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名稱:維生素D3
英文名:Cholecalciferol
中文別名:膽鈣化固醇
CAS號:67-97-0
EINECS號:200-673-2
分子式:C27H44O
溶解性:溶于醇、醚、丙酮、氯仿及植物油,不溶于水。
2. 原料來源:天然來源,GRAS(公認安全)級原料
3. 產品性狀:白色粉末或液體
4. 產品特點:
a) 安全。采用GRAS(公認安全)級原料,安全性高。
b) 穩定性增強。受到類脂雙分子層膜的保護,可以免受機體酶系統和免 疫系統的降解,顯著提高成分的穩定性。并且對熱、pH和剪切穩定性好,使用方便。
c) 生物利用度提高。 經納米級脂質體包裹,緩慢釋放,更容易被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
d) 可水溶亦油溶(兩親性),適用范圍廣。
5. 儲存條件:25℃以下避光保存。
6. 產品說明:
維生素D3
維生素D的一種,脫氫后生成的7-脫氫經紫外線照射即可形成膽鈣化醇,因此也就是說膽鈣化醇的維生素D原是7-脫氫。膽鈣化醇在肝臟中經羥化酶系作用形成25-羥膽鈣化醇,再在腎臟中被羥化為1,25-二羥膽鈣化醇,這種物質的活性較膽鈣化醇高50%,被證明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真正活性形式。且1,25-二羥膽鈣化醇屬于腎臟分泌的一種激素,因此實際上膽鈣化醇也是一種激素原。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種作用于鈣、磷代謝的激素前體,它與陽光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叫“陽光維生素”。維生素D是一族A、B、C、D環結構相同,但側鏈不同的一類復合物的總稱,A、B、C、D環的結構來源于類固醇的環戊氫烯菲環結構,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但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維生素D2是紫外線照射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產生,在自然界存在較少。維生素D3則由大多數動物的表皮和真皮內含有的7-脫氫經紫外線(波長265~228nm)照射轉變而成。維生素D3是維生素D中生物代謝率的一種活性形式。
維生素D3對光不穩定,在空氣中易氧化。
脂質體
脂質體是將化合物包裹于類脂質雙分子層內而形成的微型泡囊,由兩位英國學者在50年代發現。當兩性分子如磷脂和鞘脂分散于水相時,分子的疏水尾部傾向于聚集在一起,避開水相,而親水頭部暴露在水相,形成具有雙分子層結構的封閉囊泡。
脂質體有如下特點:
1. 提高被包裹物質的穩定性
將一些不穩定易氧化的化合物制成脂質體之后,由于化合物包裹在脂質體中,受到類脂雙分子層膜的保護,可以免受機體酶系統和免 疫系統的降解。所以可以顯著提高化合物的穩定性。
2. 減低化合物毒性
對脂質體表面性質進行改變,如粒徑大小、表面電荷、組織特異性抗體等,可提高化合物對靶區的選擇性,減少了不良反應。
3. 長效作用
化合物包裹于脂質體內,可緩慢釋放,從而延長作用時間。
4. 良好的制劑性質
脂質體制備工藝可以同時包裹脂溶性化合物和水溶性化合物。制備脂質體所用到的脂材毒性小,生物相溶性好,沒有免 疫反應。
對于食品,脂質體作為保護性載體,可以有效保護食物中的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效減少加工儲存過程中營養物質的損失。由于很多維生素、氨基酸都具有易氧化,見光易分解的特性,在食品加工工程中受到極大的損失,從而無法達到營養的目的。研究試驗結果表明,脂質體能有效地保護IgY活性,即使是在胃蛋白酶作用的環境下。同時,脂質體的緩釋作用使營養物質緩慢釋放,更有利于吸收。
納米脂質體包裹維生素D3
經納米脂質體包裹的維生素D3,集成了維生素D3和脂質體的優勢。
a) 穩定性增強。受到類脂雙分子層膜的保護,可以免受機體酶系統和免 疫系統的降解,顯著提高成分的穩定性。并且對熱、pH和剪切穩定性好,使用方便。
b) 生物利用度提高。過納米級脂質體包裹,緩慢釋放,更容易被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
c) 可水溶亦油溶(兩親性),適用范圍廣。
納米脂質體包裹
維生素D3
責權聲明:
①本版塊的所有文章及圖片均為客戶自行編輯,其版權為客戶所有,客戶需保證其編輯的文章及圖片均無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如被第三方維權,由客戶承擔全部責任;
② 本網站僅為展示平臺,如要轉載,請與我網站聯系協助獲得授權;
③發布內容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網站進行刪除。
※ 聯系電話:400-854-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