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加大科技引領與示范推廣
我部組織開展了全國肉牛肉羊遺傳改良,遴選國家核心育種場,開展新品種培育,加快遺傳改良進程。下一步,將通過實施黃河流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人工飼草地建植、草畜產品加工、畜種改良選育、糞便肥料化還田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草牧業生產技術,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建立草牧業技術標準規范
近年來,我部持續組織開展草牧業發展關鍵環節標準制修訂工作,并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制定。其中,組織制修訂牧草生產環境與基礎設施、資源管理、生產與加工、質量控制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標準、技術規范130余項;牛、羊等草食牲畜品種資源、飼喂營養、養殖場建設與飼養管理、產品質量與生產技術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技術規范230余項;養殖環境控制及設施設備等國家和行業標準50余項;動物防疫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220余項。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完善草牧業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大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力度,為提升我國草牧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提供支撐。
三、關于建設草牧業大數據平臺
近年來,我部持續推進畜牧獸醫大數據平臺建設,建設了畜牧業綜合信息平臺建設、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系統、獸醫衛生信息平臺、智慧獸藥管理平臺,初步實現了養殖場數據直采直報直辦,質量安全監管全程可追溯,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可追溯,獸藥產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可追溯。其中,牛羊等草食牲畜生產數據、飼草生產數據等草牧業生產有關指標是平臺監測分析的重點內容之一。下一步,我部將結合您所提建議,繼續加強草牧業生產過程監測分析,擴大數據共享范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逐步提升草牧業信息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四、關于出臺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
國家高度重視草牧業發展,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等多方面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規劃引領。《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要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我部印發《農業部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導地方加快構建現代草牧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中央財政農業轉移支付資金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進實施糧改飼,支持牛羊養殖場(戶)和飼草專業化服務組織收儲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等優質飼草,積極發展優質飼草作物。實施牧區畜牧良種補貼,支持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肉牛、肉羊和牦牛進行品種改良。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建設優質苜蓿生產基地,降低奶牛養殖成本。中央財政資金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基本涵蓋了牧草生產所需的主要機具,各省(區、市)可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從中選取確定補貼范圍,還可選擇不超過3個品目的產品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財政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提高貸款額度(個人最高2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300萬元),擴大政策支持范圍,放寬企業支持條件,延后執行利息分擔機制,優化貸款審核發放流程,符合條件的草牧業企業可按程序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2019年中央投入資金65.7億元,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等草原生態修復工程,修復治理退化草原4720萬畝,防治草原生物災害1.4億畝,全國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積分別達到12億畝和26億畝。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國家成立牧草產業技術體系,設立29個崗位科學家和24個試驗站,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開展草牧業相關的科技研發和實用技術示范推廣,加強高產優質牧草篩選、新品種培育、飼草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技術集成創新,注重人才隊伍培養,著力研究解決制約草牧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瓶頸,不斷提升草牧業發展的科技實力。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支持包括草牧業在內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林草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推動出臺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草牧業發展政策體系,加大科技創新和實用技術推廣,持續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
我部組織開展了全國肉牛肉羊遺傳改良,遴選國家核心育種場,開展新品種培育,加快遺傳改良進程。下一步,將通過實施黃河流域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人工飼草地建植、草畜產品加工、畜種改良選育、糞便肥料化還田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草牧業生產技術,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
二、關于建立草牧業技術標準規范
近年來,我部持續組織開展草牧業發展關鍵環節標準制修訂工作,并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技術規范的制定。其中,組織制修訂牧草生產環境與基礎設施、資源管理、生產與加工、質量控制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標準、技術規范130余項;牛、羊等草食牲畜品種資源、飼喂營養、養殖場建設與飼養管理、產品質量與生產技術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技術規范230余項;養殖環境控制及設施設備等國家和行業標準50余項;動物防疫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220余項。下一步,我部將繼續完善草牧業標準體系,進一步加大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力度,為提升我國草牧業標準化生產水平提供支撐。
三、關于建設草牧業大數據平臺
近年來,我部持續推進畜牧獸醫大數據平臺建設,建設了畜牧業綜合信息平臺建設、飼料和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系統、獸醫衛生信息平臺、智慧獸藥管理平臺,初步實現了養殖場數據直采直報直辦,質量安全監管全程可追溯,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可追溯,獸藥產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可追溯。其中,牛羊等草食牲畜生產數據、飼草生產數據等草牧業生產有關指標是平臺監測分析的重點內容之一。下一步,我部將結合您所提建議,繼續加強草牧業生產過程監測分析,擴大數據共享范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逐步提升草牧業信息管理水平和綜合服務能力。
四、關于出臺草牧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
國家高度重視草牧業發展,通過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撐等多方面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規劃引領。《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要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我部印發《農業部關于促進草食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導地方加快構建現代草牧業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二是加大政策支持。中央財政農業轉移支付資金加大支持力度,積極推進實施糧改飼,支持牛羊養殖場(戶)和飼草專業化服務組織收儲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等優質飼草,積極發展優質飼草作物。實施牧區畜牧良種補貼,支持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肉牛、肉羊和牦牛進行品種改良。實施奶業振興行動,建設優質苜蓿生產基地,降低奶牛養殖成本。中央財政資金農機購置補貼機具種類范圍基本涵蓋了牧草生產所需的主要機具,各省(區、市)可根據生產實際需要從中選取確定補貼范圍,還可選擇不超過3個品目的產品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財政部會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提高貸款額度(個人最高2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300萬元),擴大政策支持范圍,放寬企業支持條件,延后執行利息分擔機制,優化貸款審核發放流程,符合條件的草牧業企業可按程序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2019年中央投入資金65.7億元,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等草原生態修復工程,修復治理退化草原4720萬畝,防治草原生物災害1.4億畝,全國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面積分別達到12億畝和26億畝。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國家成立牧草產業技術體系,設立29個崗位科學家和24個試驗站,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開展草牧業相關的科技研發和實用技術示范推廣,加強高產優質牧草篩選、新品種培育、飼草高效種植模式示范、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技術集成創新,注重人才隊伍培養,著力研究解決制約草牧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瓶頸,不斷提升草牧業發展的科技實力。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支持包括草牧業在內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國家林草局、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推動出臺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草牧業發展政策體系,加大科技創新和實用技術推廣,持續推進草牧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