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餐飲商戶已經在“分區分級、精準防控”的原則下,逐步啟動復工復產的工作。為幫助餐飲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方面要求、保障商戶工作人員與消費者兩方面健康安全,加速恢復經營,中國飯店協會、美團點評與北京華天、真功夫、德克士、云海肴在整合、完善餐飲企業配送、點餐、進貨等環節無接觸操作指引和打造“無接觸餐廳”示范店、“安心餐廳”的經驗基礎上,聯合發布《餐飲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無接觸餐廳”與“安心餐廳”實施指南》,為餐飲企業提供操作指引。
餐飲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
“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實施指南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各地已根據實際情況有序推進復產復工。一方面,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挑戰依然嚴峻,不可掉以輕心,餐飲企業衛生服務的信息披露與質量控制流程公示有助于消費者恢復信心;另一方面,“無接觸”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推廣“無接觸”操作有助于餐廳食品安全建設,幫助消費者安心消費。以“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的綠色餐飲理念為指導,在總結“無接觸餐廳”示范店、“安心餐廳”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實施指南,旨在確保安心消費的前提下,促進消費逐步復蘇,助力商戶擴量增收,共迎“疫”后暖春。
一、安心餐廳
(一)倡導各餐飲門店應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管理,并通過“安心碼”進行衛生信息公示
餐飲商戶應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管理,解決餐廳疫情期間的安心防護與無接觸服務問題,滿足消費者基本衛生和飲食需求。倡導各餐飲門店承諾執行店內消毒、員工測溫、餐位設置、佩戴口罩、后廚環境、傳菜過程、防護物資等7項防疫舉措,提供安全、有效的餐廳衛生防護服務。
倡導各餐飲門店將防疫衛生服務信息進行公示,直觀展示給消費者。建議商家可按照首個業內標準《餐飲商戶衛生服務信息在線披露規范》,將門店的每日消毒、全員測溫、分散就餐等衛生服務內容進行在線展示。 倡導各餐飲門店在門口處張貼門店專屬“安心碼”,就餐消費者掃描后可展現餐廳在“安心承諾”方面的防疫衛生工作。
(二)倡導各餐飲門店開通進店消費者的實名登記功能
倡導各餐飲門店測量進店用餐消費者體溫,并建立進店用餐消費者的可追溯臺賬,登記同行人中至少 1 名用餐消費者的真實姓名和有效聯系方式。
建議餐飲門店可鋪設具有消費者實名登記功能的“安心碼”,在消費者進店用餐前要求消費者用手機掃描“安心碼”并確認登記個人信息聯系方式,一旦該場所出現疫情,可通過登記情況迅速追蹤密切接觸者。
(三)倡導各餐飲門店推行預約制經營,供消費者安心預訂
提倡商戶推行預約制經營,避免因為門店需客流控制、分散就餐,導致人群排隊帶來的聚集性風險。例如,可在網絡餐飲平臺開通餐廳門店的預訂、預約功能,實行消費者的在線預約、安心預訂。預約預訂的同時需準確登記顧客信息,保障就餐顧客可追溯臺賬的信息準確度、完整性、規范性。
(四)倡導實行分散就餐,使用公筷公勺雙筷,提倡分餐制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餐飲商戶應適度控制堂食人員密度。如消費者需要在店內用餐,建議各餐飲門店的工作人員應為消費者交叉安排座位,做到兩桌客人之間的間距應保持在1.5 米以上,顧客間隔應保持在 1 米以上。如果是兩位以上的客人用餐,應建議分桌用餐,每桌人數不超過兩人。
倡導實施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不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夾菜,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消費者除就餐外,應全程佩戴口罩。
二、無接觸餐廳
倡導各餐飲門店可通過“無接觸進貨”、“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配送”等舉措,實現從餐品制作到交付全程無接觸,保障商戶安全、用戶安全。
