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食品網

新民市蛋雞產業發展規劃暨新民市公主屯蛋雞產業經濟區發展規劃

   2011-04-16 419
核心提示:為加快推進新民建設區域中心強縣、進入全國百強縣,和科學發展先進縣的進程,根據中央、省、沈陽市關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


為加快推進新民建設區域中心強縣、進入全國百強縣,和科學發展先進縣的進程,根據中央、省、沈陽市關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縣域經濟的有關要求,加快全市“一縣一業”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穩步增收,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及優勢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大力實施畜牧倍增計劃,積極推進畜牧業經濟區、主導產業區建設,突出抓好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畜牧業發展突飛猛進,已成為農村經濟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強勢產業。

  1、畜牧業發展現狀。2008年末,我市畜牧業產值38億元,農民人均畜牧業收入實現2550元。生豬飼養量210萬頭,出欄130萬頭;家禽存欄2035萬只,其中蛋雞存欄1500萬只,出欄2200萬只;牛飼養量21萬頭,其中奶牛存欄2萬頭,出欄8.5萬頭;羊飼養量37萬只,出欄21萬只;肉、蛋、奶產量分別為17.3萬噸、22萬噸、5.5萬噸。在全省十項指標縣級排名中,畜牧業生產發展有七項指標名列前五名,連續兩年獲生豬調出大縣獎勵,生豬、奶牛、肉牛列入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蛋雞產業已申報遼寧省“一縣一品”發展規劃,畜牧業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大,畜牧業產業鏈條逐漸形成。

  全市已建成標準化畜牧小區336個,畜牧業專業村91個,規模場(戶)達到8925戶,規模飼養比重達到65%;我市已有5個小區被評為省級畜牧小區。畜牧龍頭企業發展到35家,有18家被評為沈陽市重點產業化龍頭企業;六大畜牧產業經濟區規劃和建設步伐速度加快,公主屯蛋雞經濟區已啟動,鮮蛋批發市場二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鮮蛋交易量達15萬噸,成為東北最大鮮蛋交易市場。興隆堡肉雞、恒豐源生豬、金五臺子金寶鵝業、新農村、于家窩堡肉牛主導產業區完成規劃并已見雛形。畜產品加工企業達到32家,實際加工能力10萬噸,總產值23億元。

  于2006年4月份,我市組建了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并先后成立了市動物疫病預防中心、市動物防疫監督所及覆蓋全市的14個區域動物防疫監督所,組建了村級防疫網絡,為全市343個行政村配備了村級防疫員,對每20戶開展流行病監測,健全了動物衛生監管體系。累計投入資金1500萬元用于加強疫控中心、區域防疫監督所工作條件、基礎設施等建設,提升防控能力。到目前重大動物疫情實現零發生目標,有效地規避了動物疫情給養殖戶帶來的風險,切實保障了畜牧業健康發展。

