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最大限度地減少欺詐或摻假食品原輔料的采購風險,而且確保公司所有原輔料產品的描述和承諾均合法、準確且屬實。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與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涉及到的供應商。
3、職責
3.1 采購部:
負責收集原輔料采購的風險信息、采購市場競爭性風險,索取所有供應商的資質及原輔料的相關資料,對食品欺詐行為和可能存在的食品欺詐行為及對其相應的處理措施,與供應商進行溝通。
3.2 品控部:
收集所有供應商的相關資質及檢測報告,并對報告內容進行核實、驗證;
每年不定期參與供應商的飛行審核,記錄審核結果,作為供應商評價機制內容。
3.3 食品安全小組:
對食品欺詐行為和可能存在的食品欺詐行為,進行影響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呈報。
4、定義
4.1 食品欺詐:
指故意和有意替換、添加、篡改或不實陳述食品、食品原料或食品包裝、標簽、產品信息,或者做出關于產品的虛假、誤導性陳述,以獲取經濟收益的一種行為。
4.2 脆弱性:
原輔料被摻假、摻雜、非法添加或陳述不實信息的可能性。
5、程序
5.1信息收集
采購部可根據行業協會、政府來源、企業標準、采購技術標準、客戶要求、第三方檢測機構等途徑,收集所采購原輔料產生摻假或冒牌風險的供應鏈的以往和現行威脅信息。
5.2 原輔料的脆弱性評估
5.2.1 脆弱性評估風險類別
1) 替代:用較便宜的替代品完全或部分替代食品成分或有價值的成分,添加、稀釋或用一種摻雜物來擴展某個真實成分,如: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低端代替高端等。
2) 剔除:剔除或故意遺漏某種真實的或有價值的成分,如牛乳剔除脂肪后仍以“全脂”乳粉出售。
3) 添加:添加某種少量的非真實成分掩蓋劣質成分,如添加非食用物質。
4) 信息不真實:產品的成分、工藝、追溯信息、品質等不真實,如更改生產日期,以延長保質期等。
5.2.2 采購部和食品安全小組成員應對所有食品包裝原輔料進行成文的脆弱性評估,形成《脆弱性評估表》,以評定摻假或冒牌的潛在風險。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摻假或冒牌的以往證據
2) 可致使摻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經濟因素
3) 通過供應鏈接觸到原材料的難易程度
4) 識別摻假常規測試的復雜性
5) 原材料的性質
5.2.3 應保持對脆弱性評估的審核,以反映可改變潛在風險的不斷變化的經濟情況和市場情報。應每年對該評估表進行一次正式審核。
5.3脆弱性評估規則
等級分數評判結果判定:
5-10分為低風險,可忽略不計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動;
11-16分為中風險,不大可能摻假的原料,有新的信息時需再評估;
17-30分為高風險,極有可能摻假的原料,需要采取行動控制。
5.4高風險下的預防措施
5.4.1每年向供應商索取包含原材料符合性聲明的誠信協議。
5.4.2 每年提供一份產品的第三方檢測報告。
5.4.3 在成品包裝上貼有或作出取決于包括以下各項在內原輔料狀態的標簽或承諾聲明的情況下:
具體來源或原產地
繁殖或變種承諾
保證狀態(如GlobalGAP(全球良好農業規范))
轉基因生物(GMO)狀態
身份保持
特定商標命名成分
應核實每一批原材料的狀態,保存采購記錄、原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記錄。
5.4.4 關注政府部門最新公布的易摻假的原輔料,應及時采取相應行動控制。
5.5 預防措施的確認、驗證和改進
5.5.1 對供應商生產方法(如清真、有機)作出承諾聲明的情況下,應根據情況必要時向供應商索取證書進行驗證。
5.5.2 對供應商進行現場飛行檢查,將結果列入供方的選擇和評價機制內。
5.5.3 必要時可追溯到供應商的供應商,以驗證原料來源正常。
5.5.4 食品欺詐預防措施應每年進行至少一次的評審,持續改善。
6、相關文件和記錄
《脆弱性評估表》
附:
脆弱性評估表
最大限度地減少欺詐或摻假食品原輔料的采購風險,而且確保公司所有原輔料產品的描述和承諾均合法、準確且屬實。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與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涉及到的供應商。
3、職責
3.1 采購部:
負責收集原輔料采購的風險信息、采購市場競爭性風險,索取所有供應商的資質及原輔料的相關資料,對食品欺詐行為和可能存在的食品欺詐行為及對其相應的處理措施,與供應商進行溝通。
3.2 品控部:
收集所有供應商的相關資質及檢測報告,并對報告內容進行核實、驗證;
每年不定期參與供應商的飛行審核,記錄審核結果,作為供應商評價機制內容。
3.3 食品安全小組:
對食品欺詐行為和可能存在的食品欺詐行為,進行影響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呈報。
4、定義
4.1 食品欺詐:
指故意和有意替換、添加、篡改或不實陳述食品、食品原料或食品包裝、標簽、產品信息,或者做出關于產品的虛假、誤導性陳述,以獲取經濟收益的一種行為。
4.2 脆弱性:
原輔料被摻假、摻雜、非法添加或陳述不實信息的可能性。
5、程序
5.1信息收集
