮→冷卻→攤菜→切分→干燥→包裝。
3.鹽漬海帶。
清洗→燙煮→冷卻→脫水→拌鹽→攤菜→切分→包裝。
(五)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
鮮海帶:葉片平整,寬度較大,中帶部與邊緣部的葉片厚度均勻,個體間性狀均勻,附著性生物和砂泥少,藻體柔嫩,口感脆爽鮮美。
干海帶:呈海帶固有的深綠色或褐色,葉體清潔平展,兩棵間無粘貼、無霉變、無花斑、無海帶根。
鹽漬海帶:表面光滑,無粘液,呈褐綠色,形狀整齊。
2.理化指標。
鮮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50;鈣(mg/kg)≥1300;鐵(mg/kg)≥6.00;β-胡蘿卜素(mg/kg)≤2.00。
干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4.00;鈣(mg/kg)≥8000;鐵(mg/kg)≥80.00;β-胡蘿卜素(mg/kg)≤10.00;水分(%)≤20。
鹽漬海帶:蛋白質含量(g/100g)≥1.80;鈣(mg/kg)≥1600;鐵(mg/kg)≥70.00;β-胡蘿卜素(mg/kg)≤4.00;鹽分(以NaCl計)% ≤22.95。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
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連江海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連江縣知識產權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連江海帶的檢測機構由福建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2
湯陰北艾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湯陰北艾。
二、申請機構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種源。
植物 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
(二)立地條件。
海拔50~100m的平原。土壤為潮土,土層厚度≥30cm,土壤有機質含量≥1%,土壤pH值7.0~8.0。
(三)栽培管理。
1.整地:施肥與整地相結合。種植前施肥,每667平方m2(畝)用量1000~2000kg。混勻土壤和肥料。平整土地后開溝,深度為20~25cm。
2.繁殖方式:分株繁殖。
3.栽植時間:每年3月。
4.定植密度:按株行距30×40cm栽苗,每穴2~3株。每畝栽植12000~15000株。
5.采收及采后處理:每年10月份之前采收艾葉。除去枯葉及其他雜質,曬至可安全儲存狀態。
(四)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艾葉外觀皺縮、青綠色、厚紙質,被毛厚密,絨線細長,香氣悠長。
2.理化指標:水分≤15%,總灰分≤12%,酸不溶性灰分≤3%,桉油精≥0.07%,硒≥0.5mg/kg。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湯陰北艾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湯陰北艾的檢測機構由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3
溆浦瑤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溆浦瑤茶。
二、申請機構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湖南省懷化市溆浦縣現轄行政區域內的盧峰鎮、低莊鎮、深子湖鎮、祖師殿鎮、橋江鎮、油洋鄉、三江鎮、水東鎮、統溪河鎮、小橫垅鄉、淘金坪鄉、兩丫坪鎮、中都鄉、沿溪鄉、北斗溪鎮、葛竹坪鎮、龍莊灣鄉、龍潭鎮、黃茅園鎮等1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種源。
木姜葉柯(Lithocarpus litseifolius Hance Chun)。
(二)立地條件。
海拔200~1200m,土壤類型為中亞熱帶紅壤、黃壤、黃棕壤,土壤有機質含量≥2.8%,pH≤7。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方式:分株、分根或扦插繁殖。
2.栽種要求:栽植密度每公頃5300株-6000株。
3.栽植時間:12月~次年2月,幼苗隨起隨栽。
4.施肥:以有機肥或腐熟農家肥為主,入冬前及春季發芽前各施一次,施肥量依土壤肥力確定。
5.采收:采收時間為公歷4月上旬~5月中旬(谷雨前后),采收當年生長的嫩葉。
(四)加工工藝流程。
攤放-殺青-手工揉捻-冷卻-機器揉捻-低溫烘干脫水-機器揉捻-滾炒-低溫烘干-篩選-提香-成品。
(五)加工要點。
1.攤放:含水量控制在65%~70%之間。
2.殺青:采用快速殺青,時間為40-50秒,溫度為300℃-320℃。
3.揉捻:需經過2次以上的揉捻。
4.滾炒:揉捻過后進行滾炒。
5.烘干:滾炒過后進行烘干,含水量≤10%。
6.提香:含水量≤7%。
(六)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外觀卷曲緊實,色澤墨綠;湯色淺黃、綠亮;氣味清香,滋味甘甜。