  2、蛋雞產業發展現狀。我市是目前沈陽市乃至全省規模較大的蛋雞生產基地,蛋雞生產規模化、集約化顯著提高。2008年,全市蛋雞存欄1500萬只,鮮蛋總產量22萬噸。其中存欄2000只以上戶數2405戶,存欄890萬只,占全市存欄量的59%。以公主屯、新農村、東蛇山子3個鄉鎮為核心的蛋雞產業經濟區輻射帶動大柳屯、高臺子、陶屯等14個鄉鎮街,50個專業村,形成了產業集聚區,區域蛋雞存欄1200萬只,其中核心區存欄800萬只。蛋雞養殖處于高盈利水平,目前雞蛋收購價6元/公斤,按目前價格每飼養一只蛋雞可獲利17元左右。標準化生產成為我市蛋雞生產新亮點,東蛇山子鄉沈陽和利畜牧有限公司生產的“東象”牌鮮蛋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該公司存欄蛋雞10萬只。我市蛋雞產業正逐步實現“龍頭企業或經銷商+合作社+基地”的產業化運營模式,目前蛋雞合作社達28家,蛋雞小區137個,85%以上蛋雞養殖場(戶)加入合作社或協會,90%以上蛋雞養殖場(戶)與龍頭企業或經銷商簽定供貨合同。形成了與主導產業配套的,一、二、三產業同步協調發展的產業鏈。在我市在鮮蛋交易中心、良種繁育龍頭企業的帶動下,蛋雞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格局,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鮮蛋產銷集散地,我市在區位與技術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區域優勢:蛋雞生產受氣候條件制約,蛋雞產業的形成具有較強的區域性。我市蛋雞產業初具規模,已顯現出較強的區位優勢;沈阜、盤鐵高速公路、101國道和沈環公路縱橫貫通該區域;飼料工業發達,飼料企業42家,年加工能力達到150萬噸,為蛋雞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技術優勢:我市具有悠久的蛋雞飼養歷史,蛋雞技術推廣、疫病防治體系較為完善,還成立了以技術服務為主體的養雞協會組織,對養雞戶實行送雞雛、送飼料、送獸藥、送信息等系列服務,產蛋量、蛋料比、死淘率等技術指標居國內領先水平,“公主牌”鮮蛋具有品質佳、營養豐富等優勢。

  二、發展重點及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為總體發展方向,做強、做大、做實蛋雞產業,形成“多鄉一業”發展格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以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為重點,以市場為導向,加速蛋雞生產和蛋品加工業的大發展、快發展,盡快形成生產、加工、銷售、出口創匯為一體的蛋雞產業經濟區。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龍頭帶動原則;二是堅持科技依托原則;三是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四是堅持環境保護原則。

  (三)發展重點

  一是加快種雞繁育基地建設;二是加快蛋雞飼養基地建設;三是加快鮮蛋和肉雞分割深加工建設;四是加快鮮蛋交易市場建設;五是加快營銷體系建設;六是加快關聯產業體系建設。

  (四)發展目標

  ---近期目標:到2009年,全市蛋雞存欄2000萬只,鮮蛋總產量達到30萬噸,其中蛋雞經濟區核心區(公主屯、東蛇山子、新農村)蛋雞存欄達到700萬只,鮮蛋總產量達到10萬噸,蛋雞小區100個,蛋雞專業村50個,鮮蛋交易中心實現鮮蛋交易量25萬噸,蛋雞產業總產值達到33.6億元,實現蛋雞產業純收入6.6億元,實現農民人均收入6150元,其中蛋雞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58%。

  ---遠期目標:建成全國最大的標準化蛋雞生產基地、種雞繁育中心和鮮蛋交易中心。到2012年,全市蛋雞存欄3000萬只,鮮蛋總產量達到45萬噸,其中蛋雞經濟區核心區(公主屯、東蛇山子、新農村鮮蛋加工產品達到10萬噸,蛋雞產業總產值達到62.5億元,實現蛋雞產業純收入15.5億元,鮮蛋交易量占廣東市場50%,蛋雞產業從業人員及帶動關聯產業就業人數8萬人,實現農民人均收入10500元,其中蛋雞產業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的78.1%。

  上述目標分三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2009年)。主要是制定完整的鮮蛋質量標準體系,規范鮮蛋的生產、銷售、加工全過程,為全面建設標準化鮮蛋生產基地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2010-2011年)。全面推行鮮蛋的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建立鮮蛋生產安全屏障。重點發展蛋品精深加工企業,實現蛋雞產業的全面調整與升級。

  第三階段(2011-2012年)。全面實現產業化經營,形成無公害鮮蛋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銷售體系,建成全國最大的標準化種雞繁育基地、蛋雞生產基地和鮮蛋交易中心。

  三、功能分區與布局

  (一)孵化飼養區

  功能定位:良種繁育、商品雛孵化和標準化、規模化蛋雞生產區。

  區域布局:良種繁育、商品雛孵化集中分布在公主屯鎮、大柳屯鎮等8個鄉鎮街15個村。蛋雞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公主屯、新農村、東蛇山子及大柳屯、高臺子、陶家屯等14個鄉鎮街。

