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廳屬各單位:
現將《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組織抓好落實。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6月30日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
“158”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20〕6號)要求,深入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創建任務
(一)“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2020年,首批在24個縣開展“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力爭通過示范創建,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新發展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批區域公共品牌,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示范創建縣主導產業產值每年增長10%以上,打造成為縣域特色支柱產業。(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種植業局、畜牧處、漁業局、質管站、特色農業站等,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2020年開始每年創建100個左右的省級生產、加工、供應類示范基地;到2025年,各類基地總數達500個。力爭通過創建,每個生產、加工、供應類基地每年產值增長10%以上,基地農產品及加工品滬蘇浙地區銷售額年均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種植業局、畜牧處、漁業局、質管站、特色農業站等,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培育一批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園區和冷鏈物流企業。將“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加工園區作為加工類、供應類基地建設的骨干企業和重點園區,進一步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引領和帶動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加快轉型升級、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到2025年產值超100億元的“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園區達80%以上;超100億元的“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0%以上,超50億元的加工企業占80%以上。(責任單位:廳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創建步驟
(一)縣級申報。
1. 示范基地創建申報。示范基地創建周期為1年。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每年對轄區內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摸底、評估,推薦有發展規模和比較優勢、在滬蘇浙地區有較好合作和市場基礎的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等主體,申報示范基地創建;經縣(市、區)政府同意后,報所在市審核匯總。(責任單位: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2. “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申報。“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周期3年。2022年啟動新一輪示范創建。由各縣區綜合自身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實際,填寫申報書,經縣(市、區)政府同意后,報所在市審核匯總。(責任單位: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市級審核。
各市結合本市農業農村整體發展規劃,綜合評判、統籌考量,在申報市本級基地的同時,對所轄縣(市、區)推薦的創建基地名單和“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名單審核匯總,經市政府同意后報省廳。(責任單位:各市農業農村局)
(三)省級審定。
省廳定期對示范縣、示范基地創建情況調度監測,掌握創建進展。結合調度情況,每年組織開展示范基地創建主體評估和“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年度評估。其中,基地評估按照第三方評測、綜合評估、會議審定等程序進行,對年度評估達標的基地授牌。(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
三、政策支持
以實施“158”行動計劃為統領,聚焦“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和基地示范創建,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快主體培育、品牌打造、園區建設,促進產業發展、鏈條延伸、三產融合,以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引領推進全省農業農村加快轉型升級。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級統籌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資金等涉農項目資金,將開展“一縣一業(特)”和基地示范建作為重要分配因素和條件,傾斜支持“158”行動實施。各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涉農項目資金統籌整合,爭取設立專項資金。要按照“一業一策”要求,制定“一縣一業(特)”扶持政策。積極推薦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利用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責任單位:廳計財處、發展規劃處及廳屬各有關單位,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是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各地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發揮公共財政的撬動作用,吸引更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示范創建。要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158”行動示范創建,將“158”示范創建納入專項債支持范圍,進一步落實好再貸款再貼現金融支持;要加大信貸和保險支持力度,幫助“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加工園區及基地創建主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責任單位:廳計財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是推動落實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各地要加強部門溝通協調,保障基地等有關主體用地,按政策將基地種植養殖配建的保鮮冷藏、烘干晾曬存貯、農機庫房、分揀包裝、廢棄物處理、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落實稅收、用電、運輸等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是加強宣傳推介。要聚焦“一縣一業(特)”和基地“兩個示范創建”,通過多種途徑,加大“158”行動計劃實施宣傳力度,為打造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新的亮麗名片營造好輿論氛圍。要優先支持示范基地創建主體參與長三角地區各類展銷會、對接會等,利用多種平臺,突出宣傳推介“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縣、示范創建基地優質產品、優質項目,高效推動基地產業發展、品牌打造、市場拓展。(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把創建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成立創建工作組織,協調解決創建工作問題,確保創建工作成效。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成立創建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推進落實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是加強規劃引導。各地要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科學確定主導產業及發展方向,統籌謀劃布局“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要結合“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制定5年行動方案和年度創建工作計劃。各地要按照“一個產業規劃”“一個創建方案”“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支撐政策”“一個考核標準”等“五個一”要求,完善創建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是加強合作交流。定期召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聯席會議,組織聯盟成員及“一市三省”企業開展產銷對接,提升合作水平。加大基地建設推進工作力度,召開工作推進會,開展經驗交流。建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動態簡報,不定期刊載各地示范創建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是加強調度考核。建立月上報、季調度機制,調度“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園區、冷鏈物流企業及基地建設、“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情況。各地要按要求,及時報送調度信息、有關總結材料。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將“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情況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內容。(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農辦秘書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現將《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印發你們,請組織抓好落實。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6月30日