(一)進貨采購場景:無接觸進貨
加強餐廳供應鏈現代化、數字化建設。推薦餐飲企業自建供應鏈體系或提供餐飲供應鏈平臺,采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手機等終端實現“無接觸”采購、下單。全面啟動餐廳原材料無接觸配送,即配送車輛達到餐廳地點后,司機電話通知商戶,到約定的卸貨位置自提。餐廳接貨人員到達指定位置,清點商品確認無誤,司機拍照后操作簽收,整個操作過程雙方人員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雙方人員接觸,從而降低安全隱患。
(二)店面經營場景: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無人配送機器人
旨在倡導商家在數字化手段支持下實現提供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服務,即通過提供手機點餐、支付、預點餐、外帶等全方位無接觸產品和運營方案,實現餐廳的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全鏈路解決方案,減少人與人接觸,讓特殊時期餐廳營業和消費者就餐更安全。餐廳應支持非人工點單并付款(包括手機點單、自助點餐屏等能力),使用無接觸形式(如電話、短信、線上告知等形式)溝通取餐需求。應具備自助取餐柜臺或其他自助取餐場地,任何訂餐/取餐流程中,餐廳人員應避免與用戶直接接觸。
1、無接觸點餐:餐廳通過手機點餐功能,實現顧客到店后通過手機掃碼,全程無接觸完成點餐、下單、支付、取餐的閉環。既能節約顧客點餐時間,又可以規避傳統面對面點餐帶來的人與人的接觸,有效降低與人接觸風險。
2、無接觸取餐:餐廳設置專門的無接觸取餐點,在后廚根據顧客點單流水完成菜品制作后,由餐廳工作人員將菜品送至無接觸取餐點,并通過語音播報的形式叫號取餐,顧客按叫號順序憑流水號在無接觸取貨架上取走同一流水號的餐品,避免與人接觸,減少顧客在店內的時間。
3、全程無接觸預點餐:餐廳在線上投放點餐二維碼,通過社交媒體觸達顧客,顧客通過二維碼進行線上點餐,可以自行選擇到店取餐時間段,避免到店后排隊,減少與人的接觸,同時也幫助餐廳緩解了運營壓力。
4、提倡使用無人配送機器人:建議有條件的餐飲商戶可試用無人配送機器人,通過室內配送機器人承擔從后廚到送餐到桌或其他指定區域的菜品傳送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人與人接觸帶來的潛在風險。使用機器人的商戶,應確保機器人在餐廳場景內開展配送服務時的安全防護,并對機器人進行定期消毒、清潔和保養。
(三)外賣配送場景:無接觸配送
餐廳應具備自配送或第三方平臺無接觸配送能力(需商家提供合作能力證明),包括訂單留言、電話等多種實現形式任何配送流程中,餐廳人員/騎手不得與用戶直接接觸。
1、推薦消費者使用無接觸配送
消費者可通過兩種方式選擇“無接觸配送”,一種是直接在下單頁面中備注信息,另一種是與騎手溝通,告知使用該服務,并與騎手協商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商品送達后,用戶自行在約定位置或取餐柜取餐,避免面對面接觸。
2、無接觸配送信息提示卡
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展現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例如,“無接觸安心送”是指在騎手和用戶協商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的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用戶,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的安心配送模式。
三、平臺支持
(一)倡導平臺為符合標準的餐飲門店提供“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標識
呼吁網絡餐飲平臺為提供安心承諾、無接觸服務的餐廳門店進行特殊標識,供消費者查詢和識別身邊的“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滿足商戶、消費者兩端的安全需求。建議平臺提供的標識包括:“安心餐廳”、“無接觸安心送”、“無接觸點餐”、“無接觸自提/外賣”等。
(二)倡導社會各界為餐飲企業提供大數據及技術培訓支持
呼吁全社會特別是網絡餐飲平臺和數字餐飲解決方案提供方為餐飲企業實現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提供技術支持。支持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為餐廳提供設置無接觸配送、點餐、取餐、預點餐和供應鏈的技術方案支持;無接觸餐廳相關服務標準化落地方案支持;無接觸餐廳服務物料方案支持、遠程培訓支持。