  發展目標:到2010年,公主屯蛋雞產業經濟區父母代種雞規模發展到30萬套,年孵化商品海蘭褐雞雛3000萬只,蛋雞存欄3000萬只,鮮蛋總產量達到45萬噸。其中蛋雞富民飼養小區發展到350個,蛋雞存欄1500萬只,鮮蛋總產量達到22.5萬噸。

  (二)蛋品加工區

  功能定位:全蛋粉、蛋黃粉、蛋白粉加工區。

  區域布局:集中分布在公主屯鎮

  發展目標:到2010年,蛋品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到5家,年生產加工能力10萬噸,蛋品加工能力和水平達到國內領先。

  (三)市場交易區

  功能定位:鮮蛋和蛋制品市場交易區

  區域布局:公主屯鮮蛋交易中心

  發展目標:到2010年,鮮蛋交易量達到50萬噸,批發市場輻射至全國各地及香港地區,年實現交易額25億元。

  (四)關聯產業區

  功能定位:飼料加工、儲藏、配送、雞籠、蛋托、包裝箱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餐飲等相關產業區。

  區域布局:主要分布在以公主屯鎮為核心的高臺子、東蛇山子等鄉鎮。

  發展目標:到2010年,飼料加工企業發展到30家,年生產加工飼料100萬噸,蛋雞加工能力和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發展雞籠、蛋托、包裝箱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餐飲等相關產業近百家,綜合實力外延率達到100%。

  (五)居民生活區

  功能定位:居住、商業網點、辦公、教育、衛生、娛樂休閑區。

  區域布局:主要以公主屯鎮為核心,發展新型城鎮,為預防和控制蛋雞疫病,規劃建設的居民生活區,遠離孵化飼養區。

  發展目標:到2010年,新建居民小區24處,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入區人口達到8萬人,入區率達到42%以上,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六)綜合服務體系

  ---到2010年,新建蛋雞疫病防治中心2個,實現蛋雞飼養無疫病區。

  ---到2010年,新建鮮蛋和蛋品加工檢驗,檢測中心1個,打造“公主牌”蛋系列產品。

  ---到2010年,新建農民技術培訓學校3個,完善協會組織,發展經濟人2000人,新建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與國內外產業信息動態互聯,社會化服務體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到2010年,鋪設村內道路100公里,實現村內道路覆蓋,自來水普及率和村屯綠化率達到100%。

  四、重點工程及投資

  為加快新民市蛋雞產業及關聯產業發展、培育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促進產業集聚,擬安排重點工程建設項目10項,項目總投資18.58億元。一是新品種引進及孵化設施建設工程;二是蛋雞生產基地建設工程;三是蛋品加工建設工程;四是肉雞加工建設工程;五是蛋雞防疫、檢測區域中心建設工程;六是鮮蛋銷售網絡及交易體系建設工程;七是蛋雞飼料加工建設工程;八是有機肥加工建設工程;九是紙箱、蛋托加工建設工程;十是沈環線道路擴建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成立“新民市蛋雞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行政協調機制;到2012年前,完成公主屯、東蛇山子、新農村三個鄉鎮整合,工作按照管委會的體制、開發區的模式,實現體制、機制創新。

  (二)政策保障。加大對良種繁育、規模化蛋雞生產基地及蛋雞養殖戶扶持力度,財政給予一定補貼;完善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入區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在土地、稅收等方面加大對蛋品加工龍頭企業支持力度。

  (三)技術保障。加大對蛋雞產業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民技能培訓和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建立有效的蛋雞疫病防治預警、預測機制和對疫情快速反應、快速處理的應急機制。

  (四)法制保障。加大對良種繁育、飼料加工企業的監督、檢查和執法力度,整頓和規范種雞、飼料、獸藥生產經營秩序。同時加大對環境質量的監控及排污企業的排污總量控制,依法保障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地區: 遼寧
標簽: 發展規劃 規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法規
 
鹽池灘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