2.理化指標:總黃酮≥15g/kg,水溶性浸出物≥41%,水分≤7%,總灰分≤6.5%。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溆浦瑤茶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溆浦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溆浦瑤茶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4
汨羅粽子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汨羅粽子。
二、申報機構
湖南省汨羅市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湖南省汨羅市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原料要求。
1.生產用水:產地范圍內的地下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規定。
2.粽葉:產地范圍內生產的箬葉,從采摘到加工使用不多于2天。
3.糯米:產地范圍內當年產的“桂花糯”(俗稱“三粒寸”),應符合國家大米相關標準規定。
4.食用堿:應符合國家食用堿相關標準規定。
5.豬肉:應符合國家畜肉相關標準規定。
6.紅豆、綠豆:應符合國家糧食相關標準規定。
(二)工藝流程。
選料→淘米→浸泡→配料→包制→水煮→冷卻→成品。
加工要點:
1.浸泡:浸泡45分鐘,瀝干水30分鐘。
2.配料:
(1)原味粽:按照糯米、食用堿100∶1的比例攪拌均勻。
(2)肉粽:按照糯米、食用堿、豬肉或臘豬肉100:1∶30的比例攪拌均勻。
(3)豆粽:按照糯米、食用堿、紅豆或綠豆100:1∶30的比例攪拌均勻。
3.包制:箬葉包裹,并用彩線包扎。
4.水煮:水溫95至100℃,水面沒過粽子約10cm,水煮時間150分鐘,然后關火燜60分鐘。
(三)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外形呈牛角狀、扎線松緊適當;剝去粽葉,粽體顏色橙黃,晶瑩透亮;入口糯軟略粘,清香味甜。
2.理化指標:肉粽干燥失重≤56%,蛋白質含量≥5.0%,脂肪含量≤17.5%。原味粽或豆粽干燥失重≤62%。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汨羅粽子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汨羅市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汨羅粽子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附件5
忻城糯玉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要求
一、地理標志產品名稱
忻城糯玉米。
二、申報機構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人民政府。
三、產地范圍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現轄行政區域。
四、質量要求
(一)品種。
“老唐朝”或者以“老唐朝”為基礎培育的糯玉米品種。
(二)立地條件。
選擇土質疏松,排灌方便的土山丘陵進行種植。種植基地空氣和灌溉水清潔,土壤中等肥力以上,3km范圍內無污染源。土壤類型以黃壤土、紅壤土為主,土壤質地在砂壤與輕粘之間,土壤pH值6.0~7.5。
(三)栽培管理。
1.播種:春玉米在2月上旬至下旬播種,秋玉米在7月上旬至下旬播種。行距平行單株種植每667m2(畝)保苗3400~3700株, 雙行單株種植每667m2(畝)保苗3700~3860株。
2.施肥:種植時施足基肥,施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玉米苗4~5張葉時結合第一次中耕培土施攻苗肥;在玉米植株7~9葉時施攻稈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抽雄前7~15天重施攻苞肥。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采收。
收獲鮮苞穗宜在乳熟期一般在雌穗吐絲授粉后25天左右采收;收獲干粒的,在全田90%以上的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衣枯白,籽粒變硬,顯現該品種籽粒色澤時收獲。
(五)加工。
碾米脫皮加工,工藝流程為:原料→清理、篩選→泡水→一次加工(碾米脫皮)→二次加工(玉米頭、米糠分離)→三次加工(拋光噴風)→分級篩選→雙色選→包裝。
(六)特色質量。
1.感官特色:加工脫皮后籽粒為橢圓形,顆粒圓潤飽滿,呈乳白色。顆粒大小分為小、中、大三個等級,小顆粒千粒重10~80g,中顆粒千粒重80~200g,大顆粒千粒重200~300g。顆粒軟硬適中,熬粥后香甜軟糯,口感極佳。
2.理化指標:直鏈淀粉(干基)≤5.0%,蛋白質含量≥8.0g/100g,水分含量≤14.0%,灰分含量≤1.0%,粗脂肪含量≤2.0%,脂肪酸值(干基)(以KOH計)≤70mg/100g,鋅含量≥1.9mg/100g,鎂含量≥109.0mg/100g,鐵含量≥1.2mg/100g。
3.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五、專用標志使用
忻城糯玉米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忻城縣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審核,報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后予以公告。忻城糯玉米的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