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
“158”行動計劃工作方案
為認真貫徹《安徽省實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行動計劃》,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20〕6號)要求,深入實施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158”行動計劃,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創建任務
(一)“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2020年,首批在24個縣開展“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力爭通過示范創建,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新發展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品牌,打造一批區域公共品牌,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示范創建縣主導產業產值每年增長10%以上,打造成為縣域特色支柱產業。(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種植業局、畜牧處、漁業局、質管站、特色農業站等,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2020年開始每年創建100個左右的省級生產、加工、供應類示范基地;到2025年,各類基地總數達500個。力爭通過創建,每個生產、加工、供應類基地每年產值增長10%以上,基地農產品及加工品滬蘇浙地區銷售額年均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種植業局、畜牧處、漁業局、質管站、特色農業站等,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培育一批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工園區和冷鏈物流企業。將“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加工園區作為加工類、供應類基地建設的骨干企業和重點園區,進一步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引領和帶動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加快轉型升級、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到2025年產值超100億元的“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園區達80%以上;超100億元的“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達30%以上,超50億元的加工企業占80%以上。(責任單位:廳鄉村產業處、市場信息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創建步驟
(一)縣級申報。
1. 示范基地創建申報。示范基地創建周期為1年。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每年對轄區內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開展摸底、評估,推薦有發展規模和比較優勢、在滬蘇浙地區有較好合作和市場基礎的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等主體,申報示范基地創建;經縣(市、區)政府同意后,報所在市審核匯總。(責任單位: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2. “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申報。“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周期3年。2022年啟動新一輪示范創建。由各縣區綜合自身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實際,填寫申報書,經縣(市、區)政府同意后,報所在市審核匯總。(責任單位: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市級審核。
各市結合本市農業農村整體發展規劃,綜合評判、統籌考量,在申報市本級基地的同時,對所轄縣(市、區)推薦的創建基地名單和“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名單審核匯總,經市政府同意后報省廳。(責任單位:各市農業農村局)
(三)省級審定。
省廳定期對示范縣、示范基地創建情況調度監測,掌握創建進展。結合調度情況,每年組織開展示范基地創建主體評估和“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年度評估。其中,基地評估按照第三方評測、綜合評估、會議審定等程序進行,對年度評估達標的基地授牌。(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
三、政策支持
以實施“158”行動計劃為統領,聚焦“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和基地示范創建,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加快主體培育、品牌打造、園區建設,促進產業發展、鏈條延伸、三產融合,以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引領推進全省農業農村加快轉型升級。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省級統籌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資金等涉農項目資金,將開展“一縣一業(特)”和基地示范建作為重要分配因素和條件,傾斜支持“158”行動實施。各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涉農項目資金統籌整合,爭取設立專項資金。要按照“一業一策”要求,制定“一縣一業(特)”扶持政策。積極推薦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利用農業產業化發展基金。(責任單位:廳計財處、發展規劃處及廳屬各有關單位,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是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各地要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發揮公共財政的撬動作用,吸引更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參與示范創建。要積極推動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158”行動示范創建,將“158”示范創建納入專項債支持范圍,進一步落實好再貸款再貼現金融支持;要加大信貸和保險支持力度,幫助“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加工園區及基地創建主體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責任單位:廳計財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是推動落實用地、用電等優惠政策。各地要加強部門溝通協調,保障基地等有關主體用地,按政策將基地種植養殖配建的保鮮冷藏、烘干晾曬存貯、農機庫房、分揀包裝、廢棄物處理、管理看護房等輔助設施用地納入農用地管理。落實稅收、用電、運輸等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是加強宣傳推介。要聚焦“一縣一業(特)”和基地“兩個示范創建”,通過多種途徑,加大“158”行動計劃實施宣傳力度,為打造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新的亮麗名片營造好輿論氛圍。要優先支持示范基地創建主體參與長三角地區各類展銷會、對接會等,利用多種平臺,突出宣傳推介“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縣、示范創建基地優質產品、優質項目,高效推動基地產業發展、品牌打造、市場拓展。(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鄉村產業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把創建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成立創建工作組織,協調解決創建工作問題,確保創建工作成效。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成立創建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推進落實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二是加強規劃引導。各地要根據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科學確定主導產業及發展方向,統籌謀劃布局“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示范創建。要結合“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制定5年行動方案和年度創建工作計劃。各地要按照“一個產業規劃”“一個創建方案”“一個工作專班”“一套支撐政策”“一個考核標準”等“五個一”要求,完善創建工作機制。(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三是加強合作交流。定期召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聯盟聯席會議,組織聯盟成員及“一市三省”企業開展產銷對接,提升合作水平。加大基地建設推進工作力度,召開工作推進會,開展經驗交流。建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動態簡報,不定期刊載各地示范創建過程中的好經驗、好做法。(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
四是加強調度考核。建立月上報、季調度機制,調度“158”行動重點農產品加工企業、園區、冷鏈物流企業及基地建設、“一縣一業(特)”示范創建情況。各地要按要求,及時報送調度信息、有關總結材料。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將“一縣一業(特)”全產業鏈示范創建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情況納入鄉村振興考核內容。(責任單位:廳發展規劃處、農辦秘書處,各市、縣(市、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