采購部可根據行業協會、政府來源、企業標準、采購技術標準、客戶要求、第三方檢測機構等途徑,收集所采購原輔料產生摻假或冒牌風險的供應鏈的以往和現行威脅信息。
5.2 原輔料的脆弱性評估
5.2.1 脆弱性評估風險類別
1) 替代:用較便宜的替代品完全或部分替代食品成分或有價值的成分,添加、稀釋或用一種摻雜物來擴展某個真實成分,如: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低端代替高端等。
2) 剔除:剔除或故意遺漏某種真實的或有價值的成分,如牛乳剔除脂肪后仍以“全脂”乳粉出售。
3) 添加:添加某種少量的非真實成分掩蓋劣質成分,如添加非食用物質。
4) 信息不真實:產品的成分、工藝、追溯信息、品質等不真實,如更改生產日期,以延長保質期等。
5.2.2 采購部和食品安全小組成員應對所有食品包裝原輔料進行成文的脆弱性評估,形成《脆弱性評估表》,以評定摻假或冒牌的潛在風險。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摻假或冒牌的以往證據
2) 可致使摻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經濟因素
3) 通過供應鏈接觸到原材料的難易程度
4) 識別摻假常規測試的復雜性
5) 原材料的性質
5.2.3 應保持對脆弱性評估的審核,以反映可改變潛在風險的不斷變化的經濟情況和市場情報。應每年對該評估表進行一次正式審核。
5.3脆弱性評估規則
評估項 | 風險等級和危害性分值 | |||||
高 | 容易產生:6分 | 中 | 一般產生:4分 | 低 | 基本不產生:2分 | |
較容易產生:5分 | 輕微產生:3分 | 不產生:1分 | ||||
原輔料特性 | 容易被摻假或替代 | 不易被摻假或替代 | 很難被摻假或替代 | |||
過往歷史引用 | 多次有被摻假或替代的記錄 | 數次被摻假或替代的記錄 | 幾乎沒有被摻假或替代的記錄 | |||
經濟驅動因素 | 摻假或替代能達到很高的經濟利益 | 摻假或替代能達成較高的經濟利益 | 摻假或替代能達成較低的經濟利益 | |||
供應鏈掌控度 | 在供應鏈中,較容易接觸到原輔料 | 在供應鏈中,較難接觸到原輔料 | 在供應鏈中,很難接觸到原輔料 | |||
識別難度 | 無法通過常規測試方法鑒別出原輔料的摻假或替代 | 鑒別出原輔料的摻假或替代需要較復雜的測試方法,無法鑒別出低含量的摻假或替代 | 較容易和快速的鑒別出原輔料的摻假或替代,檢測精度高 |
等級分數評判結果判定:
5-10分為低風險,可忽略不計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動;
11-16分為中風險,不大可能摻假的原料,有新的信息時需再評估;
17-30分為高風險,極有可能摻假的原料,需要采取行動控制。
5.4高風險下的預防措施
5.4.1每年向供應商索取包含原材料符合性聲明的誠信協議。
5.4.2 每年提供一份產品的第三方檢測報告。
5.4.3 在成品包裝上貼有或作出取決于包括以下各項在內原輔料狀態的標簽或承諾聲明的情況下:
具體來源或原產地
繁殖或變種承諾
保證狀態(如GlobalGAP(全球良好農業規范))
轉基因生物(GMO)狀態
身份保持
特定商標命名成分
應核實每一批原材料的狀態,保存采購記錄、原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記錄。
5.4.4 關注政府部門最新公布的易摻假的原輔料,應及時采取相應行動控制。
5.5 預防措施的確認、驗證和改進
5.5.1 對供應商生產方法(如清真、有機)作出承諾聲明的情況下,應根據情況必要時向供應商索取證書進行驗證。
5.5.2 對供應商進行現場飛行檢查,將結果列入供方的選擇和評價機制內。
5.5.3 必要時可追溯到供應商的供應商,以驗證原料來源正常。
5.5.4 食品欺詐預防措施應每年進行至少一次的評審,持續改善。
6、相關文件和記錄
《脆弱性評估表》
附:
脆弱性評估表
序號 | 原輔料名稱 | 原輔料特性 | 過往歷史引用 | 經濟驅動因素 | 供應鏈掌控程度 | 識別 | 綜合 | 綜合風險等級 |
1 | 調味料(辣椒、姜黃、卡真、黑胡椒等) | 4 | 3 | 2 | 1 | 3 | 13 | 中 |
2 | 鮮、凍畜禽類(牛肉、羊肉、豬肉) | 5 | 6 | 4 | 5 | 4 | 20 | 高 |
3 | 鮮、凍動物性水產品類(魚、蝦、貝殼類) | 5 | 1 | 4 | 1 | 3 | 14 | 中 |
4 | 糧食類及其制品(面粉、面條、大米、藜麥、芝麻、黑眼豆、三角豆等) | 4 | 1 | 2 | 2 | 1 | 10 | 低 |
5 | 食用油脂類(大豆油、橄欖油等) | 5 | 5 | 3 | 1 | 3 | 17 | 高 |
6 | 乳和乳制品類 | 5 | 6 | 3 | 1 | 3 | 18 | 高 |
7 | 蔬菜水果類 | 3 | 3 | 3 | 4 | 2 | 15 | 中 |
8 | 熟肉制品(火腿) | 4 | 5 | 3 | 1 | 4 | 17 | 高 |
9 | 菌菇類(白蘑菇、杏鮑菇) | 4 | 1 | 2 | 1 | 1 | 9 | 低 |
10 | 酒類 | 4 | 1 | 3 | 1 | 3 | 12 | 中 |
11 | 食醋 | 3 | 1 | 2 | 1 | 3 | 10 | 低 |
12 | 白砂糖 | 3 | 1 | 2 | 1 | 2 | 9 | 低 |
13 | 糕點 | 3 | 1 | 2 | 1 | 3 | 10 | 低 |
14 | 內包裝袋 | 2 | 1 | 2 | 1 | 3 | 9 | 低 |
15 | 工器具(不銹鋼鍋、盆 塑料碗、刮板等) | 2 | 1 | 3 | 1 | 2 | 9 | 低 |