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畜牧局關于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意見的通知(遼政辦發〔2009〕14號)

   2011-03-26 352
核心提示: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省畜牧局《關于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轉發給你們,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省畜牧局《關于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關于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意見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的突破遼西北戰略,把畜牧業建設成為遼西北農村經濟主導產業,促進遼西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遼西北是我省畜牧業重要產區,牛羊飼養量及其產品產量占全省總量的40%以上。遼西北畜牧業在保障全省畜產品供給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遼西北畜牧業在取得較快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較低,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畜產品加工業落后等問題。當前,遼西北發展現代畜牧業具有優勢條件,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意義重大。

  (一)發展遼西北現代畜牧業有利于遼西北經濟結構調整。畜牧業產業鏈長,產前能夠帶動種植業和飼料加工業,產后連接加工業和服務業,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形成在當地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產業集群。

  (二)發展遼西北現代畜牧業有利于遼西北農村經濟發展。畜牧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就業,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較快發展。

  (三)發展遼西北現代畜牧業有利于改善遼西北生態環境。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轉變,能夠建立不受“雨養農業”束縛的新型種植業結構,實現土地良性利用;改變草原利用方式,恢復草原植被。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不僅能夠改善這一地區生態環境,而且將為遼寧中部地區發展提供生態屏障。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政策引導,推進體制創新,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動畜牧業資源科學開發利用,確保畜牧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畜牧業在農民收入中的比重顯著提高,使畜牧業成為突破遼西北的重要支柱產業。

  (二)基本原則。

  1.政府推動與市場引導并重的原則。充分發揮政策調控和導向作用,創造有利于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強化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引導有利于畜牧業發展生產要素向遼西北傾斜。

  2.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相結合的原則。立足資源優勢,實施龍頭拉動戰略,促進以牛羊為主、一縣(市、區)一品特色產業發展。全面推進規模經營,形成畜牧業產業集群。

  3.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的原則。科學開發飼料資源,大力推進舍飼圈養,有效保護草原生態,推進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防止集約化養殖污染,實現現代畜牧業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相協調。

  (三)總體目標。遼西北畜牧業發展速度在全省領先,重點縣(市、區)特色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畜牧業在當地經濟結構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到2012年,遼西北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畜牧業經濟總量比2008年翻一番。

  三、加快遼西北畜牧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一)加快資源開發利用。

  1.加大秸稈飼料化開發利用力度。建立和落實秸稈“三貯一化”、秸稈青(黃)貯壕及農機補貼政策,有效解決遼西北秸稈“三貯一化”等基礎設施不足問題,秸稈資源利用率提高一倍以上。

  2.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充分發揮遼西北土地資源優勢,堅持糧草并舉,發展農田種植優質高產牧草和飼料作物,推進種養結合,促進種植業優化升級。

  3.推進飼料工業發展。依托糧食資源優勢,建設立足遼西北、面向全省、輻射東北地區的飼料工業生產基地,提高糧食產品加工轉化率和畜牧業發展水平。

  4.加強牧草資源開發利用。實施好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適時補播,科學圍封,有效管理,2009年至2011年治理沙化草原300萬畝。在確保生態效益的前提下,采取打草等方式科學利用治理區牧草資源。

  (二)加快畜牧業基礎建設。

  1.加強畜禽良種體系建設。加強遼西北肉牛、肉羊等畜牧業良種體系建設。加大牛、羊等改良站點建設,提高肉牛、肉羊人工授精比例。應用胚胎移植等畜牧業生產新技術,加大優質種源培育和推廣力度,建立與畜牧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種源基地。

  2.推進畜牧業小區建設。重點支持遼西北畜牧業標準化小區建設,實現達標畜牧業標準化小區應補盡補。到2012年,遼西北畜牧業小區達到4400個,畜牧業集約化生產水平明顯提高。

  3.扶持畜產品加工業建設。推進省級畜產品加工業建設以獎代補項目向遼西北傾斜,鼓勵社會資金投資建設畜產品加工企業。實施畜產品加工名牌戰略,推動以企業為龍頭的產業集群建設。到2012年,遼西北建成15個畜牧業龍頭企業,形成5個名牌產品。

