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3年11月15日
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施方案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按照《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要求,我區全力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2012年存欄1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荷斯坦奶牛養殖比重達到37.3%,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但是我區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總體上比較緩慢,為盡快實現全區奶牛標準化飼養,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堅持“企業主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農民自愿”的基本原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荷斯坦奶牛存欄1萬頭以上的44個主產旗縣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規?;l展。以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向適度規模養殖轉變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爭取通過3年努力,使全區1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奶牛存欄比重達到80%以上(各盟市推進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目標分解詳見附件)。
二、資金籌措
?。ㄒ唬﹪液妥灾螀^資金。2013年至2015年,自治區本級每年安排預算內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專項資金6000萬元,爭取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每年力爭達到1億元以上,統籌用于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二)盟市資金。各盟市應比照自治區下達的總投資額度(包括國家奶牛標準化資金和自治區預算內資金)安排專項資金,按照1∶1的比例扶持相等數量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
?。ㄈ┢髽I資金。按照國家要求,我區標準化奶源基地主要以乳制品企業建設為主,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規劃綱要》(內政辦發電〔2009〕66號),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業,到2015年自建和合資參股的奶源基地生鮮乳產量應達到加工能力的50%以上。國家專項資金支持乳品企業的奶源基地項目,企業應按照國家要求1∶1配套資金。
?。ㄋ模┥鐣Y金。各地區要出臺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投入規模化建設當中;乳品加工企業應利用收購政策和價格杠桿促進規模化建設。
三、資金安排方式和補助對象、標準
(一)資金安排方式。自治區將本級預算內資金、環保資金、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三項打捆切塊下達盟市,由盟市和旗縣選擇確定項目并安排資金。切塊各盟市的資金規模根據各盟市的配套資金規模、荷斯坦奶牛存欄規模、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比例綜合確定。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簽訂責任狀,各盟市按照自治區提出的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奶牛標準化建設任務。
?。ǘ┭a助對象。重點補助三類養殖場:一是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通過組建奶農合作社、聯戶牧場等形式建設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二是乳品加工企業簽訂合同或協議的牧場;三是吸納散養戶奶牛比例達到30%的標準化養殖場。自治區已實地評審入庫項目,均納入第三類項目統一管理,凡是需要支持的入庫項目,新吸納散養戶奶牛比例必須達到存欄規模的30%以上。
?。ㄈ┭a助標準。中央投資和自治區專項資金統籌用于新、改、擴建的養殖場建設。奶牛存欄在100頭至299頭的,每個養殖場安排補助資金60萬元;奶牛存欄在300頭以上的,每個養殖場安排補助資金80萬元。
四、項目管理
?。ㄒ唬┳灾螀^向盟市和企業切塊下達資金,項目由盟市和企業篩選確定。盟市項目由各盟市發展改革部門商農牧業主管部門研究確定,企業項目由龍頭企業自行確定。
?。ǘ┳灾螀^將針對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自治區本級預算內資金和環保資金分別下達資金計劃,自治區本級預算內資金和盟市匹配資金重點支持奶牛存欄在100頭至299頭的養殖場,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奶牛存欄在300頭以上的標準化養殖場。對使用國家專項資金安排的奶源基地項目,各盟市、各龍頭企業要按照相關要求將具體項目報經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轉報國家。各盟市、各龍頭企業的所有項目應由盟市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局匯總聯合上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備案,作為自治區檢查驗收的依據。
?。ㄈ┬?、改、擴建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必須符合蘇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得建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禁養區內,場內飼養實行人畜分離、封閉管理。項目資金按照“填平補齊、缺啥補啥”的原則,重點用于養殖場棚圈、運動場、擠奶廳和糞污處理環保設施建設等。自治區支持奶牛標準化養殖的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只能用于新、改、擴建養殖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得用于購買奶牛等其他用途。
五、組織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簽訂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目標責任狀。不承諾配套資金的盟市,自治區不與其簽訂責任狀,也不切塊下達資金。自治區發展改革、農牧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全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二)符合標準要求。新、改、擴建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必須符合《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生產技術規范(試行)》(農辦牧〔2008〕3號)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與管理標準》的相關要求。
?。ㄈ┘訌姍z查驗收。全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行項目績效管理目標責任制,采取獎優罰劣措施。自治區將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項目實施完畢后,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統一組織實地逐一驗收。對項目實施好的地區,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對工作開展不利,弄虛作假,不安排項目配套,達不到目標要求的,責令限期整改,不積極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區,下一年度視情況核減項目。
(四)強化監督管理。自治區預算內奶牛標準化建設項目要在盟市、旗縣范圍內予以公示,對項目單位、補助資金、建設內容等實行“三公開”。在項目建設中期和項目完成后,審計部門要對項目進行審計,審計發現問題的,除責令限期整改和減少項目及投資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附件:各盟市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目標任務表
?。?nbsp;
20131127140846_內政辦發109號表.rar)
