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

   2020-12-22 480
核心提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強化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參與,依法懲處生態環境違法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強化社會監督,鼓勵公眾參與,依法懲處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保障群眾環境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國務院《信訪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以及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環辦執法〔2020〕8號),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及其線索的舉報、受理、調查、審查、獎勵以及監督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下簡稱舉報人)都有權對自治區行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第三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實行屬地管理,由各地(州、市)生態環境部門為主組織實施。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生態環境部門負責獎勵標準認定、獎勵審批、獎勵告知和獎金發放工作。
 
    第四條 各地要加強獎勵資金保障,按照“誰查處、誰獎勵”的原則,舉報獎勵經費由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納入部門預算,依法使用,接受監督。
 
    第二章獎勵范圍和條件
 
    第五條 舉報下列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并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后,應當按照本辦法予以獎勵:
 
    (一)利用暗管、溶洞、天然裂隙、滲井、滲坑、雨水管道、槽車或者國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工業廢水、廢液,以及利用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二)非法排放含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等嚴重危害環境、損害人體健康的污染物,且排放超過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
 
    (三)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地排放、傾倒、處置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
 
    (四)非法收集、貯存、轉移、傾倒和處置利用危險廢物的;
 
    (五)在各類自然保護地非法進行項目建設,造成生態破壞的;
 
    (六)重點排污單位、從事環境監測和監測設施運維的單位及人員,存在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的;
 
    (七)其他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六條 舉報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舉報:
 
    (一)電話舉報:“12369”環保舉報熱線;
 
    (二)網絡舉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官網“12369網絡舉報平臺”;
 
    (三)微信舉報:“12369環保舉報”微信公眾號;
 
    (四)來信來訪舉報: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信訪辦,地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健康路221號,郵編:830001;
 
    2.各地(州、市)生態環境局;
 
    3.縣(市、區)生態環境分局。
 
    (五)生態環境部門公布的其他舉報途徑。
 
    第七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實名舉報,舉報內容真實、客觀;
 
    (二)有明確的舉報對象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包括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違法情形;
 
    (三)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明材料或線索材料;
 
    (四)對同一舉報對象同一違法事實有多人舉報的,獎勵最先舉報者;舉報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查處且已結案,舉報對象再次出現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可以繼續舉報,經查證屬實的,可再次獲得獎勵。
 
    第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本辦法獎勵范圍:
 
    (一)舉報人為生態環境系統工作人員或者依照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定負有法定監督、報告違法行為義務人員或依法負有社會輿論監督、行政監督機構的工作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或者前述人員故意透露線索給舉報人的;
 
    (二)舉報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不屬實的;
 
    (三)舉報的內容不屬于生態環境部門職責范圍的;
 
    (四)舉報的環境違法行為已被生態環境部門掌握或立案查處的;
 
    (五)舉報前新聞媒體已經曝光的;
 
    (六)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獎勵情形。
 
    第三章  獎勵標準
 
    第九條 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標準:
 
    (一)舉報本辦法第五條第七項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獎勵500元。
 
    (二)舉報本辦法第五條第一至六項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經查證屬實的,獎勵5000元;案件當事人被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查處的,獎勵10000元。
 
    (三)舉報人及時向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線索,有效避免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發生的,獎勵10000元。
 
    舉報對象有多項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對舉報人不累計獎勵;舉報人為兩人以上(含兩人)聯名舉報的,獎金按一人份發放。
 
    第十條 除物質獎勵外,經舉報人同意,可以對舉報人給予通報表揚、發放榮譽證書等精神獎勵。
 
    第四章  獎勵程序
 
    第十一條 負責舉報調查、作出處罰決定的生態環境部門,對于符合本辦法規定獎勵條件的,應當及時啟動獎勵程序,在依法實施行政處罰決定后30日內作出獎勵決定,并書面告知舉報人。
 
    第十二條 舉報人可采取現場或非現場方式領取獎金。由作出處罰決定的生態環境部門核實身份后,按有關程序發放。
 
    舉報人應當在被告知獎勵決定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領取獎金,無正當理由逾期未領取獎金的,視為放棄獎勵。
 
    第十三條 重大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舉報人就舉報獎勵發放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實施舉報獎勵的生態環境部門在合法、合理、不增加財政支出的情況下予以酌情考慮。
 
    獎勵資金的支付鼓勵使用電子支付等方式,具體按照國庫集中支付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十四條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向社會公開當地舉報獎勵的有關規定,并建立健全舉報獎勵檔案制度,做好統計匯總工作。
 
    第十五條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當依法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不得泄露舉報人的相關信息。
 
    第十六條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在舉報獎勵工作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規將掌握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線索告知他人代為舉報獲取獎勵的;
 
    (二)未經舉報人同意,泄露舉報人相關信息的;
 
    (三)在舉報受理、查處過程中推諉拖延、通風報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
 
    (四)偽造或者教唆、伙同他人偽造舉報材料,冒領舉報獎勵的;
 
    (五)貪污、挪用、私分、截留獎勵資金的;
 
    (六)其他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的情形。
 
    第十七條 舉報人捏造、歪曲事實,惡意謊報或向被舉報單位索要錢物,嚴重擾亂舉報獎勵工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八條 各地(州、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當依據本辦法,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對獎勵的決定、審批、發放程序等做出具體規定。
 
    第十九條 本辦法所稱的實名舉報,是指舉報人提供真實姓名和有效聯系方式向生態環境部門反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行為。
 
    第二十條 本辦法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地區: 新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