  (三)加快發展特色畜牧業。

  1.加快牛羊生產發展。推動以畜牧業標準化小區、飼養大場(戶)為主體、規模適度的基礎牛羊生產基地建設,全面推進農戶發展基礎牛羊,確保基礎牛羊數量迅速增加。大力發展育肥牛羊生產,依托內蒙古等地的牛羊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牛羊育肥小區、大場(戶)。

  2.提高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大力推進以標準化畜牧業小區、規模化飼養場(戶)為重點的標準化畜牧業生產。重點發展畜牧業生產大場(戶),積極扶持畜牧業合作組織建設,完善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與畜牧標準化小區、大場(戶)、專業合作組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提高畜牧業標準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

  3.建設畜牧產業集群。依托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重點打造凌源、鐵嶺清河、昌圖等縣(市、區)肉牛,建平、阜蒙縣肉羊,彰武縣肉鵝等產業集群,形成“一縣一品”特色畜牧產業。

  (四)加快畜牧業保障體系建設。

  1.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重點扶持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重大動物疫病診斷、監測能力。加強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建設,穩定基層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提高防控和應急能力。強化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機制,確保重大動物疫病免疫率達到100%。規范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工作,市級實驗室要盡快達到重大動物疫病血清學和病原學快速監測能力,縣級實驗室具備抗體監測能力。加強追溯體系建設,畜牧業生產、流通環節實現網絡化信息化管理。強化動物檢疫監督工作,嚴格對外引動物的監管,落實申報審批、隔離觀察等制度,嚴防外疫傳入和疫情傳播。

  2.加強獸藥飼料和畜產品安全體系建設。加強獸藥飼料生產、流通和使用質量安全監管,杜絕使用違禁藥物及添加有害物質的行為。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縣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不斷提高檢測水平。增加遼西北地區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數量,加強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范圍、生產過程與標志使用監管。

  (五)加強科技支撐。

  1.加強畜牧業科技研究。重點支持符合遼西北自然條件和經濟特點的秸稈開發利用、飼料作物栽培利用、牛羊生產發展的畜牧業生產、經營模式的研究和推廣應用,不斷提高畜牧業科技水平。

  2.推進畜牧科技普及。加強技術培訓,實現每個飼養大場(戶)至少有1名受訓人員。加大先進生產技術推廣力度,提高實用技術普及率。實行科技人員駐鄉入戶服務,對規模化場(戶)進行有效指導。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和落實相關政策。

  1.支持遼西北秸稈資源開發利用。省安排專項資金,對符合標準的秸稈青(黃)貯壕等設施建設予以補助。

  2.支持遼西北畜牧業標準化小區、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符合省級扶持標準的畜牧業小區、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按標準對每個小區補貼10萬元,每個龍頭企業補貼500萬元。

  3.支持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及牧草開發利用。2009年至2011年,省每年安排資金1億元,用于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建設。

  4.實行國家良種補貼等政策向遼西北傾斜。符合國家良種補貼、牛羊優勢區建設、秸稈養畜建設的項目,省將優先向遼西北安排。

  5.落實農田種草和農機補貼政策。全面落實農田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的相關補貼政策,實現牧草、秸稈收割、加工、利用以及飼料加工、奶站建設機械應補盡補。

  6.支持遼西北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優先安排遼西北縣級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和鄉鎮獸醫站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二)加大融資力度。

  1.加強信貸支持。積極推進建立健全擔保公司、財政貼息制度,推動金融機構加大畜牧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效增加畜牧業貸款規模。

  2.增強社會融資能力。完善畜牧業發展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效吸納社會資金,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各級政府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對推進遼西北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縣域經濟發展重大意義的認識。遼西北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實行領導負責制,明確目標,科學規劃,切實將加快遼西北現代畜牧業發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省畜牧局

  二○○九年三月二十日



 
地區: 遼寧
標簽: 畜牧 畜牧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