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3年11月15日
內蒙古自治區專項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施方案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按照《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要求,我區全力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2012年存欄1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荷斯坦奶牛養殖比重達到37.3%,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100%。但是我區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總體上比較緩慢,為盡快實現全區奶牛標準化飼養,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堅持“企業主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農民自愿”的基本原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荷斯坦奶牛存欄1萬頭以上的44個主產旗縣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規?;l展。以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向適度規模養殖轉變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爭取通過3年努力,使全區100頭以上標準化規模養殖奶牛存欄比重達到80%以上(各盟市推進奶牛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目標分解詳見附件)。
二、資金籌措
?。ㄒ唬﹪液妥灾螀^資金。2013年至2015年,自治區本級每年安排預算內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專項資金6000萬元,爭取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每年力爭達到1億元以上,統籌用于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二)盟市資金。各盟市應比照自治區下達的總投資額度(包括國家奶牛標準化資金和自治區預算內資金)安排專項資金,按照1∶1的比例扶持相等數量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
?。ㄈ┢髽I資金。按照國家要求,我區標準化奶源基地主要以乳制品企業建設為主,根據《內蒙古自治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規劃綱要》(內政辦發電〔2009〕66號),伊利、蒙牛等大型乳品加工企業,到2015年自建和合資參股的奶源基地生鮮乳產量應達到加工能力的50%以上。國家專項資金支持乳品企業的奶源基地項目,企業應按照國家要求1∶1配套資金。
?。ㄋ模┥鐣Y金。各地區要出臺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投入規模化建設當中;乳品加工企業應利用收購政策和價格杠桿促進規模化建設。
三、資金安排方式和補助對象、標準
(一)資金安排方式。自治區將本級預算內資金、環保資金、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三項打捆切塊下達盟市,由盟市和旗縣選擇確定項目并安排資金。切塊各盟市的資金規模根據各盟市的配套資金規模、荷斯坦奶牛存欄規模、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比例綜合確定。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簽訂責任狀,各盟市按照自治區提出的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奶牛標準化建設任務。
?。ǘ┭a助對象。重點補助三類養殖場:一是中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通過組建奶農合作社、聯戶牧場等形式建設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二是乳品加工企業簽訂合同或協議的牧場;三是吸納散養戶奶牛比例達到30%的標準化養殖場。自治區已實地評審入庫項目,均納入第三類項目統一管理,凡是需要支持的入庫項目,新吸納散養戶奶牛比例必須達到存欄規模的30%以上。
?。ㄈ┭a助標準。中央投資和自治區專項資金統籌用于新、改、擴建的養殖場建設。奶牛存欄在100頭至299頭的,每個養殖場安排補助資金60萬元;奶牛存欄在300頭以上的,每個養殖場安排補助資金80萬元。
四、項目管理
?。ㄒ唬┳灾螀^向盟市和企業切塊下達資金,項目由盟市和企業篩選確定。盟市項目由各盟市發展改革部門商農牧業主管部門研究確定,企業項目由龍頭企業自行確定。
?。ǘ┳灾螀^將針對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自治區本級預算內資金和環保資金分別下達資金計劃,自治區本級預算內資金和盟市匹配資金重點支持奶牛存欄在100頭至299頭的養殖場,國家奶牛標準化建設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奶牛存欄在300頭以上的標準化養殖場。對使用國家專項資金安排的奶源基地項目,各盟市、各龍頭企業要按照相關要求將具體項目報經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轉報國家。各盟市、各龍頭企業的所有項目應由盟市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局匯總聯合上報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備案,作為自治區檢查驗收的依據。
?。ㄈ┬?、改、擴建的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必須符合蘇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不得建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禁養區內,場內飼養實行人畜分離、封閉管理。項目資金按照“填平補齊、缺啥補啥”的原則,重點用于養殖場棚圈、運動場、擠奶廳和糞污處理環保設施建設等。自治區支持奶牛標準化養殖的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只能用于新、改、擴建養殖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得用于購買奶牛等其他用途。
五、組織實施
(一)明確責任分工。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簽訂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進程目標責任狀。不承諾配套資金的盟市,自治區不與其簽訂責任狀,也不切塊下達資金。自治區發展改革、農牧業主管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協調聯動,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全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
(二)符合標準要求。新、改、擴建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必須符合《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生產技術規范(試行)》(農辦牧〔2008〕3號)和《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場)建設與管理標準》的相關要求。
?。ㄈ┘訌姍z查驗收。全區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實行項目績效管理目標責任制,采取獎優罰劣措施。自治區將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項目實施完畢后,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農牧業廳統一組織實地逐一驗收。對項目實施好的地區,繼續加大支持力度;對工作開展不利,弄虛作假,不安排項目配套,達不到目標要求的,責令限期整改,不積極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地區,下一年度視情況核減項目。
(四)強化監督管理。自治區預算內奶牛標準化建設項目要在盟市、旗縣范圍內予以公示,對項目單位、補助資金、建設內容等實行“三公開”。在項目建設中期和項目完成后,審計部門要對項目進行審計,審計發現問題的,除責令限期整改和減少項目及投資外,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附件:各盟市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目標任務表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