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加強糧食生產的意見(市政發〔2011〕53號)

   2013-03-05 340
核心提示: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工作部署,穩定糧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工作部署,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促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糧食生產的重要性
 
  糧食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近年來,按照《西安市加快都市農業實施方案》的要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我市糧食生產實現了連續七年增產的好成績。目前,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我市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步伐將進一步加快,保持糧食播種面積的基本穩定存在較大的困難。為了確保省委、省政府下達我市的182萬噸糧食考核指標的順利完成,保持主要農產品的穩定供應,促進我市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就必須進一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依靠實用增產技術的大面積推廣,主攻單產,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穩定提高。
 
  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糧食生產基礎
 
  (一)大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是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重要措施。為切實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要啟動實施農田排澇工程建設,將沿渭河地區90萬畝低洼易澇耕地改造為旱澇保收農田。按照“科學規劃,集中連片,注重實效,整村推進”的思路,大力實施“小水富民”工程,新打和修復機井350眼,修復抽水站14個,增加提引蓄水能力200萬立方米。加快推進萬畝以上灌區改造提高,發展15萬畝高標準節水灌溉農田,確保全市節水灌溉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
 
  (二)強化耕地質量建設
 
  耕地是農業生產、糧食安全的基礎,必須在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的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農田排灌、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機耕道路和農田林網建設。繼續加強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按照“集中連片、規模開發”的要求,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推進國家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項目實施工作。抓住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覆蓋所有涉農區縣的機遇,實施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穩步推進農作物秸稈還田腐熟技術,擴大商品有機肥施用范圍,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把全市糧食主產區縣的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建成穩固的糧食生產基地。
 
  (三)加強基層服務體系建設
 
  繼續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制改革,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病蟲害防控等公共服務機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新進人員必須從農業院校畢業生中招聘,確保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占總編制的比例不低于80%。實施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再教育、再培訓工程,不斷提高其服務能力。全面加強市、縣、鄉三級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提升監測預警手段和能力,確保糧食穩產高產。加強種子執法檢驗體系建設,完善種子市場監督機制,確保農業生產用種質量。健全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加快農村公共氣象服務和氣象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氣象服務能力。
 
  三、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糧食生產專業化程度
 
  (一)建立土地流轉推進機制
 
  在堅持土地家庭承包經營長久不變的基礎上,根據糧食生產實際,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推進土地流轉,引導土地向種糧大戶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集中。總結推廣我市土地托管經營模式,形成典型引導、模式帶動的良性發展格局,促進糧食規模化經營和集約化生產,對糧食規模經營的專業合作組織和托管組織,優先安排糧食高產創建等項目,加快糧食生產方式轉變。
 
  (二)扶持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
 
  積極扶持糧食生產專業化服務組織發展,按照“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的原則,在全市建立一批擁有大型植保器械的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為專業服務組織提供運行經費和物資支持,將糧食專業化病蟲害統防統治面積由目前的每年20萬畝次提升至 100萬畝次以上,形成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的專業化、社會化,全面提升病蟲害的綜合防控水平。
 
  (三)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
 
  農業機械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技術措施。要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進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大力推廣小麥、玉米精密播種和機械化收獲技術,加大對農民購置玉米聯合收割機的補貼力度。繼續推廣秸稈綜合利用、保護性耕作新技術、新機具,加大試驗、示范、推廣力度。積極開展農機跨區作業,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
 
  (四)促進訂單農業發展
 
  鼓勵糧食加工企業和種子生產企業在糧食主產區縣建立優質糧食或良種生產基地,積極發展“訂單農業”。對與農民、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穩定產銷關系的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評定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關金融機構要優先安排收購資金,并給予利率優惠。
 
  四、加大新技術推廣力度,努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一)擴大糧食高產創建實施范圍
 
  認真組織實施國家和省級糧食高產創建項目,切實加強高產技術指導,促進重大實用技術應用,提高創建水平,帶動全市大面積均衡增產。市政府決定從今年開始,在全市組織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市農委要制定完善工作方案,加速關鍵技術的推廣普及,發揮高產創建活動的樣板作用,對高產創建活動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市政府將予以表彰獎勵。市級新聞媒體要加大先進經驗、典型事例和實施成效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二)加快新品種、新技術創新推廣步伐
 
  認真落實國家良種補貼政策,加快糧食作物新品種推廣步伐。加強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對種子企業建立的良種生產基地給予專項補貼。組織開展良種良法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實施新品種選育后補助制度,建立良種良法配套栽培技術示范田,對科技人員開展新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給予扶持,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技術水平。
 
  (三)大力推廣以“溫飽工程”為重點的旱作農業技術
 
  擴大“溫飽工程”實施范圍,在山區、沿山丘陵及旱塬地區推廣以地膜覆蓋為重點的旱作節水農業技術10萬畝。增種雨熱同季的春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配套抗旱品種和增施配方肥技術,調整糧食種植結構,發展旱地特色作物,提高旱地農業效益。
 
  五、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做好當前農業工作
 
  (一)切實加強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組織領導
 
  各區縣人民政府要正確認識當前糧食和農產品供給形勢,切實把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保證農產品供給、穩定市場物價作為關系全局的大事、要事來抓,在領導精力、工作部署、財力分配、政策措施上真正體現重中之重的要求。按照“米袋子”行政首長負責制的各項要求,認真落實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逐級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
 
  (二)努力增加農業投入
 
  各區縣要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將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市財政從今年開始,進一步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力度,重點對糧食高產創建等實用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進行扶持。各區縣也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有關要求,切實增加投入,確保都市型現代農業健康發展。
 
  (三)統籌做好農業各項工作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涉農區縣要進一步動員群眾,努力抓好當前各項農業生產工作。要加大設施農業建設力度,確保城市“菜籃子”產品生產和供應。組織好化肥、種子、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的生產調運,確保農用生產資料品種對路、數量充足、質量優良,努力滿足農業生產需求。加強農資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各種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生產銷售假劣農資的不法行為,切實維護農民利益。抓住水利建設年的良好機遇,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水平和綜合生產能力,努力爭取“十二五”開局之年全市農業豐收,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
 
  西安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地區: 陜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