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縣(自治縣)農委、畜牧獸醫局(中心),萬盛經開區農林局,有關單位:
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二款:本法所稱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第九章第七十四條:本法第二條第二款中所稱的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為全面深化草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扎實推動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促進草牧業加快發展,根據《農業部關于切實做好2017年草原保護建設重點工作的通知》(農牧發〔2017〕5號)等要求,現就我市2017年草原保護建設有關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深化草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一)推進改革落實。根據《農業部推進草原保護制度建設工作方案》(農牧發〔2016〕11號),按照“權屬明晰、保護有序、評價科學、利用合理、監管到位”的要求,深入推進草原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結合重慶草地多數確權為林權等的實際,各區縣(自治縣)農牧主管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轉化觀念,切實將草原建設保護工作列上議事日程。重點指導落實好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強對草原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根據《農業部關于分解下達“十三五”期間全國草原植被蓋度約束性指標的通知》(農牧發〔2016〕9號文件)精神,草原植被蓋度已列為農業部對各省、市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到2020年,重慶市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要達到86%(各有關區縣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指標分解另文通知)。各有關區縣農牧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專門機構和班子,嚴格按照《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監測技術規程(試行)》(見附件1),做好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監測、日常統計監測和對照核查工作,開展草原承載力監測預警,有序推進全民所有草山、草坡資源資產有償使用,編制草原資源資產負債表,促進草地資源合理利用。
(二)加大溝通協調。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要積極對接、主動配合發改委、環保、國土等部門做好有關草原資源生態空間規劃編制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工作,研究厘清草原資源用途管制邊界,掌握各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中涉及草原資源變化情況,加強草原生態空間向其他自然生態空間用途轉換管理,建立動態臺賬,強化實時管控。
二、扎實開展草原資源清查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75號)及《國務院關于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82號)中“全面開展公共資源清查”和“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核算”的統一要求,今年內,重慶要開展并完成草地資源清查工作。各地要將落實完成草原資源清查工作作為貫徹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舉措,充分認識開展草原資源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和落實責任分工,加強組織協調,按時保質完成草原清查工作。
(二)清查草地家底。各地圍繞摸清草原資源“權屬權責、面積分布、類型等級、利用現狀、生態狀況”等基礎信息,嚴格按照《重慶市草地資源清查方案》(另文通知)確定的步驟和規程,及時組織開展草原自然資源清查,并匯總、填寫草原改革任務統計表(見附件1)。近期,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將按照《重慶市草地資源清查方案》的統一部署,組織專題培訓,加強指導和技術服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三、落實強牧惠牧政策
(一)推進草原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建設。繼續推進退耕還林還草、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草地治理等工程的實施力度。加強工程項目基礎數據采集,推進項目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組織開展工程效益監測,形成工程效益評價報告。認真開展工程項目自查自驗工作,總結經驗模式、加大成果宣傳,確保工程實施效果。
(二)加快推進南方現代草牧業發展。各有關區縣(自治縣)要加強對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等項目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嚴格按照已報批的項目方案,扎實開展項目生產經營效益監測和實地指導,確保項目實施各項目標實現,取得預期效益。各項目區縣務必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2015年度南方草地項目的驗收工作,10月30日前完成2016年度南方草地項目的驗收工作。并及時將項目驗收報告以正式公文報送市農委、市財政局備案。市里將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及時組織抽查驗收。同時,各地要充分依托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退耕還草等項目實施契機,總結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模式。并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在草牧產業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打造優質品牌,推動南方草牧業產業鏈建設。
附件:1﹒
草原改革任務統計表
2﹒
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監測技術規程(試行)
重慶市農業委員會
2017年5月15日
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一章第二條第二款:本法所稱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第九章第七十四條:本法第二條第二款中所稱的天然草原包括草地、草山和草坡,人工草地包括改良草地和退耕還草地。為全面深化草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扎實推動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促進草牧業加快發展,根據《農業部關于切實做好2017年草原保護建設重點工作的通知》(農牧發〔2017〕5號)等要求,現就我市2017年草原保護建設有關重點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面深化草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一)推進改革落實。根據《農業部推進草原保護制度建設工作方案》(農牧發〔2016〕11號),按照“權屬明晰、保護有序、評價科學、利用合理、監管到位”的要求,深入推進草原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結合重慶草地多數確權為林權等的實際,各區縣(自治縣)農牧主管部門一定要提高認識,轉化觀念,切實將草原建設保護工作列上議事日程。重點指導落實好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等制度,加強對草原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根據《農業部關于分解下達“十三五”期間全國草原植被蓋度約束性指標的通知》(農牧發〔2016〕9號文件)精神,草原植被蓋度已列為農業部對各省、市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到2020年,重慶市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要達到86%(各有關區縣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指標分解另文通知)。各有關區縣農牧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立專門機構和班子,嚴格按照《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監測技術規程(試行)》(見附件1),做好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監測、日常統計監測和對照核查工作,開展草原承載力監測預警,有序推進全民所有草山、草坡資源資產有償使用,編制草原資源資產負債表,促進草地資源合理利用。
(二)加大溝通協調。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要求,各地要積極對接、主動配合發改委、環保、國土等部門做好有關草原資源生態空間規劃編制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等工作,研究厘清草原資源用途管制邊界,掌握各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中涉及草原資源變化情況,加強草原生態空間向其他自然生態空間用途轉換管理,建立動態臺賬,強化實時管控。
二、扎實開展草原資源清查
(一)加強組織領導。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75號)及《國務院關于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82號)中“全面開展公共資源清查”和“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核算”的統一要求,今年內,重慶要開展并完成草地資源清查工作。各地要將落實完成草原資源清查工作作為貫徹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舉措,充分認識開展草原資源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和落實責任分工,加強組織協調,按時保質完成草原清查工作。
(二)清查草地家底。各地圍繞摸清草原資源“權屬權責、面積分布、類型等級、利用現狀、生態狀況”等基礎信息,嚴格按照《重慶市草地資源清查方案》(另文通知)確定的步驟和規程,及時組織開展草原自然資源清查,并匯總、填寫草原改革任務統計表(見附件1)。近期,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將按照《重慶市草地資源清查方案》的統一部署,組織專題培訓,加強指導和技術服務,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三、落實強牧惠牧政策
(一)推進草原重大生態保護工程建設。繼續推進退耕還林還草、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草地治理等工程的實施力度。加強工程項目基礎數據采集,推進項目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組織開展工程效益監測,形成工程效益評價報告。認真開展工程項目自查自驗工作,總結經驗模式、加大成果宣傳,確保工程實施效果。
(二)加快推進南方現代草牧業發展。各有關區縣(自治縣)要加強對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等項目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嚴格按照已報批的項目方案,扎實開展項目生產經營效益監測和實地指導,確保項目實施各項目標實現,取得預期效益。各項目區縣務必在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2015年度南方草地項目的驗收工作,10月30日前完成2016年度南方草地項目的驗收工作。并及時將項目驗收報告以正式公文報送市農委、市財政局備案。市里將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及時組織抽查驗收。同時,各地要充分依托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退耕還草等項目實施契機,總結推廣可復制的典型經驗模式。并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支持,促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在草牧產業領域融合發展,鼓勵和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打造優質品牌,推動南方草牧業產業鏈建設。
附件:1﹒

2﹒

重慶市農業委員會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