同時,呼吁網絡餐飲平臺發揮大數據能力,在手機界面為消費者提供“熱銷菜品推薦”、“網友推薦菜品”、“菜品排行榜”等數據支持,幫助顧客快速決策和下單。
四、注意事項
餐飲企業應因地制宜,在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復產復工,根據自身餐廳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服務流程化、規范化、并制定異常情況處理預案,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病毒傳播。
餐飲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
“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實施指南
伴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推進,各地已根據實際情況有序推進復產復工。一方面,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挑戰依然嚴峻,不可掉以輕心,餐飲企業衛生服務的信息披露與質量控制流程公示有助于消費者恢復信心;另一方面,“無接觸”概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推廣“無接觸”操作有助于餐廳食品安全建設,幫助消費者安心消費。以“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的綠色餐飲理念為指導,在總結“無接觸餐廳”示范店、“安心餐廳”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實施指南,旨在確保安心消費的前提下,促進消費逐步復蘇,助力商戶擴量增收,共迎“疫”后暖春。
一、安心餐廳
(一)倡導各餐飲門店應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管理,并通過“安心碼”進行衛生信息公示
餐飲商戶應采取有效的衛生防護管理,解決餐廳疫情期間的安心防護與無接觸服務問題,滿足消費者基本衛生和飲食需求。倡導各餐飲門店承諾執行店內消毒、員工測溫、餐位設置、佩戴口罩、后廚環境、傳菜過程、防護物資等7項防疫舉措,提供安全、有效的餐廳衛生防護服務。
倡導各餐飲門店將防疫衛生服務信息進行公示,直觀展示給消費者。建議商家可按照首個業內標準《餐飲商戶衛生服務信息在線披露規范》,將門店的每日消毒、全員測溫、分散就餐等衛生服務內容進行在線展示。 倡導各餐飲門店在門口處張貼門店專屬“安心碼”,就餐消費者掃描后可展現餐廳在“安心承諾”方面的防疫衛生工作。
(二)倡導各餐飲門店開通進店消費者的實名登記功能
倡導各餐飲門店測量進店用餐消費者體溫,并建立進店用餐消費者的可追溯臺賬,登記同行人中至少 1 名用餐消費者的真實姓名和有效聯系方式。
建議餐飲門店可鋪設具有消費者實名登記功能的“安心碼”,在消費者進店用餐前要求消費者用手機掃描“安心碼”并確認登記個人信息聯系方式,一旦該場所出現疫情,可通過登記情況迅速追蹤密切接觸者。
(三)倡導各餐飲門店推行預約制經營,供消費者安心預訂
提倡商戶推行預約制經營,避免因為門店需客流控制、分散就餐,導致人群排隊帶來的聚集性風險。例如,可在網絡餐飲平臺開通餐廳門店的預訂、預約功能,實行消費者的在線預約、安心預訂。預約預訂的同時需準確登記顧客信息,保障就餐顧客可追溯臺賬的信息準確度、完整性、規范性。
(四)倡導實行分散就餐,使用公筷公勺雙筷,提倡分餐制
在疫情防控期間,各餐飲商戶應適度控制堂食人員密度。如消費者需要在店內用餐,建議各餐飲門店的工作人員應為消費者交叉安排座位,做到兩桌客人之間的間距應保持在1.5 米以上,顧客間隔應保持在 1 米以上。如果是兩位以上的客人用餐,應建議分桌用餐,每桌人數不超過兩人。
倡導實施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不用自己的筷子相互夾菜,用公筷夾菜、公勺舀湯。消費者除就餐外,應全程佩戴口罩。
二、無接觸餐廳
倡導各餐飲門店可通過“無接觸進貨”、“無接觸點餐”、“無接觸配送”等舉措,實現從餐品制作到交付全程無接觸,保障商戶安全、用戶安全。
(一)進貨采購場景:無接觸進貨
加強餐廳供應鏈現代化、數字化建設。推薦餐飲企業自建供應鏈體系或提供餐飲供應鏈平臺,采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手機等終端實現“無接觸”采購、下單。全面啟動餐廳原材料無接觸配送,即配送車輛達到餐廳地點后,司機電話通知商戶,到約定的卸貨位置自提。餐廳接貨人員到達指定位置,清點商品確認無誤,司機拍照后操作簽收,整個操作過程雙方人員保持安全距離,避免雙方人員接觸,從而降低安全隱患。
