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關于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建議收悉。經商銀保監會、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為劃好、建好、管好糧食生產功能區,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要求用3年時間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并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按照國務院要求,近兩年我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目前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劃定任務已基本完成,各地正在抓緊組織開展上圖入庫和成果驗收工作。在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的同時,我部會同相關部門正著手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支持。
一、關于突出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
糧食生產大縣、農業資源稟賦較好等具備較強農業生產能力的地區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重點地區,在劃定工作尚未全部完成的情況下,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重點劃定地區的傾斜支持力度,強化農業生產基礎。一是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產糧大縣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面積較大的地區。為鼓勵各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國家不斷加大對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其中,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湖南省產糧大縣獎勵資金達到24.91億元,有力支持了湖南省糧油產業發展。二是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將農田建設管理職能整合歸并到農業農村部。我部認真落實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安排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資金優先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同時,我部正在抓緊編制《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19—2022年)》,加快完善《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保障能力的意見》,計劃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將優先支持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開展建設。三是支持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創建。選擇300多個生產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縣,也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面積較大的縣,開展糧棉油糖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創建,示范推廣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推行“龍頭企業+創建區”、“合作社+創建區”的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訂單種植和產銷銜接,有力促進了作物單產提升和品質改善。
二、關于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26億元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重點,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主要包括探索公益性與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加快農技推廣信息化建設,完善農技人員分級分類培育機制,支持試點省份構建農業科研基地+區域示范基地+基礎推廣站+新型經營主體的“兩地一站一體”鏈式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等。各地可按照有關部門要求,統籌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支持。
三、關于打造優質特色稻米產業基地
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通過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全程化質量監管、全產業鏈經營、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優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湖南省可結合實際,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相關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打造優勢特色稻米產業基地。
四、關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目前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品種包括種、養、林三大類16個品種,已基本覆蓋了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補貼區域已覆蓋全國。2018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農業保險承保面積9.85億畝,覆蓋率67%。2018年,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6個省份,面向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在水稻、小麥等農產品價格尚未完全放開的地區,開展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在玉米價格完全放開的地區開展收入保險試點。糧食生產功能區可自主開展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品種保險并按規定申請中央補貼,財政部2013年印發了《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在鼓勵再保險的基礎上,分險種、分地區確定了準備金的計提比例區間。
此外,為強化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支持,2018年10月我部印發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強化政策支持加快“兩區”建設工作的通知》(農辦規〔2018〕14號),從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農業生產補貼向“兩區”重點傾斜、各類項目投資優先支持“兩區”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支持措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兩區”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產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產現代化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穩固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 010—59192529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1日
附件:
農辦議2019-418CEB.CEB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是黨中央、國務院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為劃好、建好、管好糧食生產功能區,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要求用3年時間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并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建設任務。按照國務院要求,近兩年我部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積極推動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目前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劃定任務已基本完成,各地正在抓緊組織開展上圖入庫和成果驗收工作。在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的同時,我部會同相關部門正著手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支持。
一、關于突出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
糧食生產大縣、農業資源稟賦較好等具備較強農業生產能力的地區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重點地區,在劃定工作尚未全部完成的情況下,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重點劃定地區的傾斜支持力度,強化農業生產基礎。一是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產糧大縣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面積較大的地區。為鼓勵各地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國家不斷加大對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其中,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湖南省產糧大縣獎勵資金達到24.91億元,有力支持了湖南省糧油產業發展。二是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將農田建設管理職能整合歸并到農業農村部。我部認真落實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把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作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安排的一個重要因素,有關資金優先向糧食生產功能區傾斜。同時,我部正在抓緊編制《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19—2022年)》,加快完善《關于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保障能力的意見》,計劃到2022年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將優先支持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開展建設。三是支持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創建。選擇300多個生產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縣,也是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面積較大的縣,開展糧棉油糖綠色高質高效整建制創建,示范推廣高產高效、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技術模式,推行“龍頭企業+創建區”、“合作社+創建區”的產業融合模式,發展訂單種植和產銷銜接,有力促進了作物單產提升和品質改善。
二、關于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
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26億元農業生產發展資金,以糧食生產功能區為重點,支持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主要包括探索公益性與經營性農技推廣融合發展機制,加快農技推廣信息化建設,完善農技人員分級分類培育機制,支持試點省份構建農業科研基地+區域示范基地+基礎推廣站+新型經營主體的“兩地一站一體”鏈式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等。各地可按照有關部門要求,統籌加大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支持。
三、關于打造優質特色稻米產業基地
2018年,中央財政安排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通過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全程化質量監管、全產業鏈經營、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優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湖南省可結合實際,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相關財政補助資金,用于打造優勢特色稻米產業基地。
四、關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目前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品種包括種、養、林三大類16個品種,已基本覆蓋了關系國計民生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大宗農產品,補貼區域已覆蓋全國。2018年,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農業保險承保面積9.85億畝,覆蓋率67%。2018年,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在6個省份,面向規模經營農戶和小農戶,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在水稻、小麥等農產品價格尚未完全放開的地區,開展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在玉米價格完全放開的地區開展收入保險試點。糧食生產功能區可自主開展中央財政保費補貼品種保險并按規定申請中央補貼,財政部2013年印發了《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管理辦法》,在鼓勵再保險的基礎上,分險種、分地區確定了準備金的計提比例區間。
此外,為強化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支持,2018年10月我部印發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強化政策支持加快“兩區”建設工作的通知》(農辦規〔2018〕14號),從優先建設高標準農田、農業生產補貼向“兩區”重點傾斜、各類項目投資優先支持“兩區”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對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支持措施。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兩區”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產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產現代化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穩固國家糧食安全基礎。
感謝您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聯系單位及電話: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 010—59192529
農業農村部
2019年8月31日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