(二)店面經營場景: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無人配送機器人
旨在倡導商家在數字化手段支持下實現提供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服務,即通過提供手機點餐、支付、預點餐、外帶等全方位無接觸產品和運營方案,實現餐廳的無接觸點餐、無接觸取餐全鏈路解決方案,減少人與人接觸,讓特殊時期餐廳營業和消費者就餐更安全。餐廳應支持非人工點單并付款(包括手機點單、自助點餐屏等能力),使用無接觸形式(如電話、短信、線上告知等形式)溝通取餐需求。應具備自助取餐柜臺或其他自助取餐場地,任何訂餐/取餐流程中,餐廳人員應避免與用戶直接接觸。
1、無接觸點餐:餐廳通過手機點餐功能,實現顧客到店后通過手機掃碼,全程無接觸完成點餐、下單、支付、取餐的閉環。既能節約顧客點餐時間,又可以規避傳統面對面點餐帶來的人與人的接觸,有效降低與人接觸風險。
2、無接觸取餐:餐廳設置專門的無接觸取餐點,在后廚根據顧客點單流水完成菜品制作后,由餐廳工作人員將菜品送至無接觸取餐點,并通過語音播報的形式叫號取餐,顧客按叫號順序憑流水號在無接觸取貨架上取走同一流水號的餐品,避免與人接觸,減少顧客在店內的時間。
3、全程無接觸預點餐:餐廳在線上投放點餐二維碼,通過社交媒體觸達顧客,顧客通過二維碼進行線上點餐,可以自行選擇到店取餐時間段,避免到店后排隊,減少與人的接觸,同時也幫助餐廳緩解了運營壓力。
4、提倡使用無人配送機器人:建議有條件的餐飲商戶可試用無人配送機器人,通過室內配送機器人承擔從后廚到送餐到桌或其他指定區域的菜品傳送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人與人接觸帶來的潛在風險。使用機器人的商戶,應確保機器人在餐廳場景內開展配送服務時的安全防護,并對機器人進行定期消毒、清潔和保養。
(三)外賣配送場景:無接觸配送
餐廳應具備自配送或第三方平臺無接觸配送能力(需商家提供合作能力證明),包括訂單留言、電話等多種實現形式任何配送流程中,餐廳人員/騎手不得與用戶直接接觸。
1、推薦消費者使用無接觸配送
消費者可通過兩種方式選擇“無接觸配送”,一種是直接在下單頁面中備注信息,另一種是與騎手溝通,告知使用該服務,并與騎手協商商品放置的指定位置。商品送達后,用戶自行在約定位置或取餐柜取餐,避免面對面接觸。
2、無接觸配送信息提示卡
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展現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例如,“無接觸安心送”是指在騎手和用戶協商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的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將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更透明地呈現給用戶,確保無接觸的同時實現全過程食品安全信息可視化可追溯的安心配送模式。
三、平臺支持
(一)倡導平臺為符合標準的餐飲門店提供“安心餐廳”與“無接觸餐廳”標識
呼吁網絡餐飲平臺為提供安心承諾、無接觸服務的餐廳門店進行特殊標識,供消費者查詢和識別身邊的“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滿足商戶、消費者兩端的安全需求。建議平臺提供的標識包括:“安心餐廳”、“無接觸安心送”、“無接觸點餐”、“無接觸自提/外賣”等。
(二)倡導社會各界為餐飲企業提供大數據及技術培訓支持
呼吁全社會特別是網絡餐飲平臺和數字餐飲解決方案提供方為餐飲企業實現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提供技術支持。支持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為餐廳提供設置無接觸配送、點餐、取餐、預點餐和供應鏈的技術方案支持;無接觸餐廳相關服務標準化落地方案支持;無接觸餐廳服務物料方案支持、遠程培訓支持。
同時,呼吁網絡餐飲平臺發揮大數據能力,在手機界面為消費者提供“熱銷菜品推薦”、“網友推薦菜品”、“菜品排行榜”等數據支持,幫助顧客快速決策和下單。
四、注意事項
餐飲企業應因地制宜,在當地政府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展復產復工,根據自身餐廳特點制定個性化的安心餐廳、無接觸餐廳具體實施方案,確保服務流程化、規范化、并制定異常情況處理預案,做好安全防護,防止病毒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